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桂林是一座文化旅遊名城,灕江風景如畫,遇龍河四季如歌,龍脊如夢如幻。但往往不為人知的是,桂林還是一座「英雄之城」。在距今400年以前,南明的民族英雄、名將李定國,就是在這裡攻破清軍孔有德部的據守,光復桂林,上演了明末志士抗清歷程中最輝煌的一幕。

光復桂林、獨木難支的李定國

眾所周知,明清易代初期,其實純種的滿洲兵人數並不多,老實說靠這點人劫掠可以,消滅部分明朝野戰軍可以,可要做到席捲天下,就是老虎喫天了。所以清朝能最終定鼎中原,靠的還是大量「投誠」部隊。如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這些人為了在新主子那裡表功,其殘暴性、進攻性有目共睹,甚至比八旗兵還要厲害。

孔有德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原先是跟隨毛文龍,駐紮在皮島的明軍將領。在毛文龍被袁崇煥矯招殺死之後,孔有德意憤難平,遂乘著明廷不備,發動了「吳橋兵變」(這次兵變給後金帶去了專業工匠、紅衣大炮、海軍艦船等戰爭物資),徹底投降了後金。此後一直在滿清麾下南征北戰。

孔有德

順治初,孔有德被任命為「平南王」,專門負責攻打尚為南明軍隊所固守的廣西。當時桂林守將是南明重臣瞿式耜,孔有德先攻桂林時,曾在他那裡喫過敗仗。但到了順治七年,清朝定鼎天下的大勢已不可阻擋,瞿式耜手下幾乎無兵可用。孔有德便攻破桂林,俘虜並殺害了瞿式耜、張同暢(張居正曾孫),同時還絞殺了靖江王朱亨歅等明朝宗室。孔有德住進了靖江王府,改為定南王府。清軍就這樣幾乎佔據了廣西全境。

就在滿清朝廷和孔有德都認為兩廣局勢大定,中華大地立可俯首帖耳之際,南明史上最出色的軍事統帥李定國出場了。李定國原是張獻忠部下,後來大西政權崩潰,餘部流入雲南,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就在雲南建立了根據地。瞿式耜擁立的桂王朱由榔,在桂林城破後,與大西政權餘部接觸,決定聯合抗清。這支部隊還保留著農民軍的較高戰鬥力,比普通明軍要出色一個檔次。瞿式耜死後,大西軍餘部幾乎是朱由榔唯一一支可以依靠的陸軍力量了。

明軍火器部隊

清順治九年、明永曆六年,李定國率步騎八萬和五十頭戰象出征。他先是擊敗了湖南之敵,這樣廣西和清軍大部就被割裂開了,無法流暢獲得增援。然後明軍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全州;一路攻打嚴關(今興安縣城西南的嚴關鎮獅子山與鳳凰山之間的狹谷間的關隘,兩山對峙,中為通道,形勢險要,是「湘桂走廊」之咽喉,古代由中原進入廣西的必經之地);一路拔取桂林城外的各個清軍據點。嚴關是這場戰役的關鍵,孔有德曾率大軍前來爭奪,被李定國擊敗。因為北方軍隊多騎馬,而李定國部隊裏有戰象,馬見了大象會驚慌逃跑,沖亂陣型。孔有德戰敗後只帶少數人逃回了桂林城。這時候桂林外的一切屏障都被清除,李定國率軍攻城,孔有德額頭上中彈。孔有德自知情勢不可逆轉,就跑去把家中的妻妾都殺了,讓兒子喬裝打扮逃走(還是被搜出來殺了),自己則在院子裏點火自焚(此人倒是一路忠實清室,比反覆無常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強一點)。這個從遼東開始就為虎作倀的「漢奸」,就這樣在熊熊烈火裏告別了世界。他有個女兒活了下來,並且跑回北京,這就是孔四貞,後被孝莊收為養女,北京現在有個地名「公主墳」就跟她有關。

靖江王府被孔有德佔據

進城後,李定國在桂林七星巖擺下酒宴,慶祝勝利。他對與會者說:「文、張諸公(文天祥、張世傑)其精忠浩氣,固足以光昭青史,為天地生色,然吾儕之對於國家,竊不願有此結果也。」李定國光復桂林之戰,既反映了高超的指揮藝術。而進城之後的秋毫無犯,又反映了李定國不同於其他「流寇」式將領的報國情懷與政治眼光。他崇拜的對象,是文天祥、張世傑這樣「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儒家忠義人格。從戰果上來講,孔有德既是位列王爵的清軍高級將領,又是降將漢奸的代表,可見擊斃孔有德,對振奮明人抗清決心,震懾清軍使其不敢在廣西實施「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樣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廣西之後,李定國立即揮師北上,又在湖南擊敗、陣斬清軍宗室大將、敬謹親王尼堪。當時天下都流傳八個字來形容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孔有德和尼勘都是清軍有豐富戰爭經驗的指揮官,能折在李定國手中,說明李定國絕對是宗師級的軍事家。從萬曆年間楊鎬組織的薩爾滸大戰到南明徹底滅亡,還沒有哪個明朝將領,可以擊敗兩名清軍高級指揮官的。優秀者如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都是依託堅城和大炮,而不敢出城野戰;如袁可立、毛文龍者,也只能襲擾滿洲,使其疲於奔命,卻無法傷其根本;鄭成功精通海軍,陸戰成績不佳;張煌言乃軍政人才,戰陣則不如李定國了。

清軍施放大炮

只可惜老朱家的子孫們,再無雄主出世。若不是崇禎剛愎好面無承擔,皮島諸將都是人才,何至於全都流向滿清?若不是南明宗室個個膽小如鼠庸碌無為,也許李定國真有更大的歷史空間去實現他的抱負。

因此,從整體力量對比,以及雙方最高領袖的巨大差距看,就算李定國有通天的能力,南明被消滅也是註定的事了。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一路追到緬甸,在那裡被絞殺。李定國寧死不降清,在悲憤中病逝在勐臘(今雲南西雙版納)。死前對兒子和部屬說,就算死在荒野中,也絕不做投降的貳臣。

俯瞰桂林城

今天我們漫步在桂林街頭,硝煙早已散盡,但有理由相信,李定國的英雄之氣還在保護這座城市。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