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人之妻》1981年首次出版,作者特里斯以觀察者、參與者的雙重角色向我們展示了花花公子的興衰起伏、美國法律對「淫穢」的界定標準的變更、按摩院的興起與其中故事,還為我們記錄了奧奈達、砂岩這樣的性愛自由社區。

書中的事是真事、名字是真實名字,特里斯把事和人物串聯起來,講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性解放思潮。

特立斯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以第三人稱出場,而這也代表了特立斯貫穿本書的態度——觀察者與記錄者。他自己進出按摩院收集故事、參加砂岩的社團活動,但卻始終是一個冷峻的「第三人」,書中人物沒有平凡與偉大的區別,沒有好與壞的區別——沒有褒貶,特立斯只是如實的記錄,以性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一段美國的文化思潮。

本書距今38年,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這樣的文化思潮是否會在中國發生?如果要發生,這38年的差距是否顯得太過巨大?或是說我們國家將會以另一種方式迎來這種文化思潮的巨變?

聊起性,我們一般會有三種態度,一種態度認為這是一件私密的事情,不適合聊;一種態度認為這是一件下流的事情,不能聊;還有一種態度認為聊這件事是對女人的侮辱,不許聊。那性被歸為下流是因為性的本質還是人主觀的偏差?

性是一種生物本能,也是人類的一種精神訴求,就像我們出生的時候是赤身裸體一樣,本是一件純粹的事情,後來有了文明的發展,有了私有權的歸屬(個人以為,羞恥心起初開始於私有制的發生:隨著私有制的誕生,社會單位從大群體變為小單元,男女的身體成了小單位里的私有財產——所以羞恥心一般都帶著歸屬權的問題),我們開始穿上遮羞的衣服。性也被文明扭曲著包紮了起來,像一隻被捆著的大閘蟹,安安穩穩卻又不倫不類。這些漂亮的衣服有倫理的約束、有道德的教條、有宗教的壓制。隨著文明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倫理對道德要求的逐步提高,天性被進一步壓制和扭曲,性也成為如今社會一個人人經歷卻又人人避諱的課題。

聊起性文化,避不開的一個課題就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的誕生有著三層原因,首先,社會分工讓小單元更高效,且能脫離大群體生存;其次,社會倫理的平等要求,必須保障每一個個體都能平等的享受性愛權利;最後,統治階層希望民眾以分裂的小單元存在,以保障整個社會的穩定。如今高居不下的離婚率以及結婚成本,加上社會分工帶來的「丈夫」「妻子」職能外包,讓「一夫一妻」這樣的社會制度正逐步走向破產,當然,「一夫一妻」有著深厚的道德文化基礎,但道德文化在社會浪潮的巨變下是脆弱的。未來,社會組織將以怎樣的方式組織?「一夫一妻」是不是會在周而復始之後回歸?這需要一波一波的文化思潮、一次一次的社會革命去驗證。

社會制度的發展變革,文化思潮的推動至關重要。對於性文化,我們不應該像一個偷窺者,帶著冒險似的刺激偷偷摸摸,而是應該正視它,推動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