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以盛產雙峯駝聞名於世,因此又被稱爲駝鄉。當你從寧夏首府銀川進入巴彥浩特時,坐在車上便可以看見山埡口西端的山頭上塑立着數峯大於原體三倍的駱駝羣雕像;從長途客車站進入市區後,在轉盤處你會看到一尊巨大的青銅駱駝雕塑。

  阿拉善人愛駱駝似乎與生俱來。記得二十多年前,我去甘肅省酒泉鋼鐵公司出差,和我同行的秦礦長每晚必大碗喝酒、大塊喫肉,但求一醉方休。有一晚,沙塵暴刮來、風吼如牛,將我從夢中驚醒。鱗次櫛比的城市樓羣並沒能擋住沙塵暴的嘶鳴。呼嘯的狂風,把招待所的門窗撞得叮咚直響。是風聲,也可能是“安眠酒”沒夠量,老礦長從睡夢中醒來了,與我作了番竟夕之談。話題從經營管理到以銷定產,說着說着,不知怎地,他竟扯到了逝去的年華和駱駝。騰格裏沙漠邊緣的甘肅省民勤縣是他的家鄉。他家裏人多,往上有兩個哥哥,往下還有一個妹妹。人多缺糧,需要勞動力,他十四歲時便和兩個哥哥給人家放羊、犁田、耕地割麥子。後來又到阿左旗幫人拉駱駝到吉蘭泰馱鹽,駱駝既是他的勞作夥伴,也是他獲取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經濟收益的來源,這一夜我默默地傾聽着老礦長對駱駝的訴說。

  戈壁灘上的駱駝都有太多的故事。每一峯駱駝的背後,都隱藏着一個故事或一段傳奇。

  “駱駝是神獸,每年五月,都要給駱駝飲茶,消食清胃火。東家六十峯駱駝,一次就需要三十多塊邊貢茶。給駱駝熬茶是有講究的,必須用大銅鍋,用鐵鍋熬茶駱駝不愛喝。”老礦長侃侃道來。

  我感嘆道:“駱駝飲茶的講究還真不少啊。”

  老礦長說:“駱駝肉富含銅元素,那都是駱駝從銅鍋裏喝出來的哦!”

  “給駱駝熬茶必須用上好的邊貢茶,茶不好,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熬茶開始要用猛火煮茶,水開後,再用文火慢煨。這樣熬出的茶特別的釅,晾涼後,再灌駱駝。。”

  老礦長沉浸在往事漫憶中:“呵呵!駱駝這玩意可真有靈氣,灌一次後,第二次就不用灌了,它會像人一樣看見茶水就會自己來喝。”

  從老礦長的口中我知道狼是專喫駱駝的,體型短,善跳躍,據說一跳能蹦一丈多高。專掏駱駝的肛門,駱駝因疼痛而受驚,因受驚而奔跑,狼最終將駱駝的腸子拽出。

  面對自己的天敵——狼,駱駝也練就了硬功與絕活。強壯的四肢和堅硬寬大的四蹄常使敵人猝不及防,尤其是有力的後蹄騰挪奮力踢出,對體量矮小的狼有着巨大殺傷力和威懾力。駱駝對付狼的另一招就是撲臥,用500公斤的體重將狼碾壓至死。

