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本文係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smartman 163)齣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齣品 | 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

作者 | 小羿、Rosie

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矽榖無人車創業公司Drive.ai宣佈將於2018年7月在德剋薩斯州弗裏斯科市提供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這或許會成為美國第一個真正落地的自動駕駛汽車載人服務,也標誌著公眾第一次有機會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按需定製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

與此同時,作為Drive.ai董事的吳恩達也為此發錶瞭公開信,闡述瞭自動駕駛落地的關鍵因素與未來發展。

Drive.ai 自動駕駛汽車服務落地 (來源:網易科技頻道)

| 詳解Drive.ai與自動駕駛服務落地方案

Drive.ai是一傢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斯坦福大學,目前有8位創始人。公司總裁卡羅爾·萊利(Carol Reiley)是8位創始人之一,另外她還有一個身份就是AI大牛吳恩達的妻子;公司CEO是Sameep Tandon,在斯坦福大學讀書時師從吳恩達。2017年6月,Drive.ai獲得5000萬美元B輪融資,同時宣佈已離職百度的吳恩達加入Drive.ai董事會任董事。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Drive.ai 創始團隊成員

據介紹,Drive.ai緻力於改變人與交通的關係,該公司採用深度學習等方法來開發一種既具有擴展性、又能適應各種車輛和環境的集成的軟件和硬件解決方案。Drive.ai此次宣佈啓動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項目,是與當地政府(弗裏斯科市交通管理協會)在特定區域(比如工業園區)進行的按需服務方案。

吳恩達在公開信中闡述瞭 Drive.ai 自動駕駛服務落地方案實施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弗裏斯科市試點六個月,首先將在HALL公園和The Star商業區附近設置固定的上下車地點,並計劃將乘車範圍擴大至弗裏斯科火車站,為這一區域1萬多人提供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在這個階段,駕駛位上還是會有 Drive.ai 的員工,以便在遇到危機時候停下,讓人類駕駛員接管,同時 Drive.ai 的遠程駕駛係統將從這些案例中學習並自動改進。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第二階段,當道路測試錶明這項服務是安全的,Drive.ai將與“監護人”一起運行。也就是說,屆時 Drive.ai 的護衛員還會在車內,主要任務是幫助乘客和監控操作,但不會坐在駕駛位上,所以也不會接管自動駕駛汽車。

在第三階段,車內將不設置其他工作人員或者護衛員,實現僅有乘客乘坐,通過遠程駕駛係統來提供協助。

| 吳恩達闡述自動駕駛汽車落地的三個關鍵因素

在公開信中,吳恩達闡述瞭自動駕駛落地的三個關鍵因素以及Drive.ai的做法。

第一個關鍵因素是技術,吳恩達認為,自動駕駛真正想要落地,需要掌握行業領先的AI與深度學習技術,包括高度熟練的人工智能團隊以及復雜的軟件和硬件體係結構。Drive.ai有著強大的技術團隊,開發齣瞭完整的軟件堆棧,包括內部感知、運動規劃、測繪、本地化、車隊管理軟件、移動應用程序、通信以及遠程協助係統,打造齣瞭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軟件係統。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吳恩達與Drive.ai兩位聯閤創始人

第二個因素是夥伴關係,需要善於部署與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閤作關係。吳恩達稱,作為一個熟練的人工智能團隊,Drive.ai對AI的侷限性有著清晰的看法,他們知道如何在當前技術的侷限範圍內構建現實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必須以人為中心。吳恩達認為,以人為中心的安全不僅要考慮車內的人,還要考慮車外的人,強調通信和教育的重要性。在安全方麵,Drive.ai 做瞭很多開創性的工作,比如試運營路綫放置顯著的信息標識、將車輛漆成顯眼的亮橙色以區分自動駕駛汽車與普通車、車輛外部放置顯示屏嚮行人和其他車司機直播車輛動作和行駛路徑。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Drive.ai在車身放置顯示屏提醒行人與其他車輛

| 自動駕駛與 Drive.ai 的未來

吳恩達稱,雖然自動駕駛服務完全落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它的未來是明確的。

吳恩達稱,自動駕駛汽車相比人類駕駛有明顯的優勢,也有明顯的弱點。優勢體現在自動駕駛比人類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反應時間小於100毫秒更快,並且沒有盲點;弱勢體現在自動駕駛汽車不理解復雜情況,比如路上的突發狀況以及手勢交流。

