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飛刀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日本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這件事,這幾天引爆了大陸網友的憤怒。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1張

網友們一「氣」臺北故宮對「國寶」態度的輕佻。書畫類作品極為脆弱,「展一次傷一次」,不應該輕易挪動地方。

二「氣」臺北故宮胳膊肘向外拐。自己家的東西自己看一次千難萬難,卻拿出去給人家獻媚。

刀哥把這件事說與大陸研究圈及臺灣文化界的朋友聽,他們很多人的反應,卻是不感到有什麼意外。

一來,別說有受損風險,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頂級「國寶」借出去遭遇嚴重損壞的事,以前也發生過。

二來,在民進黨「執政」下「臺獨」甚囂塵上的氣氛中,臺北故宮和其中的67萬件珍品,作為臺灣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的文化臍帶,早已是「臺獨」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我們今後聽到對岸「國寶」傳來什麼樣的壞消息,恐怕都得有心理準備。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國寶之殤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3張

臺北故宮傷「國寶」,不是新近纔有的事。

比如「宋代繪畫第一神品」、臺北故宮「三寶之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4張

金庸魂牽夢繞到要把它寫進《笑傲江湖》裏,讓令狐沖、向問天拿著到西湖底救任我行的寶中之寶。

1961年,《溪山行旅圖》隨二百餘件臺北故宮文物一道,在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波士頓和舊金山等城的博物館巡迴展出。

巡展給二百件文物「都帶來嚴重的後遺症」,《溪山行旅圖》更是出現「無法彌補的歷史傷痕」

《溪山行旅圖》是怎麼受損的,傷痕有多麼嚴重,不見於任何公開報道,我們只能從臺灣學者的一些記述中,找尋到隻言片語。

大概是說,老化的紙、絹類纖維極易脆化斷裂;美國大陸性氣候的環境與臺灣海島性氣候環境又不一樣,讓國寶在兩地環境的快速轉換中增添了風險;再加上臺灣當時的政治考量,讓國寶在美國多地搞「巡迴表演」,大造聲勢……

此事之後,美國方面有沒有做出道歉和賠償,刀哥沒有找到任何記述。有專家嘆息,這種級別的國寶,美國又能怎麼賠呢?

不過好歹,兩蔣時期堅持中華文化正統,老一輩都還健在,對中華文化的親切感、認同感還是臺灣社會的共識。《溪山行旅圖》的遭遇,激發了知識分子文物保護意識的覺醒。當1996年27件限展文物又要被拿出去時,引來了臺灣藝文界人士的堅決抗議。

到了民進黨執政時期,臺北故宮博物院和所藏「國寶」,成了尷尬的存在,就像民進黨任命的「館長」陳其南所說,遊客來臺北故宮看「國寶」,是來看「中國」的,不是來看「臺灣」的,臺北故宮成了臺灣的一塊文化「飛地」,成了他們迫切想拔掉的「碉堡」。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5張

兩千多件礙眼的寶貝,毫無疑問要被他們拿來折騰。

那個有名的以「臺灣人民質疑孔子與臺灣關系」為由,去掉孔子展覽「萬世師表」四字的前館長林正儀,藉口推動「臺灣主體性」,「追求故宮與臺灣民眾的新連結」,搞「故宮文物下鄉」。把「翠玉白菜」拿到臺中花博,跟遊客中間只隔一道繩,連保險費都捨不得多報,被臺灣人諷刺像「地攤貨」一樣擺賣。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6張

民進黨立委在「立法會」上調戲說,「翠玉白菜」能上花市,以後有烤肉節,可以把另一件國寶「肉形石」也拿去展啊。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7張

林正儀的繼任陳其南居然當場說,可以可以。

這些人的臉是不能只在島內丟的,2020年東京辦奧運會,陳其南主動拿中國國寶去「獻禮」,日本方面推辭說,東京博物館和九州島國立博物館那時已經另有安排了,不接受。那也沒關系,陳其南就四處託私人關系找縣立博物館,最後安排到福島縣立美術館、靜岡市美術館和東京文化村。

因為是臺灣自己上桿子的,日本方面不會有回饋展,也不會提供「國家險」理賠無上限。

臺灣媒體人黃智賢痛批「可恥」、蒙娜麗莎會去一個縣立美術館嗎?!

