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不是一個小細節,但注重細節可以成就完美。將所有的小細節加起來,就是完美。——米開朗琪羅

紐扣,西裝上的一個小細節,它的品質同樣決定了這套西裝是否完美。

古羅馬時期,紐扣最初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到13世紀,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那時的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

西裝紐扣的材質有很多種,那些化工類的紐扣(諸如塑料扣、樹脂扣)基本都只能出現在廉價的西裝里。其實這個道理就是「好馬配好鞍」,如果是一套高檔的西裝,配廉價的紐扣,那麼則會降低了衣服的檔次。

而一顆高質量的扣子,價格要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元,那什麼樣的紐扣材質更有價值呢?

不過好的紐扣製作材料一般都源於大自然,比如:貝殼類、獸角類、植物類等。

牛角扣基本上屬於高級定製西裝的標配,一般使用的是黑色水牛角製作而成,衣邦人定製都會使用牛角扣作為輔料。

天然牛角扣的辨認方法也比較簡單:

1.紐扣表面一般很難做的光滑,在對著光線的角度看紐扣表面時,總能看到一些類似皸裂的細小起伏;

2.在牛角出現褶皺的位置,密度會有變化,這些部位一般會有不光滑的感覺;

3.紐扣的側面常常會有一些比1分錢硬幣側面更細小的不規則紋;

也有一些西裝的紐扣會用到金屬材質,比如:布雷澤,其由海軍風格演繹過來。

西裝常見的紐扣系統有兩個,一個是袖扣系統,另一個是門襟扣系統。

袖扣

袖扣的扣子發展到現代更多是裝飾性的作用,但他們也具有實際功能性,比如紐扣位置位於手臂下方,可以防止袖子的磨損。

這個袖扣的發明最早是為了防止士兵用衣服袖子擦汗,把袖子蹭臟,影響軍容。有了這個扣子,士兵一擦汗反而把臉給划了(注意是金屬扣子),慢慢地士兵們就把這個習慣給改了。

關於西裝上的袖扣數量,有1粒、2粒、3粒、4粒、5粒、6粒。但是正裝常見的是3粒、4粒、5粒,超過5粒就顯得有些累贅,少於3粒太老式。

袖扣還分為平扣和疊扣,具體可以看下圖:

西裝袖口一般不打開扣子,所以扣眼並非必須品,但是如果作為定製西裝,袖扣嚴格意義講,必須是真開叉真扣眼。無開叉無扣眼和假開叉假扣眼是很多工作裝和品質較低的西裝做法。

門襟扣

西裝的門襟扣主要分為單排扣和雙排扣。

單排扣:

一粒扣西裝,站時系扣,坐時解扣!方便活動也防止起皺,對西服稍許講究的男士們尤其注意這一點。

兩粒扣西裝,第一顆扣繫上(坐下除外),最下方扣子永遠要打開。

三顆扣西裝,只扣第二顆表示介於商務和休閑,扣上面兩顆則表示正式,第三顆永遠不扣!

系扣手勢:系扣子由上往下,解扣子由下往上。

可以從圖中看出,單排扣扣子數量越多,襯衫部位露出的越少,穿法越保守。

雙排扣:

最上面兩粒是樣扣,其他規則和單排扣西裝一樣。雙排四粒扣西裝,一般要將扣子全部扣上;雙排六粒扣西裝,最下面一顆始終打開。

關於西裝領子介紹,可以參考:西裝領子,門面擔當(西裝乾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