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543.jpg   

過年時逆向旅行流浪到臺北,目的是泡溫泉,所以這次來到了北投。

話說焦點只在泡溫泉,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喫”這件事上頭,

不過滿幸運的,讓我們在不太曉得這間小店知名程度與否的情況下,

正午剛開張做生意時,不必排隊就可以喫到午餐。

(外加外頭還有兩隻可愛的哈士奇可以玩)

DSC_4546.JPG 

點菜單。

價位上一般般,楊奶桃點了「正油叉燒拉麵」,

我點了「白湯叉燒拉麵」。 

DSC_4550.jpg

店內並不大,小小的幾坪,而且禁止拍照。

關於禁止拍照這點我挺不解的,所以詢問了負責店內送菜面無表情的帥哥,

他說:「不要拍到人就好。」

這讓我想拍整個環境都無法了,只能拍拍食物。

DSC_4552.JPG

其實店內還滿有味道的,小歸小,感覺上還真的挺日式的。 

DSC_4548.JPG 

我點的小菜來了「海藻醋」,臺幣40元。

我覺得很好喫,可能我愛喫酸吧,

但不曉得這海藻有沒有特別?

因爲雖然好喫,但並無特別的感覺,就像海藻泡醋,自己做可以做ㄧ大鍋來喫。

上頭除了小黃瓜還有碎薑。

DSC_4557.JPG

在小小的空間擠了大該十分鐘左右,我點的「白湯叉燒拉麵」終於來了。

嗯....

其實我原本以為,「白湯叉燒拉麵」的意思是「牛奶」叉燒拉麵的意思,

因為拍照拍了很久,感覺店員正在等我們點餐,

怕耽誤到人家翻桌率的時間,趕緊點了ㄧ個順眼的拉麵,

等我點完以後才驚覺,我好像誤會了什麼,

所以最後上來的拉麵就只是「清湯拉麵」,大概是這個意思。

 

口感上很清淡,不似日本拉麵那樣的濃鬱有味道,

很簡單的麵食,唯一特別的地方在於湯頭是使用外頭所沒有的溫泉水。

DSC_4559.JPG

楊奶桃點的是正油叉燒拉麵,

正油沙燒拉麵比起我的白湯叉燒拉麵,的確是有味道一點,但還是很清淡。

可能我之前喫到好喫的拉麵都是日本師父做的,所以進到這人潮洶湧的知名小店,

裝潢的非常日式,喫到的拉麵卻非常臺式,

多少會有一點點失望。

(忽然好想喫正統日式拉麵)

 

坐在奶桃跟我正對面的一對男子是日本人,

或者一個是日本人,另一位則是會講日語的臺灣人?

總之兩個人看起來像是來臺灣唸書很有錢的日本留學生,

用到地日文聊天,點菜時使用中文。

他們跟我們同時間進店內用餐,

那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的男孩子很捧場的點了店內最貴的「泡菜什錦拉麵」,

另ㄧ個點了「玉米叉燒拉麵」,

兩個都沒喫完,日本男孩子點的「泡菜什錦拉麵」只喫了兩口就結帳了,

整碗麵還滿滿的...在我對面發燙著。點的小菜泡菜則喫都沒喫過的樣子。

而且連罐裝臺灣啤酒也只喝了兩口...。

 

看到這場景心裡頭有點愧疚,

總覺得他們或許是見到我在外頭拍照,店裡又很多客人,

也許認為是間很好喫的拉麵店,所以跟著進來喫喫看,

還沒喫到拉麵時想像中的分數是90分,

殊不知實際喫到的感覺只有60分,

也許在他們心裡的分數給的更低吧...

而且臺灣啤酒都只喝個兩口!

臺灣其實沒有這麼不好喫、不好喝啊~~~

(雖然不關我的事,但還是有總招待不周的感覺。)

DSC_4561.JPG

雖然沒有想像中的優秀,但還是很捧場的把拉麵都喫光光了,

然後帶著小肚子裡的失望結賬離開客滿屋拉麵店,

我想這就是很有名的一般拉麵,不難喫,但也沒有很好喫。

就是那種知名景點配備裡都必須要有的知名美食,管它好不好喫,重點在於「知名」,

給外地或外國觀光客享用的那種景點知名美食。

 

離開後看著外頭排著長龍的隊伍,

真覺得...

行銷做好很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