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 |《財經》封麵)

年收入60億元的遠程視界,從崛起到潰敗僅五年時間,其資金鏈斷裂,始於擴張太快、經營不善、責權不清等管理弊病,背景則是基層醫療機構羸弱,通過遠程醫療難以提升診療水平並且盈利。

《財經》記者 張利 劉一鳴/文 王小/編輯

2018年4月,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遠程視界”)債務危機爆發,100多名代理商赴京討債。這傢年收入曾達60億元的行業獨角獸,如今背負的總債務高達幾十億元。

4月10日、4月14日、4月21日,遠程視界分彆召開瞭代理商、融資租賃公司、地方醫院院長協商會,試圖解決他們的訴求——還錢。

在遠程視界官網上,其自我定位為“專科遠程醫療聯閤體O2O平颱”。但一位前員工解釋說,其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做融資租賃。

2014年下半年,遠程視界引入融資租賃模式。由於大批量採購,遠程視界能以比市場價更低的價格買進醫療設備,繼而以較高價格銷售給融資租賃公司,後者聯閤遠程視界以O2O平颱的優勢,在基層閤作醫院中拓展融資租賃業務。

按照相關協議,醫院無需支付設備投資,隻需負責提供融資租賃所需材料,由遠程視界擔保辦理,金融租賃保證金和手續費也由遠程視界替閤作醫院支付,醫院則以每月項目收入中的25%歸還設備方融資租賃本息。還完本息後,則該設備和參與分配的項目收入設備方25%全部轉為醫院所得。

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協議中說明:如按照參與分配的項目收入25%用於歸還設備方融資租賃本息,不足以完成還款計劃的,則要由遠程視界負責擔保,並按照還款計劃墊付不足部分。融資租賃所産生的經濟責任亦由遠程視界承擔。

“有專業人員負責運營,賠瞭錢還有人兜底”,這一盈利模式對於醫院來說具有吸引力,特彆是財力和信用不足的地方小醫院閤作意願高,融資額逐漸高漲,但對於承擔較多風險責任的遠程視界而言,則埋下瞭後續的運營壓力和債務危機。

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

(創意設計/趙聰)

互聯網遠程醫療項目,本身營收羸弱,同時,越來越多的墊付迴款讓遠程視界不堪重負,終緻資金鏈斷裂。據遠程視界的數據,目前其纍計為醫院墊付租金38.26億元,墊付保證金10億元。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能查到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倒下是在2017年10月,因對方逾期付款,浙江康安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安融資公司”)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遠程視界告上法院,遠程視界賬戶被封。之後,其他融資租賃公司起訴、代理商(遠程視界還大量發展代理商負責開發閤作醫院並進行項目具體運營,代理商參與收益分成)上門要債、員工討薪、主管部門問詢等接踵而來。

“這半年,已經跌入到深淵。”遠程視界董事長韓春善對《財經》(博客,微博)記者說。事件發酵至今,牽涉到900多傢地方醫院、48傢融資租賃公司、上韆代理商、4000多原/現在職員工甚至物業公司的利益。

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

遠程視界董事長韓春善(資料圖)

成立於2012年下半年,用五年時間築起的遠程醫療“帝國”如今四麵楚歌,這種模式也被旁觀者懷疑為“龐氏騙局”。種種爭論集中於:導緻遠程視界債颱高築的根本原因,是其擴張太快、經營不善、責權不清晰等管理弊病;還是模式本身就存在問題——基層醫院太薄弱,遠程醫療項目運營收入根本難以支撐昂貴的醫療設備?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遠程視界的經營模式是一個濃縮的樣本,摺射齣互聯網與醫療結閤的睏境。

越來越大的窟窿

融資租賃+遠程醫療模式,使遠程視界得以快速擴張,也積纍起危機爆發的火藥桶。

遠程視界的O2O平颱模式就像一個組局者:麵嚮縣市級醫療機構,其聯閤大醫院專傢提供技術;在當地招募代理商開發地方閤作醫院,負責項目具體運營;“免費”嚮地方醫院投放設備。

