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激活一方教育生態

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3-7-14 17:32:58字體顯示:[大] [中] [小]點擊:193

  ▇「校校發展提升,個個教育成功,堂堂學好學會,這才能夠實現教育由基本的生存目標提升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回歸到教育最原始的目標就是享受。」

  ▇「課改的關鍵在於學校執行力,學校執行力在於教育局。因此,教育局如何將自己的行政執行力和政治執行力轉化為價值執行力、價值引導力?那就是構建共同願景,滿足師生髮展的需要,分享成長的快樂。」

  ▇「從現行教育的三個錯位看,也必須要課改。一是教育目標的錯位。一尺度來衡量每一名學生,一考定終生,手段變成了目的。二是教育時空錯位。中國的教育問題頗多,如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中學教育大學化。小學、中學本應該是孩子學習快樂的時間,大學本應該是奮發努力的學習時間。但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時空錯位。第三個錯位就是課改思想與行動的錯位。中國的教育與西方的教育體系最大的差異是中國說得比做得好。」

  ▇「教師抵觸課改存在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想改。二是不願意改。因為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老師對固有的教學模式、方法非常熟悉,改革要洗腦,要轉換教育觀念,必須重新從零開始,老師不願意花費太多的精力。三是不敢改,沒有勇氣。作為應試教育的骨幹老師,一旦思想觀念轉變了,肯定會成為課改先鋒。而不敢改的原因,有政策的問題,也有轉換腦筋的問題,再就是激勵的問題。」

  ▇「所謂的課改『三步走』,一是先干不爭議、有計劃有步驟地往前推。二是先臨摹不議論。就課改模式而言,我們借鑒了其他課改先進校,為教師做出一種示範,在此基礎上創新。三是先做不評論,把細節抓嚴、把過程做實,之後再總結反思。」

  課改最關鍵的就是執行力

  主持人:發現本土經驗,傳播原創價值,推動教育變革。這裡是《中國教師報》論道教育演播室。大家好,我是主持人解成君。今天來到我們演播現場的是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國安,湖北省武漢市洪山高級中學校長鬍體樹,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初級中學校長江思容,還有本期觀察員、中國教師報總編輯助理、編輯部主任李炳亭。

  洪山區教育局推進區域課改雖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但是他們的中小學課堂上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邀請三位洪山教育人與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課改推進之路。

  陳局長,洪山區是武漢市的中心城區,也是高校的聚集地,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請問當時是什麼原因讓您選擇推動區域課改呢?

  陳國安:洪山區是武漢市七大中心城區之一,它有7所部屬院校,38所各級各類普通高校,還有30多所科研院所,10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智力聚集之地,武漢的「中關村」。但是,洪山區的基礎教育同全國的基礎教育一樣,依然是老百姓不滿意,教師不滿意,學生也不滿意。而老師們應該說是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經常有老師這樣說,紅燭照著紅顏老,而學生卻是春眠不覺曉,睡覺實在太少。在這種前提下,我們覺得要改變教育現狀,改變師生的生活狀態,提升師生生命的質量,必須推進課堂改革。因為只有課程改革成功了,才能把我們的教育辦成人民滿意,教師滿意,學生滿意。

  主持人:您作為教育局的管理者,當時是怎樣勾畫洪山課改的藍圖?

  陳國安:要在洪山區這一個高效密集區把基礎教育做得更好,首先必須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們的教育理念就是:人人享受教育。這個人人享受教育,我們確定了三大要義,那就是體驗、感悟和成功。確定了三大目標即校校發展提升,個個教育成功,堂堂學好學會,這才能夠實現教育由基本的生存目標提升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回歸到教育最原始的目標就是享受。其實,教育就是一個享受的世界,這樣才能體現我們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理解、對智慧的啟迪激發、對能力的培養提升。這就是我們勾畫出的一個教育藍圖,要努力辦中國最享受的幸福教育。

  主持人:我們知道落實區域課改首先需要的是學校的執行力,請陳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洪山教育局是如何把學校推上課改高速路的?

