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起源於中國古代帝王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帝王,新君需要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一般由皇帝所定,也有大臣先擬定,再有皇帝欽定。歷史上自先秦到漢朝初並無無年號,而到漢武帝即位後首創了年號,他的年號共有11個,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和後元。此後年號的制定變形成了制度。一般歷代帝王在遇到「祥瑞」或者是國家大事,都要更改年號。魏明帝曹叡繼任後的第一個年號是太和。史書記載公元233年的正月二十三日,位於摩陂的一口水井中出現了青龍。魏明帝親自到摩陂觀龍,便改年號太和為青龍。而改年號青龍為景初,一種說法是魏明帝想要強化自己的權威,進而在大修宮室之後改了年號。

至於說國號的制定,一般受開國者的封地、爵位、發跡地、姓氏這幾種因素的影響。比如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曾經被項羽封為漢王,所以在建立政權後以「漢」作為國號。北周的宇文覺在西魏時期被魏恭帝封為周公,所以便以「周」為國號,又因為政權地處於北方的原因,所以稱為「北周」。至於說北魏的建立者拓跋氏為什麼要定國號為「魏」,一種說法是拓跋氏自稱自己是黃帝的後裔,而歷史上黃帝的發源地為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土,而又因為「魏」具有美好的意思,所以定國號為「魏」。


年號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來紀年的方式,由漢武帝開創,漢武帝開創年號以後也給自己之前的統治時期加上了年號,加起來漢武帝五十四年間用了11個年號。

漢武帝以後年號形成制度,一般新皇即位都會改年號,而且此時年號僅僅只是紀年方式而已,改動的成本不是非常大,一般帝王在遇到「祥瑞」或者是國家大事等等,都喜歡改年號。

魏明帝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任皇帝,即位後改元太和,這是他的第一個年號,從227年一直使用到233年。

233年的正月二十三日,有傳言稱位於摩陂的一口水井中出現了青龍。二月六日,魏明帝親自到摩陂觀龍,並據此祥瑞改太和年號為青龍,改摩陂為龍陂,下令賜男子進爵二級,鰥、寡、孤、獨免除當年租賦。

到了237年,魏明帝覺得青龍也要改改,於是於三月改元景初,並改用新的曆法,這部曆法被稱為景初歷,以建丑之月為正月,因此青龍五年三月成為景初元年四月。

三國時期年號的更改並沒有什麼限制,大家想改就改,像魏文帝曹丕這種一生只用一個年號的情況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魏明帝在位十三年,改三個年號其實不算多,像唐朝的唐高宗、武則天,那才是年號收藏家,夫妻倆的年號加起來近三十個,平均兩年改一次。

不過從唐朝開始貨幣上往往會印有年號,如開元通寶,此時改年號的成本急劇增加,所以唐朝的一元(一個年號)皇帝開始增加,到了明清時期,除了當過兩次皇帝的明英宗和改國號換年號的皇太極以外,其餘都是一人一元,終生只用一個年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