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

初期,遠程視界直接投放設備,期望通過運營遠程醫療項目收迴成本。韓春善說:“投放幾十傢後,資金就跟不上瞭。如果單純靠代理費、會診費用,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韓春善找到融資租賃公司閤作。

由於從代理商處,遠程視界收取的代理費錶現齣較好的現金流,它取得瞭融資租賃公司的信賴。一位醫療企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縣級代理商的代理費16萬元、市級68萬元、省級268萬元。不過,一位山東代理商卻給齣瞭另一種計算方法,100萬人以下的縣代理費15萬元左右,達100萬人代理費19.8萬元,人口多的縣代理費23.8萬元。“全憑代理商的一張嘴。”上述山東代理商說。

2014年下半年,遠程視界大範圍啓動融資租賃模式。基層醫院收入有限,且財政補貼緊張,再加上原衛計委明文禁止公立醫院舉債新建醫院或購買大型醫用設備,地縣級醫院成為瞭融資租賃公司的重點客戶。

對於遠程視界、地方醫院、融資租賃公司三方閤作的模式,上述醫療企業人士分析,該模式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把遠程模式套進去;二是規避招標,“設備所有權在租賃公司就算是打瞭個擦邊球,跳過招標”。

三方共有三個協議約定:首先,融資租賃公司與地方閤作醫院簽署租賃協議,同意將設備租賃給醫院;然後,租賃公司跟遠程視界簽署設備採購協議,採購設備清單由上述閤作醫院蓋章確認;最後,遠程視界與租賃公司簽署擔保閤同,即租賃公司購買遠程視界的設備,如醫院齣現還款逾期,遠程視界需迴購設備。

銷售給融資租賃公司的設備價格要比遠程視界的購入價高30%—50%甚至數倍,因此,設備差價也能給遠程視界帶來營收。

至此,大醫院齣專傢,地方醫院齣場地,融資公司齣錢,代理商齣力,遠程視界似乎構建起一個閉環。

遠程視界運營項目所得毛利結算分配方式是:大醫院專傢25%,地方醫院50%(一半用於償還融資租賃,一半為醫院所有),運營方25%(由遠程視界和地方代理商平分)。

如果一切順利,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商業模式,滿足瞭所有參與者的需求,然而,前提條件是“項目運營良好”。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地方醫院實際經營項目産生的利潤與償還設備款的數目距離遙遠。

2016年,遠程視界實現營收超過60億元。上述醫療企業人士稱,其中真正靠遠程醫療項目運營的收入僅有數億元,其他大部分是賣齣設備賺的差價。韓春善也介紹,2017年,公司的目標是營收100億,並希望租賃收入佔比調整到50%以下。

隨著閤作醫院不斷增多,遠程視界的擔保額度也水漲船高。如果被擔保人(即地方醫院)未能按期還款,則遠程視界需要墊付資金並承擔相應經濟責任。“這其實屬於負債,要幫醫院還設備迴款。”上述醫療企業人士說。

“公司每個月有2億多元的墊付迴款,是很大的壓力。”韓春善雖然隱隱感覺到瞭危機,但遠程視界擴張的步伐沒有停息,反而加快,以期獲得下一筆代理費和融資租賃款。

上述醫療企業人士稱,按照這個模式跑瞭好長時間,結果發現後麵的錢供不上前麵的,靠不斷簽約把原來的窟窿堵上,但項目簽得越多,窟窿就越大。

激進代理策略

上述山東代理商為討迴19.8萬元的代理費,已六次來京找遠程視界討錢。他此前是一綫醫藥代錶,2015年,接到遠程視界招商人員的銷售電話,邀請他做地方運營代理商,在實地考察遠程視界項目落地的醫院後,決定入局。

《財經》記者走訪的多位代理商都是縣級醫藥代錶、醫療器械代錶等。他們往往有一定的行業資源積蓄,長期穿梭於醫院。

藉著從互聯網上購買到的目標對象手機號碼,遠程視界的招商人員將電話打到全國各地,大闊步招納代理商。一位遠程視界子公司內部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篩選代理商條件有三:一是有醫院資源,“院長願意聽你的話”;二是有意願有精力去做;三是能交得起代理費。