  陳國安:我覺得,課改最關鍵的就是執行力,其實國家課改早就已經動員了,它就是國家意志。為什麼一直以來總是推不動?問題的關鍵出在學校執行力上。學校的執行力在於教育局,因此,教育局如何將自己的行政執行力和政治執行力轉化為價值執行力、價值引導力?在這一點上,我們重點還是推行價值執行力、價值引導力,那就是構建共同願景,滿足師生髮展的需要,分享成長的快樂。

  在這個問題上,我想講得更細緻一點。第一,構建共同願景。就是洪山區有68所中小學,不是說哪一所學校搞課改,而是整體推進。整體推進分三個層次,也就是說所有學校都是實驗校,實驗校以後會通過跟《中國教師報》專家合作進行驗評,從而爭創成為課改樣本校。課改樣本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再通過專家的驗評成為課改名校。這樣我們構建的共同願景就會讓所有學校、所有教師員工、所有學生都為之努力。第二,滿足發展的需要。洪山區各級各類學校非常多,小學、初中、高中,還有職校、特校,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發展需要,老師也有不同的專業發展需要。我想,課改完全靠行政力量其實是推不動的,而是要激發教師的內驅力和內在需要。第三,分享成長的快樂。今天來的兩位校長的所在學校都有很好的成功經驗,我希望他們也分享一下他們如何在課改推進中把教育局的行政指揮力變成學校堅強有力的行政執行力或者價值執行力。

  否定自己是最難的事情

  主持人:洪山區是一個文化之地,當時推動區域課改的時候阻力大嗎?

  陳國安:推動課改的阻力是相當大。

  主持人:最大的阻力來自哪裡?

  陳國安:不同的階段阻力不一樣,最開始推進的時候,阻力主要來自於教育內部,因為洪山區是中心城區,有非常優秀的教師,省市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學帶、名師很多很多,他們有已經現成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這些都是他們不想課改的理由。我已經教得非常好了,洪山區高中有90%的學生可以考上大學,近一半的學生可以考上重點大學,我憑什麼還要改呢?否定自己是最難的事情。

  當推動了一段時間課改以後,阻力就不再是老師了,這一段最大的阻力是家長。家長說,你把我的孩子當小白鼠做實驗,你們要政績,你們推廣課改我不反對,但不能從我的孩子開始,我的孩子在高中就三年,三年會影響他一輩子。我的想法是,正是因為三年影響學生的一輩子,我們更要推行課改。

  第三個是社會的阻力,包括上級行政部門對我們的評價、官員觀念的陳舊,還有其他的行政部門,包括人事,財政、編辦等。因為課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他們覺得別的學校都不搞,你們搞課改需要財政上千萬的投入,成本有點太高了。但是,最終他們都理解了課改,因為課改才是中國教育圓夢的夢工廠,所以他們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主持人:有來自家長、教師以及社會的阻力,但是我們發現陳局長沒有提到有來自中小學校長的阻力,說明我們的校長是非常好的。其實,很多區域課改的推進效果並不好,問題出在校長身上。今天有兩位校長來到這裡,請問你們為什麼積極推行課改?

  胡體樹:洪山高中作為洪山區唯一的省示範高中,我們是非常主動地選擇了課改之路。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唯一的省級示範高中承載著全區對我們的關注,承載著洪山教育的精神。那麼,洪山高中的教育其實就代表著洪山教育在全市的地位。近幾年來,洪山高中綜合辦學的實力有一定提高,但在作為教育強市的武漢市,我們還有許許多多上升的空間。如何讓我們能夠實現質的蝶變,我們這個時候在思考學校應該給孩子們的是什麼,教育管理者的信念是什麼,課改應該從哪個地方入手。思考的結果是,我們選擇了從高效課堂入手。

  江思容: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回答。作為洪山中學,以前是洪山高中和洪山初中是一個完整中學,在政府和教育層面的高度重視下快速發展。高中初中分離之後,初中洪中又迎來了一個發展機會。

