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華廣網公眾號)

看島內政治,必須有一個基礎認知,就是變化快速。通常,只要「總統」的治理出現問題,政治風浪就趨於頻繁,而站在浪頭上的人,也是說變就變。當大家都以為藍營的出頭鳥是侯友宜時,不料又冒出了管中閔,可見,一浪接一浪,之後只怕還會有人破浪而出,誰能成為藍營超新星,尚在未知數。

侯友宜民調雖高,然則身為新北市民,我必須說實話,他為市政做了什麼,大部分市民還真不知道。此言並不是說,侯副市長都沒做事,而是說,他的善政並沒有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以致選民無法如數家珍地盤點侯的作為。別說副市長了,朱立倫7年來做了什麼,哪一個普通選民可以說出一項的?我還得誠實地說,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做了什麼,我反而還記得。

換言之,民調數字並不代表侯友宜在選民心中是個能幹的政治人物,朱立倫與侯友宜都不是靠陳水扁那種精算選票後決定施政並大肆宣傳的類型,他們只是謹守國民黨式的低調作風,從不擅經營「品牌」。我的意思也並非說,做表面工夫是對的,而是說在臺灣這種直接民主制的地方,完全沒有經營品牌的概念,無論做了多少善政,都會排在準淘汰名單裏。

綠營超級明星是誰?陳菊,賴清德。兩個長年經營高雄與臺南的政客,都有一流的品牌經營能力,但也因為只做表面工夫,所以這兩市是六都裏最爛的城市。君不見歷次六都滿意度民調,陳,賴兩人都名列前茅,朱立倫都是中後段?朱立倫做得比較差嗎?當然不是,再怎麼差都不會比負債纍纍、長期低薪的高雄差,也不會比抽稅不遺餘力、同樣長期低薪的臺南差。

說穿了,民調數字往往是顯示誰比較會造神,比較會自我標榜,如此而已。

那麼,侯友宜為什麼民調高?其一,綠營完全執政成績爛透。其二,競爭者都是老梗,不討喜。其三,侯友宜有藍綠色彩。

要在選戰裏取得最多的票數,看柯文哲的操作就一目瞭然,只要囊括最多的淺色與中間選票即可。這是馬英九、郝龍斌、吳敦義、朱立倫一直在走的路線,侯友宜只是在舊路線上跟著前輩們亦步亦趨而已。但是,既然國民黨的選舉大戰略並沒有錯,兵敗如山倒的原因何在?因為低估了深色選民對選情的影響力。因執政包袱而失去中間票,又大量流失鐵票,就必輸無疑。

政治路線若是不能應時變化,昨天做的事是對的,今天做同樣的事可能是錯的,明天做又可能是對的。故而,深色、淺色、中間選票,沒有任何一部分應當被忽視,深藍至今「背對」馬英九,中間票也不見得彌補得起來。想要固守過半的優勢,在取得鐵杆支持者的基礎上,必然要懂得打造適合當下民情氛圍的品牌。

這個題目如果是「侯友宜能否當選新北市長」,答案是「能,只要不犯大錯」。但既然問的是「藍營共主」,答案就是「還差很遠」。

要成為藍營共主,有3個條件:

切不可討好綠營

經過馬英九八年「討好綠營」路線的徹底失敗,藍營支持者已然謹記教訓,哪個國民黨參選人敢再討好綠營,就算選上了縣市首長,也絕無可能成為所謂「共主」。所謂「討好綠營」就是迎合綠營政策與意識形態。諸如反核、「文化臺獨」、去蔣反中、過親美日、綁樁政策,「228臺獨史觀」等等。

切不可偏「獨」

任何形式的獨立主張,都沒有可能取得藍營支持者的共識,而這也是國民黨獨有的包袱,並經由吳敦義之口,向大眾表明了「統人沒能力,被統不願意」的藍色矛盾。洪秀柱以回到具有統一內涵的「憲法共識」,解決此問題,並主張兩岸應進行政治談判,原是一個凝聚藍營共識的正確路線,但黨內主流人物均無此膽識正本清源,又無本領另闢蹊徑,就談不上藍營共主。

切不可畏戰

在許多重大議題上或關鍵選戰裏選擇閃避,絕對無法獲得藍營選民青睞,藍民需要的是一個善戰的領袖,而不是一個機關算盡的官迷。要成為一個「主」,就是要在各種社會議題上,表明清晰的立場,以供民眾檢驗,為求自保而閃避、模糊,沒有一個政治領袖該有的高度,即不具備領袖氣質。

以上3條件缺一不可。目前的政治態勢與2008年已有很大的差距,藍營支持者願意含淚投票的已經愈來愈少,因為可能的選項愈來愈多。

年輕選民在2014年所改變的政治格局,主要顯現在超越藍綠的概念上。雖然多數青年在這四年來的投票意向上偏綠,但各種民調也顯示這一層選民變心變得最快,蔡英文的治理包袱加上國民黨的故步自封,反而逼出了許多不願站隊傳統藍綠概念的政治人物,他們就是新選項。

侯友宜選新北市長的最大優勢,就是同時具有藍綠色彩,有一點「超越」的政治屬性。然而,若想成為藍營共主,這個優勢恰恰也是最大的缺陷,因為很容易讓支持者陷入不藍不綠的疑惑。對藍民而言,同時具有藍綠色彩的國民黨高層,都是曖昧者,如王金平、吳敦義,此二人已被視為藍皮綠骨,朱立倫則在叛逃邊緣。

選舉時偏中間路線,是藍綠政治人物都在做的事,但是綠色選民都信任綠營政治人物取得勝利後,會回到綠營主軸,藍營卻不是。國民黨有太多政治人物,靠中間路線選上後,就不願回到藍營主軸,以至於失去支持者信任,這就是民進黨被打趴在地上還起得來,國民黨則否的主要原因。

如若侯友宜走的是朱立倫路線,即便選上新北市長,也不會走回藍營主軸,那麼,想當藍營共主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堅持中間路線,會在許多重大議題上呈現搖擺與曖昧的態度,令支持者感到遭背叛,或認為你毫無戰鬥力,沒有領袖高度。

這就是選前選後的弔詭,選前為了取得最多的選票,必然要吸納不同立場的選民,但選後要維持各種選民的忠誠,則幾乎不可能。所以侯友宜選上新北市長的機率雖大,卻難以因此而成為藍營共主。

共主所不能迴避的問題是,「統獨立場」、核能立場、對陳水扁的立場、「年金改革」立場、同性婚姻立場、經濟方針與兩岸關係等等。這些都是選地方首長可以避談的事項,若想領導藍營奪回政權,就迴避不了。而以上每一個重大議題,現在都還看不出來侯友宜有那個高度,有智慧與膽識取得藍營支持者的一致認同。

故而,重點不在於侯友宜乃陳水扁所提拔的人,而在於他將來走的是否乃曖昧的中間路線。至少到目前為止,侯友宜的品牌形象並不清晰,也難以確認他是否能解決選前選後的弔詭。

雁默:2018臺灣地方大選系列?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雁默:雁默所有文章列表?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