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意外目前是主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可導致失語、癱瘓、失明等,嚴重限制人的生活。中風一旦發生,70%~80%導致嚴重致殘或死亡 。50%~70%的中風患者存在血管外科能夠治療的顱外頸動脈及椎動脈血管疾病。

中風的致病因素:

1、高危人羣: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

2、吸煙

3、長期大量飲酒

4、心裡因素:怒、喜、思、悲、恐

5、勞累:用腦過度或勞累過度

6、氣候:氣溫過高或天氣驟然變化

7、飲食不節:貪喫、多食、攝入高脂肪、高膽固醇、高鹽飲食

病因分類:

常見的頸動脈疾病的病因:動脈粥硬化,放療,肌纖維發育不良,動脈炎。

常見的椎動脈疾病的病因:

1、血栓栓塞機制:心臟源性(心律不齊)。供應基底動脈的動脈。來源於動脈夾層的栓子或血液的高凝狀態。

2、血液動力學機制: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夾層,外壓,外傷,血管炎性疾病(大動脈炎、巨細胞性動脈炎、放射性動脈炎),肌纖維異常增生症。

按照動脈粥樣硬化病因分類:

1、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近端病變(50%)

2、椎動脈病變(20%)

3、左側鎖骨下動脈(10%~15%)

4、無名動脈及右側鎖骨下動脈(15%)

其他原因:

1、心源性栓子

2、異位栓子,顱內來源栓子

3、血液學因素,例如:高凝狀態

4、惡性腫瘤

5、動脈炎

6、肌纖維發育不良

7、頸動脈夾層

8、創傷

9、放射性動脈炎

產生神經功能障礙的機制:(1)動脈栓子;(2)低灌注,特別是伴有多發血管阻塞疾病;(3)伴血栓形成的動脈閉塞疾病;(4)顱內出血。

推薦自我檢查:

1、對著鏡子微笑時,如果兩邊的嘴角不對稱了,說明發生了面癱。

2、雙手平放於胸前,如果有一隻手下垂,說明肢體出現了偏癱。

3、說一段熟悉的故事,如果現在說不出來了,或是找不到詞了,說明出現了語言障礙。

中風先兆:

1、突然一側面部或肢體麻木或無力

2、突然出現語言障礙

3、突然頭暈

4、突然看不清東西

5、出現持續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

6、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

7、哈欠突然增多

8、突然出現嗆咳、吞嚥困難、疲倦、嗜睡、耳鳴等

預防措施:

1、定期到醫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血粘度等,並及時治療。

2、正確治療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血液高凝狀態、心臟瓣膜病、高血小板聚集。

3、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飽食,飲食中宜低鹽、低脂、低糖,多食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與蛋白質飲食,適當補鈣,減少動物脂肪攝入。戒煙,限酒。適度鍛煉,控制體重。生活規律,勞逸適度,心情舒暢,心裡平衡。

根據癥狀判斷發病部位:

前癥狀(半球系癥狀):

單眼失明或黑矇,對側單側肢體無力、麻木,語言障礙等。

頸動脈疾病的癥狀:一過性黑蒙;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腦血管意外。

後癥狀(椎基底系癥狀):

1、共濟失調、失語、面神經麻痹、吞嚥困難

2、眩暈、復視、頭痛

3、竊血癥:患肢疼痛、麻木、乏力,血壓差

椎動脈疾病的癥狀: 頭昏眼花、眩暈、後腦部疼痛、暈厥發作史、耳鳴或耳聾、記憶力下降、復視、步態不穩、站立不能、感覺異常、雙側麻木和肢體無力等。

描述腦缺血綜合徵的術語: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指持續時間少於24h的腦神經功能障礙。

2、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RIND):持續時間大於24h,但可在兒天內完全緩解。

3、腦血管意外(CVA)或急性卒中:是一種穩定性神經功能障礙,經過長時間才能逐步改善。

4、漸增強的TIA:神經系統癥狀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時癥狀並不惡化。

5、進展期卒中:反覆發作的神經功能障礙,發作後神經功能不能恢復到上一次發作的水平。

6、一過性黑蒙指短暫(幾分鐘或幾小時)的單眼失明:常由於短暫缺血造成。臨牀表現就像越過眼前的陰影。

7、Hollenhorst斑是視網膜血管上明亮的黃色膽固醇斑,其栓子來自頸動脈分叉。說明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十分脆弱;在手術治療時可出現其他自發性微栓子。

診治原則:掌握相關癥狀,頸部聽診雜音,及時的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及頭顱CT檢查,或頸部及頭顱血管CTA檢查。

頸部聽診:在患者的頸部胸鎖乳突肌前緣聽診,可聽到收縮期雜音,它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體徵,頸動脈雜音提示心臟事件和神經意外發生的危險性增加。但是嚴重的頸內動脈狹窄,血流減少雜音可消失。

對頸部雜音者應做血管多普勒超聲進行初步檢查。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自然病程:嚴重狹窄病人(>70%),24個月內同側卒中的危險性為26%。危險與頸動脈狹窄程度成正比例增加,最輕微狹窄病人(<30%)同側卒中的危險3年為1%。

治療方法:

1、口服阿司匹林。乙酸水楊酸(阿司匹林)是一種環氧化酶抑製劑,作用於血小板,減少TIA和卒中的發生。

2、狹窄在70%以上有癥狀的頸動脈疾病病人,有強烈的手術指徵,手術方法為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或頸動脈支架術。手術可使2年內卒中發生率減少17%。對狹窄在30%~70%,伴有癥狀病人的手術指徵尚未明確。對狹窄在30%以下有癥狀病人,僅推薦服用阿司匹林。

3、無癥狀病人,如頸動脈狹窄在60%以上,且為血管造影證實後,施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並用阿司匹林,與僅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病人相比,5年卒中危險減少6%,無癥狀頸動脈疾病患者在以下情況時可行內膜切除術:① 希望病人生存3年以上;② 術後卒中的發生率或死亡率低於3%。

4、頸動脈完全阻塞患者,目前有學者認為進行開放手術,開通血管,對患者是有益的。但是專用手術器械在國內尚未普及。

5、主動脈弓部各分支開口病變、椎動脈狹窄及閉塞患者可以採用血管架橋或腔內微創技術。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