  再從教育形勢來看,我們選擇課改有四個必然。第一,課改是對教育現行體制的挑戰,是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第二,課改是教育對現行綱要的精神響應,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第三,課改是改變人的發展,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促進人的發展,是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然。第四,課改的終極目標是提升教育質量,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從現行教育的三個錯位來看,也必須要課改。第一個是教育目標的錯位。它把成人成才的目標搞反了。同一尺度來衡量每一名學生,一考定終生。第二個是教育時空錯位。中國的教育問題頗多,如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中學教育大學化。小學、中學本應該是孩子學習快樂的時間,大學本應該是奮發努力的學習時間。但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時空錯位。第三個錯位就是課改思想與行動的錯位。中國的教育與西方的教育體系最大的差異是中國說得比做得好。

  觀察員:我多次去過洪山,我覺得,從意義的角度來講,洪山的教育改革有6個典型意義。大家知道我們的課改發源於山東一個偏遠的農村學校,然後走到中心城市來。這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所以洪山改革的意義就是在中心城市推行改革。它將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對整個主流教育的巨大挑戰。

  第二點,洪山改革在目標上更高遠。剛才陳局長講到讓學生去享受教育。這個境界不得了,不再單純地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為了有更好的升學率。

  第三點,改革對很多區域具有相當大的啟發。洪山區的6支隊伍形成了這樣一個合力,從政府開始到學校校長以及一些科研部門,然後到教師、學生、家長,形成這樣的合力不再是單純的行政推動或者是依靠教師的某種教育自覺、某個人或者某一個校長的改革。

  第四點,因為洪山是整體上改,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考驗。大家知道,學校之間的差異性其實很大。校長的差異性也是很大的。如何去發揮像許許多多的江校長、胡校長這些校長改革積極性,同時激發另外一類不想改的學校推行課改,都是一個難題。

  第五點,洪山本身就是教育名區。教育名區敢於改自己,這裡邊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第六點,洪山的改革是做了充分的理論乃至理念準備的。它不像當初某個區、某個校懷著衝動而改,它是做了很多理論準備的,因此它的改革體現出很大的理性色彩。我覺得,科學本身內涵就是理性,這樣的改革更有未來。《中國教師報》關注洪山高中也是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的。我們希望洪山高中真正能對全國很多中心城市的教育改革帶來一些啟發。

  五大策略解課改阻力

  主持人:洪山高中是洪山區唯一一所省級示範校,而洪山初中也是一所市級示範校。作為一所名校、高中的校長,如果站在原有的成績單上繼續前行會輕鬆一些,但他們都選擇了改革,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智慧,畢竟無論是高中改革還是名校改革,都會產生很大的阻力。下面我想請問兩位校長,你們當時的阻力來自哪裡?又是如何化解的?

  胡體樹:有來自學校內部的,如學生、老師和部分管理者;也有來自外部的,如學生家長、社會管理部門和其他社會階層。其實,任何一項改革大家有異議,是非常正常的,讓大家接受改革,使改革順利推進,洪山高中是這樣做的。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的一些現狀,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學生不適應課改。從初中到高中,教學模式的變化讓學生有些不適應。初中教學還是老師攙扶著走,高中課堂是放手自己走。二是家長不理解。就如陳局長剛才說的,學生家長認為學校把他們當作實驗的小白鼠。三是社會不認同,認為我們是在搞政績工程。四是我們的教師包括學校管理者也在擔憂,擔心課改會影響高考的成績。

  面對這樣一種壓力、阻力,應該怎麼辦?我認為,一定要化解。對此,我們學校做了五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工作是請專家給學生家長做了一場報告會。我們給家長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課改前期,由學校給家長寫,讓他們知道學校為什麼要進行課程改革,我們做了哪些準備,課程怎樣改,要達成什麼目標。進行一段時間之後,我們讓學生給家長寫信,寫寫他自己在學校實施課改後有什麼變化、體會。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當孩子滿意學校的課改,家長就會滿意。第三個工作是我們進行了三類課程的比賽或研討。我們請專家給我們上示範課,教師自己也要上體驗課,每位教師要讓課過關。第四個工作是我們將課改中的問題課題化,把課改推動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梳理出來,作為課題進行研究。第五個方面是課題課程化,把課題變為課程,通過微課程的形式予以化解。

  通過這五個方面的工作,家長的質疑、社會的嘲諷、學生的不滿意等壓力慢慢減弱了。

  江思容:剛才胡校長講的我有相似的感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課改的阻力有三個方面,一是家長質疑課改,二是教師抵觸課改,三是社會不認同課改。

