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發動機被比喻飛機的心臟恰得其所,因其非常重要的作用還被稱為「工業之花」。航天發動機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國家航天工業的發展程度。中國雖然最近研發出了五代機殲20和殲31,但是其發動機卻不是國產,而是「俄羅斯心臟」。但是最近又有媒體稱中國國產五代機殲20將採用國產心臟,而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發人員陳祥寶稱中國已經在為下一代戰機的發動機做準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

同時,美國著名媒體《防禦周刊》則對中國發動機做出了一個專題報道,報道稱中國新研究的一種加速推力達15噸的WS-10G發動機,其先進的數字控制系統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這很可能就是為六代機量身定做的。這款發動機由高溫鈦合金製成,為了實現無煙燃燒,其燃燒室採用了22個雙錐噴嘴和22個小渦流杯噴出並霧化,同時其葉扇也是採用特殊工藝製造而成,主、副噴管的調節板分三段鉸接,而這一切都可謂是中國科學家嘔心瀝血之做。同時,殲10和蘇27也開始裝備國產發動機WS-10渦扇發動機並且進行性能研究,還有一款WS-15發動機也在積極的研發之中。

中國之前購買俄羅斯發動機必須先購買其戰機,然後自己卸下來研究,但是不僅是俄羅斯,所有國家都不可能將自己最新的戰機和發動機賣給他國,而最可恨的是最近俄羅斯為了不讓中國學習其技術竟然還把發動機焊死。但是中國對航天發動機設計沒有絲毫的經驗而言,所以無論有多先進的戰機都必須要使用俄羅斯的航天發動機,正是因為這點俄羅斯發動機一直在制約中國航天工業。中國的WS-10渦扇發動機和WS-15發動機也是在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前提下研發的,這恰恰彌補了中國發動機的真空狀態

只有自己的戰機裝上自己的發動機才不會受制於人,航空工業才能慢慢步入正軌!畢竟中國航天發動機技術起步太晚而且和發達國家差距很大,所以中國不僅要學習,更要創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