遠程視界靠代理商打通醫院渠道。上述山東代理商告訴《財經》記者,為瞭激勵代理商擴展醫院,遠程視界承諾每簽約成功一傢醫院,按照簽約金額給2%-5%的奬勵。

湖南衡陽代理商龔安強告訴《財經》記者,(與醫院談閤作的人員、代理商)為瞭利潤和提成,設備選購金額越大越好,有的甚至僞造流水,一個縣醫院的小科室,也敢採購上韆萬元的設備。

在韓春善看來,這也是引發危機的主要誘因。沒有控製醫院設備租賃額度,很多“超齣能力範圍”。

基層醫院的租賃設備金額從500萬到2000萬元不等。特彆是在2017年,很多醫院一下擴展兩三個科室,甚至五六個,醫療設備融資租賃額度大幅上漲。據一位關注此事的業內人士稱,新疆一傢醫院就達1.1億元。

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

(基層醫院的租賃設備金額從500萬到2000萬元不等。圖/視覺中國)

更吸引地方醫院的是發展薄弱科室。遠程視界承諾一些地方醫院可以掛牌成為同仁醫院、復興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北京大醫院的基地醫院;並駐紮專門經營人員負責拉病號;給每名參與遠程醫療項目就診的患者補助1000元。

據一名遠程視界員工提供的信息,承德市中心醫院是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的樣闆醫院,病牀從55張發展到75張,靠遠程醫療項目運營盈利70多萬元,其中,一半盈利用於“打市場”瞭。

上述醫療企業人士稱,樹立樣闆工程後在媒體上大肆宣傳,是遠程視界的擴張套路。《財經》記者走訪的業內人士均錶示,實際中,除瞭眼科項目做得還不錯外,大部分醫院的遠程醫療項目經營收入不佳。

據上述山東代理商提供的一份縣醫院手術收入明細錶,從簽訂閤同到申請退齣的一年時間裏,其通過遠程項目運營收入總共不到3000元,他代理婦科遠程醫療項目。

據遠程視界官網介紹,該公司已覆蓋2000多傢地方醫院,其中融資租賃醫院有900多傢,業務從眼科延伸到心血管、腫瘤、婦科、肝病、腦血管等遠程醫療項目。

有公立醫院的招牌,有不錯的租息迴報,遠程視界還承諾如果醫院不能還款時幫助墊付,融資租賃公司自然聞風而至。“甚至很多(租賃公司)走後門來閤作。”韓春善對《財經》記者說。

在韓春善看來,由於“當時不懂”,與小租賃公司簽約,並且約定還款期限為三年,也是事發的一大誘因。如果能延長到五年以上,可能就不會齣現問題。“設備到位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很多醫院設備還沒到,第二個月就開始還款。”他說。

這都是韓春善後來的反思。在2016年,遠程視界是遠程醫療界獨角獸的姿態,公司賬戶現金維持在10億元以上。

“被勝利衝昏瞭頭腦,沒有想到連鎖反應有這麼快。”韓春善對《財經》記者說。

內部管理混亂與外部摩擦

遠程視界不斷簽約、做齣承諾,落地運營項目卻矛盾重重,越來越多人懷疑:它是不是真正在做業務?

代理商與公司經營人員、代理商與遠程視界、地方醫院與遠程視界、大醫院專傢與地方醫院、大醫院與遠程視界之間等,都存在摩擦。曾考察過遠程視界項目某上市公司運營經理房延棟告訴《財經》記者,在整個商業模式中,遠程視界能掌控的太少,“這種模式註定不能走太遠”。

簽署融資租賃閤同後,不少醫院反映沒收到設備,有的甚至拖延幾年未到貨,但醫院仍需還設備款。遠程視界的迴復是,“進口設備多,需層層審批。”在地方醫院院長看來,“全是套路”。

多位代理商嚮《財經》記者錶示,當初給地方醫院掛大醫院牌的承諾也大多未能兌現,地方醫院則被通知需“排隊批準”,承諾的專傢也沒有來。

據房延棟介紹,遠程視界與三甲醫院的簽約僅是戰略閤作,不具約束性。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研究所曾勒令遠程視界停止掛牌行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事業發展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因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公司涉嫌侵權,2018年1月該院已經與其中止閤作。

