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iem for a dream  

 

    《黑天鹅》(Black Swan)的导演Aronofsky虽然是靠由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主演该片而享誉国际,但其实他在这之前便已佳片不断,在《黑天鹅》的前一部作品《力挽狂澜》(The Wrestler)甚至夺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该片同样和《黑天鹅》一样手法采逆向操作,试图在看似粗俗险恶的摔角手背后找到最珍贵而真实的情感,而男主角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剧里剧外境遇之相近,就和《黑天鹅》中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所扮演的退役女舞者一样,导演对于用角之大胆直让人惊呼赞叹不已。

    而在这更之前的作品《噩梦挽歌》(Requiem for a Dream)更是堪称影史中的佳作。片中剧情架构很简单,就是讲述一对吸毒的情侣和其友人以及服用减肥药的母亲逐渐上瘾的过程,但其手法似乎是在向库柏力克(Kubrick)的杰作《发条橘子》(A Clockwork Orange)致敬却又再做出更一步的挑战,片中除了和《发条橘子》一样有放快动作或慢动作的桥段以外,Aronofsky有时甚至会在同一个桥段中快动作慢动作彼此之间突然转换,或者以情绪较舒缓的音乐却配上快节奏画面;相较于《发条橘子》在讲究画面和配乐节奏感的一致性及搭配,Aronofsky在此实则在手法上做出了一次非常成功的突破和尝试(以下是《发条橘子》的桥段快慢各一,而《噩梦挽歌》的部分唯似乎较无人注意到故笔者未能在youtube上找到影片;该桥段含色情暴力请观众自行斟酌点阅)。

 

 

 

    此外Aronofsky大概和李安可以算是最会选角的导演们的其中两位了。除了上述《力挽狂澜》和《黑天鹅》中的精准选角以外,《噩梦挽歌》对于女主角Jennifer Connelly的选角也相当亮眼,该女星在《血钻石》(Blood Diamond)的演出相较之下就显得像是花瓶了,可见导演在选角上在电影上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又蝙蝠侠系列导演诺兰(Christopher Nolan)曾言,拍摄《全面启动》(Inception)时他想挑战的是四层剪接,而在这之前他所做的热身就是《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而该片由许多交叉剪接所构成。至于在《噩梦挽歌》中Aronofsky在处理四位角色最后的结局,也同样是采四个人的叙事线剪接在一起的手法。这个剪接大概是笔者这几年来看到最好的剪接之一!当剧情铺陈足够以后,这样的桥段处理手法真是太叫人震撼了!因此仅在此将这部影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推荐给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