  家長對於課改的抵觸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一些學生家長認為,課改是把學生作為實驗品,影響學生成績的發揮。二是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家長認為,課改影響了尖子生的發揮,課改促進了公平化,他對這個事情是不滿意的。三是一些學困生的家長認為,課改後老師講得少,學生學得多,課改後原來的學困生學習變得更加困難。

  第二,教師抵觸課改。抵觸課改也存在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想改。二是不願意改。因為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老師對固有的教學模式、方法非常熟悉,改革要洗腦,要轉換教育觀念,必須重新從零開始,老師不願意花費太多的精力。三是不敢改,沒有勇氣。作為應試教育的骨幹老師,一旦思想觀念轉變了,肯定會成為課改先鋒。而不敢改的原因,有政策的問題,也有轉換腦筋的問題,再就是激勵的問題。

  洪山初中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從家長這個層面,我認為胡校長講的非常好,我們跟胡校長的做法是一樣的。第二,從老師這個層面,給老師「搭檯子、出點子、給位子」即三子,同時「三調動」幫老師去改。一是調動學校管理人員課改的積極性,二是調動老師教的積極性,三是調動學生學的積極性。讓想課改的人有事干,會課改的人有舞台,課改成功的人有位子。

  主持人:剛才兩位校長談的阻力問題,很多學校都遇到過。李主任對此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觀察員: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是一種新舊教育的對決。我們有時候會把課程改革叫作鴉片戰爭以來的另外一場中國人的心靈鬥爭,是一種搏殺。課改當然很難,我們都喜歡引用魯迅先生的話,搬個書桌改個爐子都要流血,更何況流了血未必改得成。教育評價如果僅僅停留在升學率上,自然會引導教師更多地關注成績。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老師缺少眼光,應該引領教師從人的角度思考學生的權益到底是什麼。

  另外,從成人的角度來思考,除了學習之外,是不是應該讓學生有適度的生活,是不是應該追求學生最基本的身心健康。從人類或者國家發展的角度來思考,要讓孩子在未來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競爭,就必須擁有贏得競爭的利器。從這種角度思考,我們要引領教師不再盯著眼前所謂的一點點兒利益。

  再之,要喚醒一個人對事業的激情,課改就是喚醒教師的教育激情。我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每個人的內心都沉睡著一個巨人。教育就是喚醒一個巨人,我們懷著激情這樣去做。」

  我覺得,洪山高中和洪山初中真的做得很多。教育局長也有意識地徵集課改問題,做了很多富有策略性的研究。我建議陳局長介紹一下改變教師觀念的策略。

  激勵機制促使教師改變觀念

  主持人:觀察員談到的「新舊觀念的對決」非常形象。我們都知道,改變教師的觀念是區域課改推進過程中非常重要且最難的一步。請問陳局長,您是怎麼改變教師觀念的?

  陳國安:教師的觀念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很難。我想首先還是要改變教師的生命狀態、生存方式,原來的老師在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前三年非常敬業,後三年也還可以。到了後來是勉勉強強又三年,中級職稱拿到了,高級職稱拿到了,也就漸漸懈怠了,出現職業倦怠。這是現實中大多數教師的狀態。要說教師不接受新鮮事物也不對,他們還是可以接受的。第二個問題主要出在國家的政策,因為國家對教師的評價標準幾乎就是升學率。誰班上學生升學率高,那麼這樣的教師就是好教師,評優晉級就是這個老師。

  那麼,如何真正改變教師的觀念?第一,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從2010年開始,我們就有計劃地邀請了李炳亭主任、杜金山、劉金玉等全國課改先行者進駐洪山區,給老師們作報告,並且取名為「紫松·大家講壇」。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的課改就像這「紫松」一樣,既要有頂級設計、又回到基層老師。通過專家引領,衝擊一線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且先後有20多次。每次總有一批老師被「點燃」,既解放了老師、也發展了老師。

  第二,手把手地讓老師們學一些課改技術層面的東西。沒有方法不行,光有良好的願望也不行,所以剛才胡校長說的三關,即過關課、攻關課和闖關課。這三關讓老師們真正掌握了高效課堂最基本的操作方法與流程。