不過,在遠程心界的官網上“閤作夥伴”一欄中還有阜外醫院。

韓春善解釋稱,一是與同仁醫院下麵的公司有一定的競爭關係;二是後期籌備上市,進行去中心化,“隻有一傢醫院的話,會認為是一個風險。協議有效期到2019年,業務還在繼續,隻不過停止掛牌瞭”。

遠程視界與代理商、遠程視界與地方醫院之間缺乏明確的任務與利益分配成為衝突點。代理商認為,運營費用應各齣一半,但代理商負擔瞭全部,如專傢接待費用、設備銷售費用等。

更關鍵的是,很多代理商通過遠程醫療項目獲得的收入遠不能抵消其支齣。《財經》記者採訪多位代理商,掙錢或不虧本的代理商大都靠其代理醫院簽約設備融資租賃獲得的提成。

一些代理商稱,遠程視界派下的運營人員不乾活,不懂醫療行業,項目開展不順利。

上述山東代理商稱,一年運營花費粗略估計8萬元,通過遠程項目運營收入總共不到3000元,他所代理的醫院沒有進行設備融資租賃。

一位遠程視界子公司人員則認為,運營項目收入少是因為很多代理商拿到瞭融資租賃提成之後,沒有經營,自然沒有收益。有的醫院項目開展得比較順利,但遠程視界收到的迴款卻很少,後者懷疑醫院隱瞞瞭收入。

從2014年的100多名員工,到2016年兩年時間,遠程視界員工增加到3000多人。

“遠程視界的招聘標準在醫療圈是很低的。”上述業內人士透露,負責運營項目的有電工、賣彩票的、賣輪胎的等。韓春善也認同,沒有控製好員工,“有在農村種地的都來瞭”。

內部管理問題是代理商不滿情緒的又一發酵劑。一位貴州省代理商錶示,在簽約成為貴州唯一代理商並繳納代理費之後,他發現遠程視界又不斷招市級、縣級代理商,對方給他的解釋是,“公司分不同部門,部門之間存在競爭”。

韓春善承認,公司發展後期,團隊膨脹太快,高層懈怠。

從2016年起,按約定每月返給代理商的迴款陸續齣現拖欠。一位河北代理商提供的迴款明細顯示,按規定2016年9月28日的耗材、業務迴款均標注為“沒迴”,“有時拖半個月,有時七八個月”。

2016年11月,遠程視界發錶瞭一則《關於代理商返款的說明》,要求每月按月按時結算上月迴款。這則通知的有效期僅三個月左右,上述河北代理商稱,此後項目迴款拖延成瞭常態,直至局麵僵化。到2017年下半年每個病人1000元的手術補助也沒有瞭。

不過,直到遠程視界停止替醫院墊付款,融資租賃公司將醫院、遠程視界告上法院,衝突纔正式擺上颱麵。

遠程醫療帝國潰敗紀實:行業獨角獸如何跌入深淵

  (2018年4月10日10時36分,來自各地的代理商聚集在遠程視界辦公區內,要求退還代理費。攝影/《財經》記者 張利)

陷入睏境是誰的責任

2017年10月租賃公司發起的訴訟,是遠程視界的“關鍵點”。

因對方逾期付款,康安融資公司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和遠程視界告上法院。“突然之間,措手不及。”韓春善說,“起訴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就把醫院的賬戶封瞭,也把我們的賬戶封瞭。”

賬戶被封,原先每個月上億元的進賬中斷。

韓春善依舊認為,沒有此訴訟,資金鏈是不會斷的。他說,遠程視界眼科子公司10億元的股權投資進入到賬環節,就差不到一週時間;同時,北海銀河生物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對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並購,已經給瞭3億元定金,正常的話1月左右達成交易,會有25億元到賬;中珠醫療估值3億元收購遠程視界旗下的子公司北京遠程金衛腫瘤公司,也到賬5000萬元。如果2017年實現收入100億元,加上融資、上市並購,加大經營,公司不會齣問題。

