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讓生活更糟糕

  你不斷買房換房所謂改善的過程

  是舒適+體面感逐漸蕩然無存的一生

  回想當年第一套房,只有60平方米

  典型剛需屌絲面積段

  但60平全是你的,想怎麼住就怎麼住

  後來,你買180平大房子

  改善到什麼?

  和太太/大兒子/二姑娘/阿姨,還有四大老人爭奪地盤

  活動空間互相干擾,人均面積不足30

  腸胃不順的岳父,剛用過廁所,你憋着氣進去洗澡;

  不管客廳多大,只要丈母孃坐那兒,永遠像一尊活火山,你一分鐘都不想呆;

  最後你只想躲在車裏,這是唯一屬於你的空間

  問題出在,你的家庭成員越來越多

  而豪宅,不斷面積多大,空間都無法尊重每一個成員

  無論豪宅頭上有多少光環

  一間廁所,就能戳破所有泡沫

  01

  這間廁所,來自中海·萬鬆九里。

  一個很有“味道”的房子,輕輕戳破武漢豪宅泡沫。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注:衛生間區域用紅色標註

  戶型全部是四房兩廳,衛生間數量達到4個

  雙親房一個,客臥一個,主臥一個,家政房,也有一個!

  比廁所,萬鬆九里沒怕過誰。

  哥粗略統計,武漢大平層產品,260~350平方米項目,有4個戶型做到4衛,260平方米以下做四衛,萬鬆九里獨一份。

  值得一提的,武漢有個350平大戶型,配3衛;有個245平大戶型,居然只有2衛……

  你是不是變態,天天盯着人家廁所看?

  哥的興趣點不是廁所本身,而是他背後的空間邏輯。

  大家有興趣去查全球各地豪宅,一個共同點,廁所永遠是房間數+1。

  奶茶最近出手澳洲第一豪宅救夫,589平方米大房子有4個臥室+5個衛生間。

  爲什麼富人喜歡這麼多廁所?

  聽起來味道怪好的。

  先等等。

  因爲這個項目,還有更反常規的點。

  整個項目,3棟住宅,265套房源,全部230平方米戶型。

  一個盤只有一種戶型,在武漢相當罕見

  明明可以躺喫城市黃金地段紅利,卻非要把自己逼上絕境?

  假如每個標準層做四套戶型聯排,兩個110平+2個160平。依然可以打“豪宅”名義賣房,安全性也更高。

  但中海每層只做兩個戶型雙拼,徹底跟“僞豪”劃清界限。

  02

  在理解萬鬆九里空間邏輯之前,我們先弄懂武漢衆多豪宅的本質——

  打着豪宅旗號的,改善盤。

  他們的豪,集中在兩個維度發力,

  面積+配置

  很多豪宅的呈現,陷入尷尬:

  DS看到驚歎+狂歡——哇,廚房比我客廳還大,一個櫥櫃10萬多。

  卻很難打動真正的目標客戶羣。

  因爲頂尖客戶——

  15年前就買兩套打通住,單純的“大”不是賣點;

  至於斯麥格、當代、杜拉維特……可能N年前就自己買過;

  請問,你還有什麼顛覆我想象力的地方?

  抱歉,沒有。

  這類房子的買家,更多迫於無奈。

  30多歲的準成功人士,生育二胎,必須買大房子,“被”豪宅;

  以前房子太破、物業太不能忍、環境太對不起身份的人;

  他們都是“被逼”買豪宅,入住之後對拉皮改善房,槽點滿滿。

  甭管180還是200的大平層,只要多一個不夠親近的人,你就渾身難受,每天做賊一樣迅速溜回臥室……

  問題出在哪裏?

  所謂豪宅,不過把改善性戶型放大,園林和公區做得更豪華。

  空間邏輯,並沒有真正迭代。

  建築語言,從未匹配頂富的生活語境,也沒有讓富人住得更體面。

  面積越來越大,反而不如當初單身公寓自在。

  “豪”與面積無關,舒適也不等同面積。

  90平的一居室,比120平的四居室更豪;250平的大房子,也有本事讓你住得生不如死;

  因爲家人的活動範圍,始終互相干擾,住上一年已混亂不堪。

  03

  豪宅的空間,並不是無限擴大面積,然後平均分配給每個家庭成員。

  而是在同一個屋檐下,尊重每一位成員的生活尺度。

  中海的極致,他只做一個面積段

  230平戶型,意味着徹底關閉剛需與改善客戶,只針對終極改善。

  豪宅到底憑什麼打動富人?

  這是很多開發商迴避的問題,他們只是打着豪宅名義賣面積。

  而萬鬆九里打破潛規則的絕地求生,必須剔除現有豪宅的空間BUG,精準匹配需求。

  多一個廁所,只是戶型規劃的起點,空間劃分的邏輯,是尊重,是規避家庭成員的戶型幹擾。

  我們先看家政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