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Martin Blessing瑞银财富管理全球联席总裁】

随著金融市场进入更为动荡的时期,投资人和财富管理机构都需要加倍努力才能获得回报,但我看到的迹象,却显示许多投资人仍未做好准备。

金融市场近年来一直待投资者不薄,同时眷顾财富管理产业;根据凯捷咨询公司(Capgemini)调查显示,自2012年底以来,全球高净值人士数量已经增长了38%,瑞银的潜在客户群呈现增长,旗下的总管理资产也从2012年底的1.6兆瑞士法郎,增加至2017年底的2.3兆瑞士法郎。

但随著经济循环周期正进入尾声,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失业率目前处于周期性低点。各国央行预期今年年底前将首次从全球经济中撤回流动资金,此举为10年来首见。而保护主义和其他各种地缘政治威胁也对全球经济成长带来风险。

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掌握全球思维、长期观点和体认个人差异,对于世代保护并增加财富至关重要。

首先在全球思维方面,从2009年初以来的数据来看,全球股票的报酬率和所有其他主要市场相比若非更胜一筹,至少也是并驾齐驱。此外,其波动性较低、下跌幅度较小,日均下跌幅度也低于所有其他主要市场(见下表)。表示同期投资瑞士、中国或德国市场的投资人需耗费10年的时间才能让财富增长一倍,但对于承受相同风险水准的全球多元化投资人而言,只需要6年便能将财富增长一倍。

然而,不少投资者仍然倾向本土市场投资。举例而言,尽管面对潜在绩效损失和较高风险,我们54%的瑞士客户中(属于主动型投资人)仍将逾一半的资产投资在瑞士企业上(数据来自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在许多案例中,原因仅是对于本地市场感觉较为熟悉。像瑞银的财富管理机构,需要帮助客户更容易进行全球化的投资,同时也需要更努力说明这样的布局为何有助于提高收益并降低风险。

第二点是长远思维,当经济循环周期不明朗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尝试择时进场。然而,多头市场最后一年的平均报酬率为22%,第一年则为40%,这是瑞银球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研究调查结果。出场之后要在正确的时机点重新进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与机构投资人相比,散户投资人具有独特的优势,像是持有非流动资产以换取额外报酬的能力,但若投资人不断杀进杀出,就等于放弃了这些额外报酬。

我们的分析显示,在过去10年内,短线操作的共同基金投资人相较于长期持有的投资人,平均每年绩效落后0.9%,我们也观察到自行操盘的投资人觉得自己很难做出公正而不带情绪化的决定。 在过去五年中,当我们比较瑞士业务中心类似风险的投资组合时,自行操作投资组合的客户中,只有14%的客户绩效优于将投资责任委托给投资组合经理人的客户,而另外51%的此类投资人绩效则显著落后。从长远来看,短线进出过于频繁的投资人和鼓励投资组合频繁交易以赚取手续费的财富管理机构,所创造的绩效都将落后于采取更具战略性及长期考量的投资人。

第三点是体认个人差异,没有两个客户是完全相同的。个人和家庭对风险持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期望、限制条件、价值观,以及个人情况。这些因素都需要个别深入了解,并在投资组合中纳入考量。这不仅是符合监管要求或个人期望,也是有效财富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对其投资组合的行为模式和组成感到满意的投资人,以及能看到他们的投资组合如何与个人目标和价值保持一致的投资人,将更有可能维持必要的耐心以获得长期回报,同时较不可能在波动幅度较大的投资期间出现恐慌性抛售、认赔杀出或放弃潜在收益。

整体而言,当市场处于波动期间,投资人任由短线主义和情绪化风险主导决策时,投资顾问与投资人是否能够彻底了解每一项决策背后的独特环境,并且有能力提供更好的建议,做出真正符合客户最大利益的决策格外重要。全球化的思维与投资、抱持长远思维,以及审慎考虑个人目标和需求,仍然是成功的关键,无论对投资人或是支持他们的财富管理机构而言,这个道理都将长久不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