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史學家點評《走向共和》歷史人物
作者:謝俊美;李妙根;華強;馬洪林;沈渭濱 (中國經濟史論壇於2003-5-22 18:32:55發布)  閱讀799次
編者按:正在央視熱播的《走向共和》已成為廣大觀眾關注的熱點。對於劇中的李鴻章、慈禧太后、翁同、康有為、梁啟超、袁世凱和孫中山等主要人物的塑造,學術界議論紛紛,評價不一,見仁見智,均為一家之言。本報今天特邀請上海史學界部分專家,就《走向共和》中他們熟悉的人物進行點評,供讀者參考。翁氏形象不合史實謝俊美同以往反映中國近代歷史的影視片相比,《走向共和》是拍得最成功的一部。但該片作為一部近代史電視片還存在不少缺陷。一、該片名為《走向共和》,但近代中國反對外來侵略,反對封建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建立民主共和的主線不突出,給人以羅列歷史現象,內容龐雜之感。二、人物處理存在情緒化和簡單化的傾向,過分渲染和誇大了慈禧、李鴻章、袁世凱這些人在近代史上的正面作用,而將他們給民族、國家、人民帶來的苦難有意或無意地加以掩蓋,或推諉給別人。而真正的實現民主共和的先進人物,從康、梁到孫中山寫得極不到位,給人以次要角色之感。三、不少情節失實。該片為了「證明」翁同在經費上制肘李鴻章,竟將同治朝發生的李光昭南洋採辦木料一事挪移到光緒朝。其時光緒尚未即位,翁同在常熟老家丁憂,什麼職務也沒有,如此描述,難以使人信服。又如該片講甲午戰敗,說是因為北洋海軍作戰彈藥不夠,而彈藥短缺又是由於翁同利用戶部尚書職權在經費上剋扣李鴻章所致,這也不符合歷史事實。甲午戰前和戰爭期間,翁同代表戶部曾兩次撥銀450萬兩交李使用。其時李鴻章並不缺錢,僅他控制的淮軍銀錢所就存銀800多萬兩。如果李鴻章果真公忠體國,盡可先用此款,何必事事向戶部索款?許多學者認為淮軍的腐敗、將領的昏庸貪黷,李鴻章的主和貽誤戰機是導致甲午戰敗的主要原因。翁同名為戶部尚書,但他連慈禧、李鴻章等挪用海軍經費去修頤和園一事都無法阻止;名為軍機大臣,手上竟無一兵一卒,對於擁有軍事指揮權的湘、淮人物李鴻章、劉坤一這類地方大員根本奈何不得,因此,把甲午戰敗的責任歸咎於他和其他主戰官僚是沒有道理的。在戊戌變法一事上,他是當時最高統治層中惟一支持光緒變法的大員,康有為稱他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可是該片在描寫翁康關係上處處貶低翁氏,使人難以理解。(作者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晚清軍事變革看《走向共和》李妙根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清廷在改善軍隊的武器裝備和加強海防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可觀的成績。至1888年,北洋艦隊已擁有大小艦艇25艘,開始成軍。就其規模來講,已成為當時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海上武裝力量。但是,在軍事制度、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等方面仍遠遠落後於客觀實際,因而在中日甲午戰爭中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看到日本「專用西法取勝」,得出了「仿用西法創練新兵為今日當務之急」的結論,決定全面改革陸軍軍制,編練新軍。袁世凱在小站編練的「新建陸軍」,張之洞在南京編練的「自強軍」,均用德國陸軍的編製和操典為藍本,編練新軍於是展開。1900年抗擊八國聯軍之戰又失敗。為了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慈禧太后被迫頒諭實行「新政」,其主要內容便是加緊編練新軍,並限期在全國編練新式陸軍36鎮(師)。這次普練新軍以日本陸軍的編製為藍本。但未等這項計劃全部實現,清王朝即被推翻。而打響清王朝倒台第一槍的,正是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回顧晚清歷史,清軍的近代化從器物技藝層面到制度層面,經歷了一個痛苦的漸進過程。一次次反侵略戰爭的失敗,亡國滅種的威脅,使封建統治階級中各個階層,都或先或後地承認中國在軍事方面落後的現實,不得不改變或放棄因循守舊的保守思想,逐漸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和軍事思想的必要,並採取實際步驟,從武器裝備到軍事制度,推動了晚清軍事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都是推進軍事變革的重要人物,他們的一些建樹和貢獻值得肯定。《走向共和》對上述三人在晚清軍事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作了比較符合歷史的反映。但從嚴格的史家眼光來看,《走向共和》也有一些歷史場景,不盡符合歷史事實。不過,我以為,不管什麼歷史劇,都是文藝作品,只要不存在「關公戰秦瓊」一類謬誤,基本符合歷史實際,也就可以了。但是,史家可以指出它哪裡不符合歷史事實,提醒人們,文藝作品和歷史學著述有根本不同之處。(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軍事歷史研究》副主編、教授)慈禧有美化拔高之嫌華強《走向共和》播出以後,在青年學生引起困惑。因為他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人和事與書本上學的不一樣,特別是電視劇著力渲染的慈禧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觀眾看到電視劇中的慈禧憂國憂民,特別是她主張利用「義和團」,慷慨激昂地說了一番話,宣布對英德美等十一國同時開戰,很有一些愛國主義的味道。歷史人物是複雜的,常常難以簡單地以「好人」還是「壞人」來評判。但有的歷史人物例如慈禧,就可以以「好人」還是「壞人」這個最原始也是最大眾的標準來評判。