但越來越多的醫院沒有瞭遠程視界的墊款,一傢又一傢的醫院連帶著遠程視界被融資租賃公司告上法院。據企查查顯示,與遠程視界相關的裁判文書有13個,開庭公告11起。

為維持公司運營、交房租、納稅、交社保等,“把所有錢,包括我們(主要股東)的房子都壓上瞭”。韓春善告訴《財經》記者,公司現在還在等幾筆比較大的資金。如果順利,5月能到至少2億元,6月,可能有更大的資金進來。

4月10日12點左右,遠程視界黨總支書記楊國明手握話筒,麵對110多位代理商,宣讀瞭四個選項:等額退還、擔保貸款、股權激勵、仲裁/訴訟。代理商們錶示不滿意。

當日,四名代理商決定“再賭一把”,以遠程視界擔保,嚮銀行藉款,以償還債務;兩名代理商選擇股權激勵,期冀公司上市那天收迴資金;大多數還是堅持還錢,在四個選項中,勉強選擇瞭等額退款。

遠程視界與代理商簽署的代理閤同中寫明,訴訟需要到北京,“這對於代理商是耗費時間和金錢”。上述山東代理商錶示。

4月21日,遠程視界召開閤作醫院洽談大會,提齣通過迴租、展期延期的方式緩衝並減輕醫院還款壓力;如果醫院自行還款,遠程視界將補貼一定租金。

韓春善稱,正常經營不錯的醫院自己還,遠程視界補貼一半;同時與融資租賃公司協商,將3年的還款期限延長到5年,並爭取最長6個至12個月的免租期;個彆醫院確實收入不夠的,遠程視界幫忙墊付還款。

不過,上述貴州代理商告訴《財經》記者,這個項目成瞭燙手山芋,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雖然會走司法程序,但閤同上有漏洞,醫院可能喫啞巴虧。

韓春善稱,“遠程視界垮瞭也解決不瞭問題”,遠程視界承擔自己的責任,也希望醫院客觀麵對,融資公司能做齣讓步。

在這場糾紛中,“一旦醫院作為承租主體以真實的意願與融資租賃公司簽署《融資租賃閤同》,其作為承租主體的還債義務是不可規避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係副教授鄧勇告訴《財經》記者,遠程視界和融資租賃公司將訴訟方案設計得天衣無縫,如果資金鏈斷裂,公司不能墊付,醫院也需要承擔償還責任。

醫院與遠程視界的閤作未通過招標。按《招投標法》及相關規定,醫院承租主體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採購設備的行為,應當按照相應的程序報批並且採取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招標後進行。鄧勇稱,就算代理商或醫院將遠程視界告上法院,隻能在輿論方麵造成影響。

一位遠程視界內部高管認為,協議是多方簽署的,每一方都有責任:醫院作為一個主體,已經簽約;融資公司曾到醫院考察兩次也有把關不嚴的地方,風險控製沒有做好。

遠程視界共與48傢融資租賃公司閤作,現在其中一傢大型央企融資租賃公司將約10億元債務不得不轉換為遠程視界股份。

“剩餘三傢公司態度比較強硬,不留時間。”韓春善說。去年12月,康安融資公司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已達成和解協議。

上述遠程視界高管認為,設備未到位,是遠程視界與融資租賃公司的問題,“我們欠租賃公司”;而醫院的設備未到位,是租賃公司的租賃物沒有發給醫院,租賃公司違約;這時,醫院不還款,由於遠程視界在其中承擔擔保責任,融資租賃公司可以起訴它,至此,遠程視界應把設備款還給融資租賃公司。

可融資租賃公司不願意,韓春善稱,他們希望一次性拿到還款,而目前遠程視界資金緊張,隻能分期還。

4月14日,上述山東代理商爭取與楊國明聊瞭三分鍾,簽訂一個君子協議,對方承諾25日之前迴款3萬元。但不到12小時後,楊國明發來信息錶示,公司目前融資睏難,沒有撥款。

截至記者發稿前,遠程視界員工已大麵積離職,北京辦公區空置,還沒有代理商和醫院收到還款。5月2日,遠程視界的一些員工集閤呼籲公司償還欠薪。

當日,北京市衛計委發布《關於排查醫療機構與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閤作情況的通知》,“請各區衛生計生委組織開展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排查工作,凡與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直接或間接閤作的均應上報基本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