  第三,教育局的激勵政策。課改不僅僅是提高教育質量,還要改變老師和學生的生命狀態。只有老師的生命狀態得到改善,那麼他才會有持久的動力。因為搭建了平台,讓老師成為課改的首席專家,課改名師在區內進行交流,在市內進行賽課,還走出湖北省交流學習,讓課改名師找到了人生的自信和教師的尊嚴。這一系列動作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教師更好更快地實現成長。其實,我們有一批優秀的教師不光是青年教師,還包括差不多退休的老師都成了課改名師,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

  所以應該說,洪山區課改在教師這個方面的阻力幾乎沒有。要有也只是一些教育教學方法上的差異,觀念上的差異。要在洪山區的老師們中間作一個「反不反對課改」調查,我覺得應該是沒有。

  主持人:我們看到洪山區教師的教學激情是被教育局點燃。在區域推進課改的過程中,兩位校長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點燃教師的激情,請跟我們也分享一下。

  胡體樹:剛才陳局長介紹了很好的經驗,我想結合洪山高中的情況,談談我們是怎樣在區域宏觀背景下改變教師課改觀念的。

  我們主要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培植信念,堅定信仰。我們運用各種各樣的報告會,有自己的專家、外面請的專家以及學校各種工作計劃及措施裡面,不斷傳遞課改的夢想、信仰的培育、信念的堅定。我們希望洪山高中的教育工作者堅守教育的尊嚴、教育的理想、教育的良知,堅守教育的責任、教育的本質。二是觀念的碰撞。我們經常利用周四下午活動作一些小課題研究。三是書香自願契約讀書活動。這個活動讓老師們能夠主動讀書,通過讀書走近書本,走出困惑。洪山高中的契約讀書可以為大家介紹一下。原來我們要求大家讀學校買的書,效果不是很好。後來,我們就搞了一個契約讀書活動,就是你願意讀這本書,跟學校達成一個契約。如果願意讀,那麼你承諾會寫一些讀後感,或者寫出你的反思,那麼我就給你想讀的書,不願意讀就不給。結果,學校170多位老師中有140多位老師主動參與,比原來的強迫要求讀書效果好得多。所以,高效課堂應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也應該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四是提出了洪山高中教師在推動課改過程中共同成長,個體研究課改的策略。

  江思容:我也講三點個人看法,剛才陳局長和胡校長講得非常實。要把課改工作搞好,首先是校長的責任,校長是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大問題想的越深刻,小事情做的就越有效果。作為一個課改校長,如果不抓德育,就是不稱職的校長,如果不抓教學質量的校長是管理不到位的校長;不抓課改的校長是不清醒的校長。校長喊破嗓子還不如做出樣子來,帶頭引入形成一個課改動力。

  其次,在引導學校推行課改方面,我們借鑒了襄陽課改的成功經驗。並因地制宜,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採取三步走的方式來推進。一是先干不爭議、有計劃有步驟地往前推。二是先臨摹不議論,就課改模式而言,我們借鑒了其他課改先進校的模式,為教師課改做出一種示範,因為沒有模式,我們的課堂就沒有規範,有了規範之後,才能在此基礎上予以創新,因此我們提出「臨摹有效、去模高效」的策略。三是先做不評論,把細節抓嚴、把過程做實,過了一段時間後再總結反思。

  觀察員:在推區域課改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建議教育局,要做好課改,必須從人入手。因此,我們提議一些學校或一些區域的教育局要承認三個中心,一是教師生活中心,讓教師的生活變得豐富、圓滿、完整起來。二是教師情感中心,要關注教師的情感、心理、生理等等問題。三是教學指導中心。

  其實,我覺得不管怎麼改,一個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建構起自己的三觀來。你有什麼教育觀,是否真正以人為本,在改革之前首先是教師的問題;你怎樣看待教師,怎樣尊重教師,怎樣理解教師。如果不能夠把教師當人,或者教育犧牲一代又一代的教師去成就學生,那麼教師這個職業沒有什麼幸福感、尊嚴感可言。

  傳統教育對教師的關注更多的是關注教學本身,關注教的結果如何。現在通過這三個中心——教師生活、教師情感、教師教學指導方法,開始關注教師的時候,教育生態勢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命題,值得深入研究。

