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劉伯堅致妻嫂鳳笙等 【江蘇新聞廣播】 自媒體 第1張

寫信人:劉伯堅

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劉伯堅致妻嫂鳳笙等 【江蘇新聞廣播】 自媒體 第2張

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徵後,劉伯堅奉命留在蘇區堅持鬥爭,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收信人:劉伯堅的妻嫂鳳笙等

時 間:1935年3月16日

地 點:國民黨江西省大庾監獄

鳳笙大嫂並轉五六諸兄嫂:

本月初在唐村寫寄給你們的信、絕命詞及給虎、豹、熊諸幼兒的遺囑,由大庾縣郵局寄出,不知已否收到?

弟不意現在尚留人間,被押在大庾粵軍第一軍軍部,以後結果怎樣,尚不可知,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現有兩事須要告訴你們,請注意!

一、你們接我前信後必然要悲慟異常,必然要想方法來營救我。這對於我都不需要。你們千萬不要去找於先生及鄧寶珊兄來營救我。於、鄧雖然同我個人的感情好,我在國外,叔振在滬時還承他們殷殷照顧,並關注我不要在革命中犯危險,但我為中國民族爭生存、爭解放,與他們走的道路不同。在滬晤面時鄧對我表同情,於說我所做的事情太早。我為救中國而犯危險,遭損害,不需要找他們來營救我,幫助我使他們為難。我自己甘心忍受,尤其要把這件小事祕密起來,不要在北方張揚……這對於我絲毫沒有好處,而只是對我增加無限的侮辱,喪失革命者的人格,至要至囑(知道的人多了就非常不好)。

二、熊兒生後一月即寄養福建新泉芷溪黃蔭胡家,豹兒今年寄養在往來瑞金、會昌、雩都、贛州這一條河的一隻商船上,有一吉安人羅高,二十餘歲,裁縫出身,攜帶豹兒。船老闆是瑞金武陽圍的人叫賴宏達,有五十多歲,撐了幾十年的船,人很老實,贛州的商人多半認識他,他的老闆娘叫郭賤姑,他的兒子叫賴連章(記不清楚了),媳婦叫做樑照娣,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豹兒,故我寄交他們撫育,因我無錢只給了幾個月的生活費,你們今年以內派人去找着還不至於餓死。

我為中國革命沒有一文錢的私產,三個幼兒的養育都要累着諸兄嫂,我四川的家聽說久已破產又被抄沒過,人口死亡殆盡,我已八年不通信了。為着中國民族就為不了家和個人,諸兄嫂明達當能瞭解,不致說弟這一生窮苦,是沒有用處。

諸兒受高小教育至十八歲後即入工廠做工,非到有自給的能力不要結婚,到三十歲結婚亦不為遲,以免早生子女自累累人。

叔振仍在閩,已兩月餘不通信了,祝諸兄嫂近好!

弟 伯堅

三月十六於江西大庾

1935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位於江西信豐縣塘村山區的中共贛南省委宿營地,劉伯堅在率領部隊突圍時不幸負傷被捕。入獄後,劉伯堅寫了這封家書。

劉伯堅1921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與周恩來、趙世炎等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2年轉為共產黨員;1930年之後當選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鬥爭,革命的理想信念十分堅定。他在信中首先表達了這種“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的崇高信念。

1933年11月,葉劍英(左起)、楊尚昆、彭德懷、劉伯堅、張純清、李克農、 周恩來、滕代遠、袁國平等紅一方面軍領導在福建建寧

信中提到的於先生是指於右任,於右任與鄧寶珊都曾是中國同盟會成員,贊成國共合作,也是劉伯堅的友人。劉伯堅在信中要求親人不要找他們來營救,體現了他以黨組織的大局為重、細心保護革命同情者的用心,同時也體現了他在原則問題上毫不妥協、慷慨就義的英雄氣概。

信中還表達了他對三個兒子劉虎生、劉豹生和劉熊生的拳拳之心。由於無法照顧,他先後將三個兒子都送給了他人養育。後來,三個兒子都被組織找到,長大成人,成為新中國的建設者。

信中提到的王叔振是他的妻子。在獄中,他也給妻子寫下了最後一封信,只是他又怎能想到,他的妻子已先他一步在閩西遊擊區光榮犧牲了!

劉伯堅寫給親屬的遺書

1935年3月21日,這封家書寫後的第5天,劉伯堅在江西省大餘縣金蓮山上被敵人殺害,年僅40歲。

系列音頻《初心》之“紅色家書”,由江蘇省委組織部、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共同製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