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拚還在繼續  北京運管昨發文介入監管  杭州運管:正在調研,尚無法可依
打車「免費大餐」何時終結?兩大競爭對手均表態:暫無時間表
2014-02-21

  請圖片作者與本報聯繫領取稿酬

商報訊 (記者 邵禕雯 郭雪紅) 「這樣的便宜還能佔多久?」這是現在很多乘客和司機都想知道的問題。隨著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大打車APP行業寡頭的砸錢戰白熱化,你方未唱罷我方登場的局勢似乎有一直持續的趨勢。昨天記者從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口中得到證實,這的確將是一場沒有結束的持久戰,雙方均表示,只要一方出招,另一方定會見招拆招!

然而,無論這場市場戰還會升級到何種程度,擾亂市場秩序的風險和馬路安全、信息安全的隱患已露出端倪。昨天上午,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作為全國第一個介入這場紛爭的地方運管局發文聲明,北京將實行「一車一終端」制。對此,杭州運管局表示,暫不會有這方面的措施出臺,因為目前治理無法可依。

連砸20個億

給司機獎勵多 目前嘀嘀打車略受偏愛

對於嘀嘀打車比自己先推出立減補貼活動,快的打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快的此前已在個別城市進行補貼活動的測試,還未全國推廣,嘀嘀只是把他們的方式提前進行了全國推廣,佔到了先機。

「以前就有隨即的獎勵單,只是沒有規定每天的單數。」杭州計程車司機秦師傅從去年12月開始使用「快的打車」軟體,算是趕上了打車軟體熱潮的使用者之一,1月10日起,嘀嘀打車推出乘客立減10元、司機立獎10元的活動,秦師傅立即將嘀嘀打車軟體也裝上了。此後的一個月,他說自己的心情可以說是天天有起伏,因為兩家打車軟體的動作不斷,一次比一次讓他驚訝。

1月22日,快的打車也推出乘客立減10元的補貼,而對於司機,獎勵則高達每單15元。

「那段時間接快的的單子多,嘀嘀的明顯處於弱勢。」秦師傅回憶說,2月10日,嘀嘀打車對司機和乘客的補貼都降低為5元,他用嘀嘀打車接的單數一下降到谷底。而2月17日,嘀嘀打車補貼重回10元,18日快的實行「多一塊方案」將乘客補貼提升11元,同時間,嘀嘀追加「一元」將補貼追加到12元到20元,19日,快的繼續追加一元,將乘客補貼到13元。

在這場「多一塊」「燒到灰燼」的市場戰中,乘客對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評價似乎沒有明顯的傾向,而眾多同時使用快的和嘀嘀的杭州的哥卻表示,目前嘀嘀打車每天有10單10元的補貼,這相比快的打車高峯期5單10元、非高峯期5單5元的補貼更乾脆,額度也大,因此對於嘀嘀打車使用者發出的單子,他們接得毫不猶豫,而快的打車的單子就要挑挑了。

杭州運管:監管很難

軟體裝在手機上不算影響車容車貌

昨天上午北京市運管局發布規定,對車內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規範,嚴格執行「一車一終端」的規定。若發現出租汽車安裝多個「手機叫車終端」,對其情況登記核錄,並責成出租汽車企業整改。

「具體監管手段我們還在商議計劃中。」本報記者在採訪北京市運管局相關負責人時發現,到底怎樣控制司機師傅只使用一個打車終端,他們也沒有頭緒。

同樣,昨天下午記者從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顧建信那兒得知,按相關規定對計程車車容車貌的要求,除了GPRS終端,不允許在車上安裝其他的電叫終端設備。然而由於打車軟體是安裝在手機上的,他們無法禁止司機攜帶手機,因此也無法監管司機怎樣使用、使用幾種打車軟體。

「考慮到打車軟體是新情況、新事物,市運管局出租汽車管理處也對打車軟體進行了調研,我們已經聯繫物價部門,研究計程車運價管理等相關問題,物價部門也表示將對我市打車軟體市場進行調研,形成內部共識後將與我局對接,協調。」小顧表示。

為什麼北京要控制司機師傅使用打車軟體的數量?馬路安全隱患是最關鍵的因素。昨晨,秋小姐坐上一輛沒有裝任何打車軟體的計程車,年近40歲的司機趙師傅告訴她,自己曾裝過打車軟體,開車時總要看手機,有一次差點出事故,於是他把兩個軟體都卸載了。現在,他就做招手打車的乘客生意,反而落得輕鬆。

儘管不少司機仍在使用打車軟體,但他們之中也有人有同感。一些的哥反映,開車時太忙了,必須不停地看手機,聽語音消息,而為了拿到更多獎勵,他們還會主動遊說乘客同時使用多種打車軟體或不同的支付方式。

「不僅有馬路安全問題,而且經常在同一個地方打車,你平時的出行軌跡很可能被別人摸清楚,這存在個人隱私的安全隱患。」杭州交通衛星定位應用有限公司定位調度中心負責人小江表示,計程車也是大眾交通工具的一種,由於打車軟體的熱潮,路上招手能打到的空車少了,會給一些年紀大的乘客增加了打車難度。

誰都不認輸

消費者的實惠能享受到什麼時候?

「公司何時會停止補貼,目前我們還沒有接到相關通知。」昨晚,嘀嘀打車相關負責人在電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同時透露,只要對方活動不結束,我們就會一直跟進。此前,嘀嘀打車CEO程維在被記者問及這場「燒錢」補助還將持續多久時,也曾公開表示「目前還沒有時間表。」1月中旬,剛剛宣佈拿到C輪1億美元融資的嘀嘀打車幾乎在同一時刻宣佈投入2億元「請全國人民打車」,唯一的要求是需要使用微信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在嘀嘀打車獲得的第三輪融資中,包括騰訊跟投的3000萬美元。

背靠阿里集團,同樣財大氣粗的快的打車昨天同樣表示:「何時停止補貼?沒有時間表。」快的打車在去年4月獲得阿里集團和經緯創投千萬美元的A輪投資,去年11月底快的打車宣佈收購大黃蜂打車時,阿里集團曾表示後續將繼續跟進投入近億美元。

儘管兩家都斬釘截鐵地表示「 沒有停止補貼的時間表」,但互聯網分析人士洪波認為,打車是一種本地生活服務,需要在線上流量和線下用戶兩方面進行拓展,而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以及資源支持。儘管背靠阿里和騰訊兩棵大樹,快的和嘀嘀打車短期內都「不差錢」,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雙方市場份額達到一定的穩定佔比、短時間內不出現翻盤時,這頓免費大餐自然也就會結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