  課改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主持人:剛才大家都談到課改要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況。現在洪高的老師和學生髮展怎麼樣,我們想請胡校長談一談。

  胡體樹:學校教育就是要讓學生揚起希望的風帆,讓教師能領略教育的趣味。洪山高中作為省級示範高中,在改變教師和學生生存狀態的時候,主線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一個願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創全國知名的高中」。三個目標是「發展學生,成就教師,提升學校」。為此,學校開展了「四大工程」,即陽光學生工程、幸福教師工程、活力課堂工程、生態校園工程。

  主持人:我們知道很多學生家長以及想要課改卻不敢課改的人們,很關注如果推行課改後,學生的成績會不會下滑。胡校長,洪山高中推行課改已經一段時間,您比較有發言權。

  胡體樹:學生家長對成績的理解就是學業成績。我個人認為,成績有兩方面,一是學業,二是綜合素質。洪山高中通過一年的課程改革,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提升。關於綜合素質,洪山高中通過高效課堂以及「四大工程」的開展,學生的狀態應該說是非常好的。我感覺到三個變化,一是學生變得愛學習了。通過課改,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二是變得愛課堂了。通過小組學習和展示,學生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提升。三是變得愛學校了。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我們這個學校。談到學業成績,高效課堂對學業的成績不但沒有影響,反而促進學生提高了學習成績。我們比對了未實施課改的高一年級與實施課改的高二年級學生的學習成績,發現高二年級有三個提高。一是整體成績的提高,特別是一本院校上線人數大幅度提高。二是原來的平常班級很難有考上一本院校的孩子,這次每個班裡都有兩三個甚至五六個孩子上了一本院校。三是原來普通班的孩子都希望到重點班,現在這部分學生都希望呆在原來的班級,因為這樣的班級也有考上好大學的潛力,這是很難想像的。可以說,課程改革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了發展。

  主持人:我們看到洪山高中學生的狀態是非常不錯的,兩位校長和局長都介紹了洪山區教育局在課改中做了有益的嘗試。現在的洪山教育整體發展情況怎麼樣,形成了哪些模式呢?

  陳國安:經過一年的理論學習,觀念的轉變和樣本校試點,去年9月份全區全面推進了「高效課堂」。在起步階段,我們主要是學習「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模式,通過「臨模—入模—破模」三個階段,我們現在總結出一套「享受學堂135課堂教學」模式。當教育成為一種享受,教育就變得十分簡單,當教育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的時候,學生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了。

  「135課堂教學」模式具體內容是什麼呢?一是一種理念,即必須將原來的教學中心改變為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生本理論。如果沒有根本的改變,哪怕其他的「高效課堂」元素再多,最終也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必須將生本理論貫徹到課堂的方方面面。

  二是三大支撐。「高效課堂」只有一個理念還遠遠不夠,必須有基礎設施,像我們的開發區要電通、水通、路通,那我們的高效課堂起碼要有小組建設、學案導學、評價激勵這三大支撐。當改革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措施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時候也可能會淡化,但在起步階段,我建議全國的課改同行必須有這三大支撐。

  三是五個教學環節。這在全國的學校中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我覺得,洪山區課改的特點主要是「學、展、點、練、思」。「學」,包括學生的讀學、對學和群學;「展」,小組小展示、班級大展示;「點」,老師的點撥、點評、點化;「練」,當堂練習;「思」,教師和學生對課堂的反思、導學案的反思、練習的反思,也包括對最終結果的反思。根據老師課堂教學的重難點不同而派生出五種不同的課型,並不是一節課非要機械地分成五個等份。當以學為主時,可能就是學習課;當以展示為主的時候,可能就是展示課;當以鞏固練習為主的時候,就是複習鞏固課。這些方法老師們現在用得比較熟練。

  所以,當教育成為一種享受的時候,教師對這種模式的理解就比較得心應手了。

  主持人:除了洪山教育有自己的模式之外,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模式。江校長給我們介紹一下洪山初中的模式?

