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網訊(羅輯9527)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生命在地球上的時間大約三十多億年,但更智慧的人類迄今存在的時間更短。科學家猜想如果某個恆星系統內的行星存在的時間更長,那它們的宜居帶上是否有更加高級的文明呢?來自伯明翰大學的研究小組對歷史悠久的古老恆星系統進行了觀測,選擇了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望遠鏡發現的開普勒-444作為研究對象,該恆星周圍還存在五顆行星,且年齡達到了112億歲,幾乎是太陽系年齡的2.5倍。

科學家發現開普勒-444內的行星不太適合人類這樣的生物居住,行星距離恆星的軌道半徑都很小,但這個發現為我們開啟了尋找古老恆星的大門。雖然恆星系統能夠演化上百億年,行星也能夠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存在,那麼生命能否存在數十億年之久?如果一個智慧物種存在於古老的恆星系統中,它們可能延續數十億年,也可能滅絕。

在對開普勒-444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它缺乏鐵元素,但富含「阿爾法」元素,即硅、碳、氮和氧。這些元素形成於第一代恆星爆發過程中。

通常情況下,岩質行星具有堅實的地表,內部存在大量的鐵元素,比如水星、金星和地球。在開普勒-444系統中,科學家也發現了缺乏鐵元素的岩質行星,這說明岩質行星的形成過程更加多樣化,在宇宙中的數量也更加龐大,即便是古老的恆星系統中也能夠出現。開普勒-444與我們的太陽系並不太像,比太陽小,但行星的軌道半徑非常小,最外層的行星軌道僅0.08個天文單位。

開普勒-444的宜居帶半徑為0.4個天文單位,顯然這五顆行星都擠在一個非常小的空間內。

早在2003年,科學家就宣布發現了距今127億歲的行星,這是一顆巨型氣態行星,被稱為瑪土撒拉,年齡是地球的兩倍之多。去年,天文學家還發現了115億歲的行星,體積可能介於超級地球與海王星之間。另一個古老的太陽系被稱為開普勒-10,年齡為106億歲,其周圍的兩顆行星也被認為是非宜居行星。美國宇航局目前正在計劃通過太陽系外行星衛星調查發現更多系外行星,並與歐洲空間局合作發現更多的類地行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