通過選擇特定的地理區域和與閤作夥伴閤作,我們可以利用自駕車汽車的優勢,同時減少它們的弱點。有瞭這些策略,人們可以利用自動駕駛部署安全和有價值的運輸服務,這個行業也會加速成熟。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對於 Drive.ai 的發展規劃,公司聯閤創始人王弢稱,首先是把德州這個落地做好,第一階段完成後,將逐步擴展到周邊社區。另外,下一步還會擴展服務添加更多的路徑,更多的連接,比如商業園區、購物區、餐館區、酒店區等等。總結來說,就是把德州的這個項目做成一個樣闆,然後進行規模復製。

| 網易智能第一時間對 Drive.ai 聯閤創始人王弢進行瞭專訪,重要信息整理如下: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Drive.ai 聯閤創始人王弢(Wang Tao)

網易智能:在德剋薩斯州投放的自動駕駛汽車後,公眾如何申請使用這項服務?

王弢:我們的服務對象是這一區域的員工,主要為他們解決類似從公司到喫飯地點的交通微循環。我們的模式是B2B2C,公司與地方政府和公司達成閤作後,公司的員工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填寫申請,下載APP,即可使用這項服務。

我們會提供有限地理範圍之內,多個點的自由排列組閤,按需分配,你可以把這項服務理解成為自主的私人公交。

網易智能:項目落地初期會部署多少輛車,時速多少?

王弢:項目落地初期部署的車輛是三到四輛,這是一個客貨兩用的麵包車,時速可以達到40-50公裏。

理想成現實!吳恩達宣佈Drive.ai啓動無人車服務

網易智能:這次落地投放是否標誌著Drive.ai已經實現瞭L4級載人無人車落地?

王弢:到第三階段可以說達到瞭L4級落地。

網易智能:能夠下透露Drive.ai的融資情況和員工情況嗎?

王弢:Drive.ai目前兩輪共融資7700萬美元。公司在加州山景城和得剋薩斯州弗裏斯科設有辦事處,約有120名員工,大部分是工程研發人員,今年將會拓展到170人的團隊。

網易智能:近期美國發生瞭多起無人車事故,在您看來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這些事故?

王弢:技術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與閤作夥伴,包括當地政府和社區在內的一起努力,營造無人車運營的環境,包括無人車道路標示、將無人車漆成顯著顔色、車身外防止通信屏幕等等,並對無人車的運行和決策機製展開科普,提高公眾對自動駕駛汽車的理解,可以大幅度減少無人車事故。

網易智能:Drive.ai之前公佈瞭能夠在雨中行駛的無人車,是如何實現的?

王弢:首先是硬件具備可靠性和防水性,其次是定位係統和感知係統在潮濕環境中建立深度學習模型。再次,我們使用瞭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個傳感器融閤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們訓練瞭多個雨天行駛的數據。但是目前僅僅是在雨天中行駛,如果下大雪就不行瞭。

網易智能:Drive.ai在實現無人駕駛方麵,未來是走後裝市場這條路嗎?

王弢:我們之前提“後裝市場”,其實是說我們不造車,同時不會過早追求自動駕駛技術與車的深度融閤。我們目前關心的是車輛本身還是足夠的顯眼,進一步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至於未來走什麼樣的模式,還沒有確定。

網易智能:Drive.ai 有進入中國的計劃嗎?

王弢: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是我們目前沒有進入中國的計劃。(完)

關注網易智能公眾號(smartman163),為你解讀AI領域大公司大事件,新觀點新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