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從股市撤出,希望能找到低風險點的投資方式。

2. 樓主男,二十五,兩三年後有成家計劃。3. 對基金、股票、理財產品、各種寶寶有了解,但沒有深入研究。


瀉藥

首先理財小白不建議炒股。

有證券賬戶就好了。

極簡投資法分享給你

極簡投資組合更新如下:

1.中證500ETF 代碼510500

2.滬深300ETF 代碼5103003.恒生H股ETF 代碼 5109004.標普500ETF 代碼5135005.納指100ETF 代碼5131006.固定收益類產品:穩定大平臺的p2p以上組合把60萬平均分開,然後每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平衡。


投資保本的原則很重要,安全保本確定增值,銀行利率一路下滑,買理財產品要長期鎖利的,有機會加私信聊。

不知道你的理財風險是多少,所以這裡建議穩健低風險(各種寶寶基金組合)+基金定投(平攤風險,中長期用於教育基金等等)+保本理財(銀行或者是各類保本理財產品)+中風險P2P(股票就不要在碰了)

基於你現在兩三年後有成家計劃,所以,養家的錢,教育基金,買房,裝修等等建議你可以稍微做一些:

穩健低風險:

寶寶類的:可以拿10-20W投資,比如支付寶,理財通,餘額存,零活寶等寶寶類的理財,這類理財風險比較低,收益大概在2-5%左右,主要是存取比較方便,平常有用錢的地方也可以隨時取出使用。

國債(如果你感覺不是雞肋的話,可以投)

5W左右,定投3-5年,到期之後也是一筆收益。

基金定投

10W左右定投,用於長期的投資理財收入,數據表明,基金定投3-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上就已經很少風險了,這個主要是長期,這部分的錢其實可以拿出來,作為日後教育基金,結婚買房,裝修等等,而且選好基金,它的收益蠻很驚人!

理財公司定期投資

5-10W,信賴的平臺,半年或者是一年的投資也是可以的,

微信理財通裡面也有定期的,像信託(不是100W起買的,在網上有個信託理財通,可以小額購買),陸金所定期等等,很多的平臺,你可以自己去發現。

銀行保本理財

10-20%W左右,可以根據你想結婚的時間段來投資,2-3年都可以,銀行裡面應該也有一些保本的理財,等著賺收益吧,做好相對保守一些的計劃,結婚的時候可能也不耽誤你用錢。

P2P

10W左右可以用來投資P2P,雖然說現在P2P比較多,不過你擦亮眼睛認真的選一下,其實還是有一些好的平臺。

建議你,投資P2P不熟悉的平臺,一開始不要放太多的錢進去。

其他

國債你不想投,可以用來投資其他的,比如說朋友一起開個店,你出錢或者是入股,不耽誤你做其他的事情,這個看你個人的意向。

P2P你有比較信賴的平臺,也可以多放一些進去,這個金額沒有固定的,看你自己靈活配置。

寶寶類的如果你感覺錢不想放這麼多,也可以適當調整,這個都你自己安排。

理財最主要是讓錢生錢,把60W的錢能充分利用起來,讓錢生錢,你已經成功一半了。。

純手打,感覺有幫助點贊或者是關注哈
你可以加下我qq我可以幫你理性分析下634046634
建議你試試「智能投」互聯網理財平臺,中信旗下的,是首家掛鉤股指互聯網理財平臺,100%投資現金、銀行存款、債權等固定收益產品,智能投按照產品資金規模用一定比例自有資金投資於金融衍生品組合,如100元的結構化產品,智能投會拿出資金的4%左右投資金融衍生品。如果衍生品收益高於現金、銀行存款、債權等固定收益,則按照產品規則將受益置換給用戶,如果衍生品收益低於現金、銀行存款、債權等固定收益收益,則用戶可以拿到固定的收益。所以對於購買結構化產品的用戶來說,既無風險,又可以得到超高彈性收益。年化收益=8%的固定收益+最高20%的超額收益。
能從股市出來不容易啊
作首付買個房吧。

二十五 ,三年內有打算成家的計劃

建議先去買套房子,拿20萬付個首付,因為成家有房子就比較有家的感覺,也是未來的需求。

在中國房子是目前的基石,房價還是會緩慢的上漲的 政策也越來越嚴,現在買了也是要過2年才交房 早買也是可以當作投資

剩下的40W 投資不要統一放在一個籃子裏一定要合理規劃

1、現在股市屬於大底磨合期,可以考慮去買一些優質白馬股 長期持有還是很可以了 關鍵是不急需的閑錢投入

2、可以買一些銀行的公募基金,年化收益也有5個點左右 安全性較高 就是回報率低了

3、買一些金融理財,收益高一些 讓被動收入大於支出

任何金融產品都有風險 所有要深入去了解產品本質和構成的核心問題

金融產品我覺得一定要用思維邏輯去理解它發現其本質核心問題 :

1、我的錢投資給你了 你是拿我的錢去做什麼,也就是資金用途

2、實現盈利的模式又是什麼,盈利模式是否清晰?

3、如果盈利是如何進行分配的,分配的比例是否合理性

4、監管力度是否到位,整個過程是誰在監管的我資金

5、最後整件事情自己邏輯思維是否清晰明瞭,不存在模糊的情況

本人從事金融行業 歡迎交流


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會全心投入,也才能做好,自然會有相應的回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