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張圖 是個qq聯繫人界面 其中包含了許多功能模塊。

在面試時面試官問到:「現在讓你測試圖中這個界面 你如何測試?說給我聽!」


測試用例設計技術和方法,其目的是為瞭解決測試分析與設計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純粹的理論只是應用技術和方法的基礎,但不是目的。測試用例分析與設計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應用結構化思維、發散性思維和可視化思維,以構建系統化的測試分析與設計框架。

我將2011年寫的《軟體測試設計》書中的一些測試用例技術與方法的思維導圖分享給大家,同時結合多年的測試諮詢課程《問題驅動的軟體測試設計》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測試用例分析與設計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

  1. 解決問題是目的,技術與方法是幫助解決問題的基礎,但不要本末倒置;
  2. 通過分析與設計得到測試用例的過程,必須要在其中不斷構建測試模型,其中的主要輸入來自被測對象的領域知識和題主所說的測試技術與方法;
  3. 每個測試用例分析與設計的方法,其在過程中能解決的問題是不同的,或者其作用是不同的。實踐過程中,絕對不是技術的堆積,而是應用。例如:
  • 基於質量屬性構建質量模型、功能交互模型、用戶場景模型,其主要目的是盡量多的識別測試點;
  • 基於規格說明的技術,其主要目的是對上面得到的測試點進行細化,選擇測試輸入和測試輸入的組合;
  • 基於風險的測試技術,主要目的是選擇測試重點,在有限時間內平衡測試質量、範圍、時間和成本的限制關係;
  • 測試用例的分析與設計,與後續的測試執行是不斷反饋和改進的過程,因此測試執行過程中,除了前期設計的測試用例開展之外,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探索性測試,以平衡結構化和發散性思維的不斷集成。

隨著測試經驗和技能的不斷提升,現在回頭看2011年的《軟體測試設計》,還是存在不少不成熟的思考。對我自身而言,這幾年的不斷學習和實踐,在測試用例分析與設計的實踐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也在不斷有新的收穫。這也體現了我們測試過程中的「持續改進」!


掌握測試用例寫作的核心~

1.測試用例是測試思路的梳理。

2.提高測試的覆蓋率,幫助深入理解產品的需求。清晰的表述可以讓自己知道哪些測了哪些沒測。

3.測試用例也是工作量的體現。

4.測試用例是測試過程的一個記錄。


測試用例的專業性體現在兩個緯度,一個是根據風險分析尋找測試的重點和優先順序,另一個是在這個基礎上提供和風險配套的覆蓋率!以你這個例子為例,需要找到這個界面最重要的功能,然後選擇適當的覆蓋率策略!


測試用例的專業更多的體現在其覆蓋率和對應的測試方法。正對這兩點,你需要從業務邏輯入手分析出一套適應此功能點點使用場景。再根據使用場景設置用例優先順序和測試數據。


何謂專業? 水無常形。如果僅僅是面試問題,套用你學習過的測試理論,分幾種測試類型,分別用什麼樣的測試方法來測試哪些要點說明白即可。基本上就是考察你對測試理論理解或活用的。

真正做測試時,case形式都不重要,導圖、case管理軟體、excel各種都行,更多是怎麼考慮全面,踩過的坑和經驗很重要


不知道專業是怎麼定義的,我理解是覆蓋全面

1.對被測功能和業務非常熟悉

2.對測試設計理論精通

3.經驗(很多踩過坑才知道怎麼去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