  聯合作戰是弱者制勝的法寶,並非食肉動物的駱駝深得此法之妙。阿拉善的雙峯駝一直保持着半野生的生活習性,常隨季節的變遷而遷徙。一年四季閒遊在浩瀚的大漠戈壁深處,遊牧範圍可達300平方公里。駱駝很少單獨活動,平時都是十幾峯、二十幾峯羣居遊蕩,抱團禦敵,陌生人很難靠近。在浩瀚的大漠深處遷徙時,十幾峯、二十幾峯組成駝隊合力前行,且講究戰術,佈陣有法:雌駝領頭,幼駝居中,雄駝殿後。一旦遭遇羣狼襲擾,駱駝在全力抵禦的同時,則由勻速前進變爲加速奔跑,時速可達48公里。雖然跑姿與步態沒有奔馬健美,但矮小的狼常常望塵莫及。動人的故事,使我神絮飛揚,流連忘返。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因工作需要我去了一趟通湖化工廠。廠裏的趙書記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趙書記是一名軍轉幹部,到地方工作十來年了,仍帶着軍人的親和力。下午,他領我們去了一個小湖。湖邊生長着茂密的蘆葦、芨芨草、菖蒲等溼地植物,離湖邊緣較裏的地方長滿了塔頭苔草。朝湖中心看去,清澈的湖水裏生長着茂密的水草。湖盆邊緣清澈的泉水不停地湧出,聽說這些泉眼長流不息,即使在冬季也不停止。現在通湖已建成了通湖草原旅遊區,成爲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騰格里園區的一個部分。

  黃昏時分,夕陽斜照在通湖草原上,嫩綠色的小草變成了墨綠色的草毯,光線和色彩和諧的美剛好恰到好處。坐在高聳的沙丘上向下眺望,沙丘下那水平如鏡的海子,倒映着眼前的美景。這時,遠處一峯散養的母駝仰天長嘯,頃刻間,兩三峯小駱駝邁着悠閒地步子從很遠的沙丘後面走來了,彙集在母駝身邊。

  看着眼前的影像趙書記說:沙漠裏有水的地方是極少的。駱駝是大漠中“神獸”,它的嗅覺非常靈敏,能感知百里之外的水源和地下泉眼,所以它能幫助人們尋找水源。也能感知大漠氣候的變化,假如風暴來臨,就會聚臥在一起,相依互偎,抵禦大風狂沙。

  我問道:“成語有老馬識途一說,難道駱駝比馬還要聰明嗎?”

  趙書記兩眼含笑地說:“我是從山丹軍馬場轉業的,對馬比較熟悉。馬的臉很長,鼻腔也很大,嗅覺神經細胞也多,這樣就構成了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 ‘嗅覺雷達’。這個嗅覺雷達不僅能鑑別飼料和水質的好壞,還能辨別方向,自己尋找道路。馬的耳翼很大,耳部肌肉發達,轉動相當靈活,位置又高,所以聽覺也就非常發達。馬通過靈敏的聽覺和嗅覺等感覺器官,對氣味、聲音以及路途能形成牢固記憶。駱駝也是這個道理。”

  我聽着,近乎在聽一個流傳了很久的神話,勾起了我無窮的興趣和遐想。

  機緣湊巧。我又遇到一個駱駝熱愛者。他是一個七十歲的退休教員,地道的甘肅人,很有文化。青少年時代也是依靠駱駝獲取基本的生活資料和經濟收益,他感恩於駱駝。給我拿出了幾份他們學校編的鄉土教材。我摘錄了一部分:

  1957年以後,駱駝選育、飼養進一步發展,駝羣變大,隨之也帶動了賽駝項目的發展。1985年自治區民運會把賽駝列入正式比賽項目,阿拉善盟被定爲重要集中舉辦地之一。在歷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阿拉善雙峯駝均有精彩的亮相和表演,深受國內外觀衆喜愛。駱駝,成爲阿拉善人心中的驕傲。

  2002年,阿拉善雙峯駝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2005年,阿拉善盟駱駝協會成立。

  2008年,農業部公佈成立阿拉善雙峯駝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區和保種場。

  2009年,阿拉善養駝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立。

  2012年,阿拉善雙峯駝現代繁殖技術試驗喜獲成功,爲保護髮展阿拉善雙峯駝種羣奠定了重要科研基礎。

  2012年11月24日,首屆中國駱駝大會暨中國畜牧業協會駱駝分會成立大會及“中國駱駝之鄉·阿拉善”命名授牌揭碑儀式在盟府巴彥浩特隆重舉行。

  這些來自鄉土教材的內容記錄了駱駝給阿拉善帶來的榮譽。

  駱駝給予阿拉善的饋贈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