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睦月(むつき)」過去人們到了正月,都會聚集起來慶祝自己平安無事地又過了一年,因此「睦月」就是「人們親睦歡聚之月」的意思。正月、初春月、年始月、太郎月、年端月。
二月:「如月(きさらぎ)」就比較難懂了。「きさらぎ」本來的漢字是「衣更著」,「再穿一件衣服」的意思,表示二月天氣最為寒冷。梅見月、梅月、雪解月、初花月、小草生月、木芽月。
三月:「彌生(やよい)」源自「彌彌(いよいよ)」本意是「新」,表示三月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櫻月、花見月、花咲月、桃月、嘉月、春惜月、夢見月。
四月:「卯月(うづき)」是「卯之木(うつぎ)」的諧音,「卯之木」是日本古歌集中表示「初夏」的季節語。卯の花月、鳥月、花殘月、清和月、得鳥羽月、夏初月。
五月:「皐月(さつき)」的語源來自農耕,五月是插播秧苗(なえをさす)的月份,也就是「早苗月(さなえつき)」,經過演變,變成了「皐月」。早苗月、五月雨月、雨月、橘月、早月、菖蒲月。
六月:「水無月(みなづき)」的語源有一些爭議,一種比較常見的說法是,「無」是「な」的和音字,「水無月」本來應該是「水之月」,也就是「多雨季節」的意思。風待月、松風月、伏月、常夏月、鳴神月、鳴雷月、葵月。
七月:「文月(ふみづき)」本來寫作「文披月(ふみひらきつき)」,表示人們在七月夕時寫歌著文,抒發胸懷。七夕月、七夜月、女郎花月、蘭月、涼月、文披月。
八月:「葉月(はづき)」古時沒有濁音,寫作「はつき」,又稱「月見月(つきみづき)」。紅葉與中秋之月,指的都是陰曆八月的景物。秋風月、月見月、木染月、濃染月、葉月、紅染月、雁來月。
九月:「長月(ながつき)」原作「夜長月(よながつき)」,表示「黑夜漸漸變長」的意思。菊月、菊咲月、夜長月、小田刈月、紅葉月、寢覺月。
十月:「神無月(かんなづき)」的名稱來自民間神話,因此非常有名。相傳十月份諸神都聚集在出雲開會,整個日本國中無神,因此被稱作「神無月」。與此相對,在出雲地區,十月則被稱為「神有月(かみありつき)」。神有月(出雲)、神去月、雷無月、初霜月、時雨月。
十一月:「霜月(しもつき)」,「霜降之月」,很容易理解。霜降月、雪待月、神樂月、神歸月、雪見月、露隱葉月。
十二月:「師走(しわす)」,這裡的「師」指的是僧人。到了舊曆十二月,除災祛邪的祭典和法事非常多,僧人們受邀到不同的村中去誦經,來回奔波,十分繁忙,因此有了「師走」之名。極月、蠟月、春待月、限月、果月、親子月、梅初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