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盧金足╱臺中報導】

全臺第1座生質能源廠!臺中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核心設備廚餘厭氣消化設備已抵達臺中港,並在廠區進行開箱,稻桿氣化發電7月將到位,預計9月試營運;全量運轉可處理每年生廚餘5萬4000噸、稻稈及農業資材5萬公噸,延長焚化爐年限,解決農民露天燃燒空汙問題。

臺中市府環保局長白智榮說,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為全國綠能發電新標竿,綠能發電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以前廚餘回收類別都以熟廚餘為主,主要利用在豬隻飼料為大宗。

今年臺中市將推廣生廚餘全面回收,環保局號召市民齊心分類,避免生廚餘被當一般垃圾進入焚化廠焚燒;讓以往丟棄不要的蔬菜果皮,全部回收發電共創循環經濟。

環保局表示,綠能生態園區每年可藉由綠能發電,產生發電量約3377萬度,約可提供9670家戶1年用電量;同時減少每年1萬7834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87萬棵樹的固碳量,等同開創出約7座臺中都會公園。

白智榮強調,結合「廚餘厭氧」及「稻稈氣化」雙核心技術,所有回收的生廚餘做為發電燃料,垃圾變黃金,落實循環經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