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的春夏之交,正值会考备战期,上面一道指示下来,要求加考一门《信息技术》。于是在临考前数月,课桌上多出一叠老师们辛苦整理出的考点笔记,然后大伙儿死记硬背,日月无光。

清晰地记得一个经典的必考知识点就是电脑的组成部分,后来会考真就出了个填空题,题目大概是

一台较完整的微机由五大部分组成,即输入设备、________、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答案是「输出设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习机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围绕学习机的定位曾产生过一些争论。认为学习机不是电脑的一般强调二者不同的功能、悬殊的价格和软体的不可兼容(冰凌,1995;王文林,1996)。公众方面,一篇名为《京城家庭」学习机热」呼之欲出》的文章指出,北京市城区学习机销售情况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学习机是一种功能较低的电脑的人数百分比为78.7%,而认为学习机属于游戏机的只占21.3%。对比现在充斥网路上的「根本就是个游戏机」的说法,23年前的古人们似乎更加宽容。而现如今大家对已经作古的学习机的定位和理解是否受到商业化怀旧的影响,还不得而知。

从基本工作原理上来说,电子游戏机都可视为一台电脑(郁灵,1995),更别说电脑学习机了。而事实上,学习机其实从结构上来说是拥有完整的「五大部件」,唯一底气较不足的只是在存储器方面。早期学习机的程序都是固化在卡带上,只能读取,不能写入。与此呼应的就是现在能够在网路上看到很多人回忆当年自己按照《用户指南》里的代码一行一行敲到电视机上,运行出来实现马里奥的移动控制,然后电源一关,没有什么永垂不朽的感叹。

外存储成为学习机行业的一个心病,在磁带读写和软碟机技术引入这个行业之前,大家都默契地把自己产品命名为「学习机」,最多在前面加上「电脑」二字来修饰一下;或是在宣传上耍点心机,比如小霸王的《拍手歌》里「你拍六,我拍六,小霸王出了486」就是在自己的产品型号上面挪用了当时大家对于微机的通俗代称。

一直到1996年前后,学习机厂商开始扬眉吐气把自己的产品命名为电脑了。而实际上早几年,一直做高档学习机的金字塔是有资格把自己的产品称为电脑的:从93年开始金字塔连续推出PEC-9388, PEC-9488,PEC-9588三个型号的产品,都能够实现磁带的存储和读取功能,此外,PEC-9588还能够外接5.25英寸的软碟机实现读写软盘功能。

金字塔PEC-9588机身的24针印表机介面和FDD-II软碟机介面
金字塔PEC-9588机身的三个黑色3.5mm介面,分别是磁带的读取和写入,以及声像教学系统介面

在扩展性能的设计方面,金字塔一直走在最前面,PEC-9588的机身左侧更是预留了3.5英寸软碟机的位置,并放置了挡板,可见当年他们已经预见到3.5英寸软碟机机型的到来,但是最后金字塔并没有加入3.5英寸的软碟机机型大战,只是草草推出技术略倒退的PEC-586和PEC-686(F)简单机型,然后偃旗息鼓,实在可惜。

金字塔PEC-9588机身左侧的3.5英寸软碟机预留位置挡板

所以,即便在外包装上印刷的是「绝非一般等级」和「高级电脑学习机」,但是在金字塔PEC-9588的机身背面,已经贴著「家庭电脑」的字样。

小霸王则是在推出自家第五代带语音功能学习卡的时候,正式把自己的产品改成了「学生电脑」。1996-1997年,小霸王推出SB-96和SB-97两款产品(注:SB为小霸王英文商标SUBOR缩写)。二者都内置了语音之星升级母卡(系统卡),唯一的差别就在于SB-97型配备了3.5英寸的软盘驱动器和SB-DOS磁碟操作系统,而命名上,低配的SB-96还是沿用了「电脑学习机」的系列名,只不过前面加上了「语音之星」的标记,而SB-97则命名为「语音之星学生电脑」,可见外存储对于学习机为自己电脑身份正名的重要性。

小霸王语音之星SB96电脑学习机
小霸王语音之星SB97学生电脑

裕兴和步步高也同期推出带3.5英寸软碟机的产品(事实上裕兴应该更早一些),区别在于裕兴一直都是以「多媒体普及型电脑」来命名,步步高的「软碟机一号」和「98型」都是冠以「学生电脑」之名。值得一提的是,裕兴和步步高各自最后一款软碟机型产品(不计裕兴电脑VCD系列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去除了60针卡槽,不知是否打算借此举和「游戏机」标贴彻底划清界限。下图为这两款没有卡槽的产品:

裕兴多媒体普及型电脑经济型(F型)

步步高98型学生电脑

而这两个品牌推出的不带软碟机的学习机,则还是沿用传统命名为「电脑学习机」,比如裕兴的「裕兴电脑超级学习机919」和步步高的「语音2号步步高有声电脑学习机」,定语再多再长,主语依旧还是「学习机」。

《农村电工》杂志1996年第1期的一篇豆腐块文章点出「(学习机)如果加上微机通用的软盘驱动器,使得自编程序和打出的文章可以存储。那就成了家用电脑。」 其实在八十年代,国外的电脑(学习机)市场也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不过最后IBM成为了标准,影响大家对于PC的理解,就是认为电脑是兼容IBM机的系列产品。但是,没人会否认APPLE II, Commodore 64这些是电脑吧?十几年后中国的学习机市场推出的这些产品,性能是超越这些前辈的。所以呢,学习机是不是电脑,似乎不是一个问题,而在今天看来,谁又能说得清,什么是电脑呢?

参考文献

【1】北京社情民意研究所(1995)。《京城家庭「学习机热」呼之欲出》。《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37-38页。

【2】作者信息从缺(1996)。《学习机是不是电脑?》。《农村电工》,第1期,46页。

【3】王文林(1996)。《电脑学习机的五个基本问题》。《小学教学研究》,第1期,28-29页。

【4】冰凌(1995)。《我不是电脑,但...——电脑学习机纵横谈(三)》。《电脑爱好者》,第8期,47页。

【5】郁灵(1995)。《漫谈电脑学习机》。《现代通信》,第8期,16页。

(图片来源于网路,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此文乃一家之言,欢迎交流指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