  江思容:陳局長站在洪山區的高位上講述了洪山課改的模式發展過程,講得非常好。洪山初級中學現在正是在這種大模式的規定下,結合自己的特色制定了新的模式。

  儘管教育界對教學模式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但是我認為,課改初期對課堂形式進行必要的規範具有一定的意義。我們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由原來的「448」模式提煉為「441」模式,「441」模式,第一個「4」是「4會」——會傾聽,會表達,會質疑,會合作,「4會」培養的是學生的4個能力,即學生學的能力、練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發展的能力。第二個「4」是基本流程——學、展、點、練。「學」,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從教師層面出發應該怎麼做呢?即教師提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指示學習路徑,引導學生學習。「展」,是課堂展示。從展示的層次來看,六個人一個小組,兩個人為一個對子。組內小展示,組間大展示。展示的形式有口頭展示、文本展示、操作展示。展示的內容是探究的結論、思維的過程、總結的規律、生成的問題。「點」,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從點的方式來說,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要予以啟發式的點評;當學生學習方向產生偏向的時候,老師要予以引導式的點評;當學生思維凝固的時候,老師應予以誘導式的點燃;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向深入的時候,老師應該給予發展性的點化。「練」,是課程檢測的重點。學生學習效果好不好,從練的角度就能看得出來。練習的方式有兩個層面,一是夯實基礎,二是能力延伸。既要照顧好學的學生,又要照顧到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關於練習的設計,我們也從三個方面考慮:信息容量大、思維含量高、評價體量多。最後一個「1」就是一個中心——以學為中心,先學後教,以學助教,多學少教,以學評教。

  推進區域課改要做到「五動」

  主持人:聽了江校長的介紹,我們發現不管是洪山區域課改的推進模式,還是學校自己的推進模式,都在不走前人的老路,都有很多創新的地方。請陳局長總結一下,區域課改的創新點都有哪些?

  陳國安: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的中心城區,要想在60多所學校全面推進「高效課堂」的課程改革,經過這三年的探索,我們有這樣一些體會,推進區域課改應做到「五動」。

  第一是行政推動。行政的推動需要政治智慧,因為區委區政府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所以洪山區以區委區政府的名義出台了推進區域課改的實施意見,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從政策層面、保障層面和部門聯動層面給我們很多支持,讓我們黨和政府都理解、支持甚至參與課改。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教育局等如果不認同課改,就無法在一個平台上對話,無法獲得支持,這就需要教育局相關領導、科室領導懂課改,參與課改。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擔當,一個區域的課改,誰也不能擔當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沒有課改就一定不會成功,所以要有責任要有擔當,要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擔當。

  第二是專業帶動。課改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程,需要有國家級的專業團隊。像中國教師報、全國課改共同體,他們的專業引領,也要省市教研員這一級的教研專業團隊對我們的引領,以及區級教研員和學校專業教師的引領,使課改平穩推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解決具體推進過程中面臨困難和問題的時候,不致於出現無法解決問題或束手無策的情況。

  第三是教師主動。教師是課改的主體,校長是主角,課改如果沒有教師的主動參與,是很難走得長遠的。因此,教育局從這個層面考慮,設定了三個「三師」評選,首先是課改首席教師,經過一兩年的磨練就是課改明(明白、明辨)師,最後是就是真正的課改名師。

  第四是學區聯動。我們區68所中小學被劃成8個學區,分別為中學四個,小學四個。教育局每個領導帶一個區、兩個實驗校,包片。這樣學區與學區之間的教學教研課改管理都是一體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場。就像剛才李主任說的,生活場、生命場和方法場。區域課改中分成小的學區,每個學區中有一些評比檢查推進,這樣就減少了教育的工作面太廣、戰線太長的問題。

  第五是評價促動。任何一項工作沒有評價激勵往往走不遠,評價就是一個動力工程,教育局、學校都制訂了相關的評價標準。區委區政府對教育局的課改也制訂了評價標準,對教育局做得好的工作每年給予將近兩千萬的財力支持,每年就「高效課堂」要聽取教育局專項彙報,然後進行指導。教育局把「高效課堂」的推進工作與學校的各項工作相掛鉤,特別是與教師和校長的績效相掛鉤,目的是要調動教師、校長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真正實現生命的靈動。

