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导完《看不见的客人》之后,西班牙导演奥利奥尔·保罗的作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尤其《看不见的客人》在2017年于国内上映之后,凭借优质的内容与精彩的电影语言,赢得了国内大量观众的喜爱。当保罗导演的新作《海市蜃楼》宣布在国内定档之后,大批喜欢他的观众便早已翘首以盼它的上映。

  作为保罗导演的又一悬疑力作,《海市蜃楼》究竟讲述着一个怎样的故事,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让观众历经一次“烧脑”体验,以及是否会延续《看不见的客人》那种精彩,都成了影迷备受期待的重点。

  那它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在观看完点映场之后,我发现奥利奥尔·保罗导演的这部新作不仅具备了足够精彩的故事,还拥有了不同于《看不见的客人》的某种深情。

  可以说,《海市蜃楼》是一部集悬疑、惊悚、犯罪于一体的佳作,过程中有时空的交错,令烧脑升级;而结尾的处理回归爱与母性,令整部电影在一阵扣人心弦的“过山车”之后,最终抵达温暖的人性港湾。

  在创作过《看不见的客人》之后,奥里奥尔·保罗的个人风格已然形成,在这部《海市蜃楼》里,他对故事和人物的把控更为娴熟,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工整考究的质感。

  作为悬疑烧脑片,《海市蜃楼》不仅通过“一个小孩目睹凶杀案而惨遭死亡”引起观众的注意,还以“风暴”为基础、以“一台摄像机与一台老电视”为连接口,融入了“打通不同时空”甚至“改变时空轨迹”等带有科幻色彩的元素,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制造了扣人心弦的剧情。

  由于融入了“时空交错”的元素,《海市蜃楼》的故事线也不再是单纯的线性叙事,这就让观众不断地产生疑问并寻求答案,并且在连续的反转中建立对全貌的理解。正是这些“过山车”一般的剧情体验,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悬疑烧脑感。

  片中女主和小男孩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因为故事中有“时空交错”的设计,担当女主的阿德里亚娜·乌加特的表演也变得有难度——导演在映后交流环节也提到,和女演员沟通表演,帮助她进入角色状态,也是他拍摄影片的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点。

  不可预测的天气原因,也是导演在拍摄本片时遇到的困难之一:因为剧情需要暴风雨天气,或者至少阴天天气(风暴可以用特效去加上),但西班牙的天气多数时候很晴朗,这给导演带来了比较头疼的阻碍——他在说到这个创作体会的时候,全场观众都乐了。

  如果要和保罗导演之前的《看不见的客人》相比,《海市蜃楼》可能少了点平稳推进的深厚感与冲击力度,但却在剧情方面更有张力、更为庞杂,也更为考验观众的注意力。

  很多人可能会对影片最终的结局感到有些“套路”,但导演的处理其实凸显了他并非只是追求故事多么复杂烧脑,而是想强调人性本身的特点。

  最后,镜头定格在一个笑容里,这个笑的处理很高明,因为它带着多种意味,也让这个故事显得并没有结束,延展开来,它其实还有更多种可能。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想象,这也是影片制造的一种乐趣所在。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