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實行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周天子作為最高統治者,在飲食上享有至高無上的特權。他們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役使天下所有的工匠,集聚天下美味來滿足自己的物質享受。

早在商代,國君們的飲食已開始具有「鐘鳴鼎食」、「食前方丈」的規模。到了周代,天子的飲食制度進一步完備。周代把天子的物質享受規格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同時,也以鼎的多少來象徵賓客身份、筵席等級和肴饌的豐簡。

周天子如此豪華的飲食待遇,自然需要一支規模龐大的團隊來為其服務。根據《周禮》記載,周朝宮廷的廚事隊伍龐大,分工細密,大致有管理、烹飪、製作、供應、保健和服務六大門類。每一門類的負責人員都為數百人,有的高達上千人。

作為「天子」的王,他的一切行為都有政治性、權威性和神聖的色彩,飲食也不例外。所以周天子的飲食不僅僅是他的個人行為,而且還是遵循禮制的政治活動,有著固定的程序禮儀。

一般來說,周天子的飲食程序是這樣的:首先,由膳夫負責規劃周天子的飲食內容,負責天子所用的飯食、酒漿、牲肉、菜肴等,這些都有特定的標準和要求。規劃完畢後,交給掌烹飪製作的職司來烹飪,再經食醫調配、膳夫「品嘗食」,最後「王乃食」。

天子進食前,先要奏樂,緊接著祭夫捧牲肺在天子食用之前供祭。天子用膳完畢後,再次奏樂。膳夫負責把天子吃剩的肴饌收拾到「造」——廚房中去。天子一日進三餐,每餐都要殺牲供饌,其中以朝食(早上那餐)最為隆重。

由此可以看出,周天子的飲食在當時雖然奢華,但是飲食過程中的程序極為嚴格繁瑣,必須遵守禮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