  當然,在評價問題上還包括對學生的評價、班主任的評價和年級的評價,制定了一系列評價標準。這「五動」經過這三年從理論的準備到行動的實踐,如今已經成為洪山人堅定不移的信仰。

  觀察員:真的是非常受教。我覺得陳局長剛才講的「五動」很好地體現了當前從中央到教育部對課改的要求。我們講中國課改四年,從改課到課改,然後到十八大講的綜合改革,教育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我現在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洪山的教育改革已經形成了教育改革的「洪山模式」。說模式,很多人未必理解我所講的模式及其基本內涵。在我看來,「模式」這個詞承載著教育的目的及教育思想的創新成果,也承載著教育和教學的規律,承載了很多教育人對未來的期盼。不要把模式理解為一種僵化固化的一些東西,它恰恰是我們的期望、思考和經驗。

  我覺得洪山這樣一種綜合改革的模式至少體現出三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簡單而深刻。教育原本很簡單,卻又很深刻,深刻到真正站在了一個時代的高度來審視我們的一切行為。第二個特點是系統而科學。課改不再是局部的一種改革,而是改環境、改文化,形成了一種洪山系統性的東西。我覺得當下很多教育方式是不科學的,有的只是放大了某一塊內容,就像一個人鍛煉一樣,每天光鍛煉上肢而忘了鍛煉下肢,這樣也鍛煉不出健康的體魄來。

  第三個特點創新而實用。洪山課改不是一味追求創新,而是在教育價值和科學思考的基礎上形成一種非常實用的東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模式,有了實用化的模式就有了抓手,就很容易讓教育思想、教育期盼變成現實,因此才會呈現像胡校長講的「三個變化」。教育的意義是指為什麼而辦學,為什麼而上課,為什麼要讓學生背著書包來到我們學校。正是因為這些意義才引發胡校長講的以前我們以為高考主要是考重點班,衝進一本,普通班目標就是二本。實施課改後,為什麼對教育和考試的理解都有了改變呢?因為當這樣一種教育激活了每一個生命潛能時,自然會呈現出人意料的東西。

  我覺得,洪山課改再次印證了當這樣一個事實: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你會發現任何一個人都變得與眾不同,獨一無二。同樣,也會體現像江校長所講的,從零到破的過程。其實,課改符合人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因此任何一個區域都應該這樣,都應該想一想我們要做怎樣的改革,如何出發上路,上路又如何行走。

  主持人:我們通過剛才的訪談已經看到,洪山的課程改革不僅改變了師生的生命狀態,也為區域教育迎來了很多新的機遇和挑戰,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人慕名去洪山學習參觀。但是課改路還任重道遠,那麼洪山未來的課改路會怎樣走?

  陳國安:還是努力辦中國最享受的教育,課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課改的路往往是要不斷探索,沒有止境。所以,我們要反思,不能因為我們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必須堅定地以學為中心,堅持生本理論。如果老師一直在追求技術層面、操作層面的東西,可能又會走進一個死胡同。因此,我們要與全國的課改同行為中國的基礎教育夢,為中國夢的實現手拉手一起往前走。課改東風吹起學海波浪花萬朵,享受教育有如雁上晴空詩一行,我深信在全國的課改大潮中,洪山這朵花會越開越鮮艷,洪山的「享受教育」一定會寫出自己壯麗的詩篇,謝謝。

  主持人:謝謝陳局長,也謝謝兩位校長。今天你們全新的思考和有系統有步驟的推進策略給我們正在課改和將要課改的區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議。最後,我們在這裡祝福洪山課改更好、更成功,在未來路上走得更遠,謝謝。本次訪談到此結束。 主題:區域課改

  嘉賓: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教育局副局長 陳國安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高級中學校長 胡體樹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初級中學校長 江思容

  觀察員:中國教師報編輯部主任 李炳亭

  主持人:中國教師報 解成君

  時間:2013年4月18日上午

  地點:中國教育新聞網演播室

  支持媒體:中國教師報 中國教育新聞網

.img_sina_share { DISPLAY: none; CURSOR: pointer; POSITION: absolute}.img_qq_share { DISPLAY: none; CURSOR: pointer; POSITION: absolute}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