在中國歷史上,慈禧如果不是壞人,那麼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是沒有壞人了。《走向共和》中的慈禧雖然沒有臉譜化,但對慈禧實在有美化之嫌。慈禧死亡距今不到一百年,留下的檔案可謂汗牛充棟,《走向共和》卻並未根據這些檔案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慈禧。慈禧一生窮奢極欲。據總管太監小德張回憶,慈禧每天花費4萬兩紋銀,她兩個月不到的花銷即可購買一艘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軍艦,可是她竟還要動用海軍經費修造頤和園。由於經費缺乏,海軍無力購置航速較快的新軍艦。對於維新新政,她起初應允,後又翻悔,殺害了戊戌六君子,幽閉了光緒皇帝。參與維新新政的康有為、梁啟超等逃亡海外,受到外國列強庇護,慈禧由是對列強強烈不滿。面對八國聯軍的入侵,慈禧曾經4次召開御前會議。真正促使慈禧下決心對外宣戰的原因絕不是慈禧的愛國之心和民族正義感,而是由於慈禧接獲謊報,稱列強將出面阻止廢立之舉,並稱照會「勒令皇太后歸政」。慈禧聞訊暴跳如雷,在殿上歇斯底里地大喊:「洋人焉敢幹預我的大權!」不顧光緒等反對,悍然決定宣戰。她利用義和團,不過是發泄其對洋人的不滿罷了。慈禧流亡後,為了重掌大權,宣布「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不過這句話,電視劇中的慈禧羞羞答答,只說了前半句。至於清政府的「新政」與「預備立憲」,這是當時社會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對慈禧而言,是不得已而為之。《走向共和》對這一段歷史和慈禧言行亦有拔高之嫌。(作者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歷史真實與藝術審美馬洪林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向共和》開播以來,我一集不漏地觀看。余以為該劇成功的奧秘在於較好地把握住了歷史的真實與藝術審美的和諧結合。《走向共和》既忠於歷史事實,又進行了文學藝術的創造,給觀眾以歷史真實感。就戊戌變法及其歷史人物而論,歷史線索清楚,人物有血有肉。如康有為帶領學生們在圓明園遺址縱論國事,領導舉人們到都察院「公車上書」,譚嗣同笑對死神慷慨就義的凜然正氣,都聲情並茂,令人迴腸盪氣。不過,康有為乘「重慶號」達到吳淞口時,並未藏身於木箱之內,而是混跡於乘客之中。濮蘭德是拿著康氏的照片認出他來的。孫中山在倫敦被清使館誘捕後,清吏倒是打造了一個木箱子,陰謀把孫先生裝入其中,運回廣州就地正法,結果為乃師康德黎所救,此事倒很有戲劇性。康有為具有強烈的師道尊嚴思想,要求學生絕對服從他的君憲主張。據記載,梁啟超在東京傾向身由平等,追求民主共和以後,康有為大為惱火。1900年8月,康氏在香港寓所斥責梁啟超的革命傾向,說梁要革光緒的命是忘恩負義,順手拿起一個報夾子向梁擲去,雖然沒有擊中,但也反映了師生的思想分歧嚴重。《走向共和》則變成了打戒尺,而且把梁氏的手打得血肉模糊。這一情節雖然生動刻畫了康氏武斷專制性格,但梁氏何等人耶?他是不會接受老師這頓無情板子的!1922年,康有為在杭州一家戲園觀看新戲《光緒痛史》,當看到當年的「康工部」正在舞台上向他的「聖主」光緒大談法的場景時,不禁老淚縱橫,感慨萬千。《走向共和》把此事移到了檀香山,可以哄托出當時革命派與保皇派論戰的激烈,但最後落筆在給不給戲班子工錢上,故然可以對比康、孫二人品質的高下,但我認為他們主要的分歧是走君憲之路還是走共和之路的問題,所謂道不同不相謀,這才是題中應有之義。(作者繫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孫中山形象小議沈渭濱電視劇《走向共和》,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孫中山一生的革命經歷異常曲折又豐富多采,選擇哪些歷史情節來塑造孫中山的革命形象,是擺在編劇面前的重要問題。從已經播出的內容看,編劇抓住了孫中山從上書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材、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四大主張未被採納,到密謀發動廣州起義,策劃惠州起義的史實,正確刻畫了孫中山從寄希望於朝廷重臣進行改革到成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重大轉折。儘管其中與李鴻章會晤並勸其革命的情節,容可商榷,但整體上符合孫中山在《倫敦被難記》中所說:「吾黨於是憮然長嘆,知和平之法無可復施,然望治之心愈堅,要求之念愈切,和漸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強迫」的轉變過程。正是由於對孫中山思想演變過程定位正確,符合歷史實際,在爾後的劇情展開上,無論是在檀香山向大哥請求經費支援,向廣大華僑宣傳革命、勸購革命債券,還是與楊度在月夜論辯用君憲或是民主共和來挽救中國,編者著意塑了孫中山對民主共和的執著追求,總體上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向的。但編者對孫中山性格只注意於熱情豪爽的一面,忽視了他還有機智沉著、老謀深算的另一面,某些情節設計,如1895年廣州起義中置牆上起義軍旗於不顧即匆匆走避,以致使陸皓東為取旗而遭槍殺;又如公然在巡撫衙門前放言革命而被清軍打得頭破血流、慘不忍睹等。這些情節,既於史無征,又損害了孫中山形象,虛構得不合歷史發展許可的範圍。令人不解的是編者竟然把最能表現孫中山機智沉著性格的倫敦蒙難,最能體現他深謀遠慮的參加洪門致公堂等歷史情節都捨棄不用。可惜之餘,不免覺得孫中山的藝術形象還欠豐滿,劇中孫中山還難以「還原」為歷史上的孫中山。(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出處:文匯讀書周報電子版2003-05-21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