所以,難怪東京國立博物館回答《環球時報》為何對待《祭侄文稿》時候說,沒有文物交換、沒有特殊保護、可以拍照、不開閃光燈就行。

言下之意,是臺灣跪下來求我們展的啊,我們也很為難啊。

據臺灣網路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與日本方面簽下「喪權條約」:以1000件故宮文物與100件日本文物互展,包括《富春山居圖》、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交流期限長達50年。博物院方面極力否認了這條爆料。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2張

消滅故宮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3張

還有更大的厄運在等著臺北故宮。

在陳其南任上,有「立委」獲得一份內部會議資料,揭露出一個驚天計劃,陳正在推動所謂「新故宮計劃」,該計劃分三階段「轉型故宮」: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10張

閉館三年,把中華書畫器物從保護嚴密的博物院後山轉移到250公里外的嘉義縣「故宮南院」,讓北院只留下圖書文獻,改成「東方圖書館」,南院成立「東方書畫美術館」「東方工藝美術館」,讓中華文化成為東亞的一部分,北院南院整合成藝術畫廊,徹底「拆掉中國招牌」。

臺灣文化人士給這個計劃起了個駭人卻十分貼切的名字:消滅故宮

有臺灣人質疑,臺北故宮大部分典藏品都儲藏在後山山腹裏的庫房,堪稱銅牆鐵壁,溫度濕度全面控制,輪流到展廳展出。嘉義南院不可能有這樣的空間和設備。況且這麼大規模的搬遷,也很可能讓文物受損。

這個質疑太小清新了,「臺獨」分子但凡膽子再大點,恨不能一把火讓「中國國寶」一乾二淨,受損算得了什麼。

他們已經在叫囂,應該把「國立臺灣故宮博物院」「正名」為「國家歷史博物館」,同時「史博館」也應變成「臺灣故事館」。

刀哥覺得,說林正儀與陳其南是「臺獨」還不全,他們是「漢奸」。

至於很多大陸網友關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能不能來大陸的問題,有臺灣學者向刀哥解釋說,以往阻礙主要有二,首先,故宮名稱要全名展示;第二要通過法務免扣押法案,也就是說,臺灣擔心對方借了不還或者掉包。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11張

臺北故宮文物無法借展大陸,正是因這兩點無法達成合作協議。

而這位學者認為,這是臺灣明知道大陸不會扣了不還還設下的套。

對這個問題,國臺辦早有態度:大陸支持、鼓勵兩岸文博機構加強兩岸文物雙向交流,不會出現臺灣方面擔心的問題。如果有必要,兩岸也可以在充分交換意見的基礎上,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安排。

當然,蔡英文上臺之後不承認「九二共識」,林正儀與陳其南力推「文化臺獨」,兩岸故宮交流已經中斷,免扣押法案也就不是個問題了。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2張

論罪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3張

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是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與臺灣文化相互關系的真實。

而「臺獨」分子的目的是顛倒黑白,否認臺灣文化的中華底色,將中華文化作為外來文化,與西方文化、日本文化一道作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中華文化是包容開放的,但在「臺獨」那裡,就是要把臺灣文化跟中華文化對立起來,甚至要拉小鬼打鐘馗,那個在「九合一」中敗下來的前臺中市長林佳龍,不是就要拆孔廟,建「臺中神社」麼。

但是,「去中國化」哪有那麼容易,歷史上那麼多天驕最後都折腰的千年文明,是「臺獨」有本事說去就去的麼。

所以你看,想消滅故宮,又不敢明目張膽的幹,偷偷摸摸的,不停的闢謠,兩任「漢奸」院長都幹不下去灰溜溜地下臺,新院長到現在沒有選出來。

不過,有必要警告這些人的是。

國寶是國家的珍貴文物,往它們身上打主意,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損毀的。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追究這些人的刑事責任。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14張

「國寶」蘊含了先輩的心血,多少人為保護它們在敵人的鐵蹄下捨生忘死,它們是中國文化傳承的證明,守護它們就是守護中國人的文化安全。因此,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損毀的,應依照《刑法》,以背叛國家罪論處。

「國寶」不但屬於中國人,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它向每一個在它面前為它折服的人訴說著人類的可能性。因此,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損毀的,應以反人類罪論處。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

如此輕佻處置「國寶」的人,應以「叛國罪」論處【補壹刀】 公眾號 第15張

往期精彩回顧:

日韓因這起官司翻臉,讓中國挺為難!

與蔡英文書

加拿大議員訪華,莫忘81年前的今天白求恩到中國

別幼稚了,300年國際政治本質就是血與火

原來,150萬平方公里的外蒙這麼割讓出去的!

沒有中國改革開放,日本的平成時代更加暗淡!

「巴西川普」走馬上任,他會向中國發難嗎?

2019,讀《實踐論》,做蒲公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