▲纤维肌痛症上身,让大男人也瞬间变「公主病」。(照/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汇流新闻网记者陈钧凯/台北报导 俗称「公主病」的「纤维肌痛症」虽然好发在3、40岁女性族群,但男性也不一定就可轻忽。50多岁的萧先生,全身疼痛已经好几个月了,看遍各医院不同科别都没有改善,直冲慢性疼痛科诊间,一开口就急著要医师给他止痛药,诊断正是「纤维肌痛症」,经药物治疗及调整作息,这才…

▲纤维肌痛症上身,让大男人也瞬间变「公主病」。(照/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汇流新闻网记者陈钧凯/台北报导

俗称「公主病」的「纤维肌痛症」虽然好发在3、40岁女性族群,但男性也不一定就可轻忽。50多岁的萧先生,全身疼痛已经好几个月了,看遍各医院不同科别都没有改善,直冲慢性疼痛科诊间,一开口就急著要医师给他止痛药,诊断正是「纤维肌痛症」,经药物治疗及调整作息,这才明显感受到疼痛减缓。

台北慈济医院医师庄净为表示,临床统计,台湾的纤维肌痛症盛行率约为6至7%,全球盛行率更高,不如一般人想像的罕见;该病确切原因目前不明,但大多认为是由于神经系统不正常放电,造成神经失调,而产生疼痛感,触发因子可能是突发性的生理或心理压力。

临床就发现,许多纤维肌痛症患者,是在遭受巨大压力后才开始出现症状,像是车祸、过劳、受虐、失业、亲友过世等。

庄净为指出,纤维肌痛症的疼痛是一种慢性、广泛性,也是持续性的疼痛,对任何刺激产生超乎预期的「疼痛放大症候群」,可能遍及全身,会感受到疼痛跑来跑去,进而影响睡眠及感官,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也会跟著下降,且精神耗弱,形成恶性循环。

纤维肌痛症的症状相当多样,医师提醒,因为诊断不易,病人往往都处在生理、心理一团乱的情形,进而无法工作、甚至失业,社会经济压力席卷而来,失眠、焦虑、负面情绪更加严重。

庄净为强调,这群病患可能看遍不同医院或科别,检查却都正常查不出病因,还可能被误认为是无病呻吟,目前治疗方式,多以药物为主,如抗癫痫药、抗忧郁药、抑制剂或是非类固醇止痛药等,而适量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规律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饮食,或是做一些调息律动、柔软的伸展运动,都有助于减轻疼痛、疲劳和焦虑等症状。

医师提醒,若全身性疼痛超过3个月,长期性疲劳、焦虑,请务必找专科医师诊断,及早确诊才能对症治疗,脱离不间断的疼痛折磨。

照片来源:台北慈济医院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