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一下后三十岁青年的社群活动需求。因为多半已经确定产业,无论是找到热情抑或是迫于家庭。如果没能确定深耕产业,无论是何原因想转换产业,也得打拼事业自己急起直追,也不太可能有时间参加社群活动。

  这群人的特色就是,确定产业,多半有家庭小孩,所以具体来说的活动需求,会是以自己锁定的特定产业聚会为主。时间地点也可能会以趋向工作为主;例如在上班时间,由公司补助;或是产业工会举办的活动。

  如果30岁后还单身,或许还能因为自由而能进修等而取得职场上的竞争优势,但20年后因为还得被家庭小孩绑著,所以或许会被后来居上也说不定。50岁,也应该是有机会追求职涯巅峰的时候。

  20几岁有最宽广的发展方向可能性、30几岁在选定产业内会最有发展冲劲(成长加速度)、40几岁会是实力与领导力兼备的产业中坚,50几岁会是产业稳当的领导群。

  另外也顺势想到整体产业发展的心得思考。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靠自己一己的聪明而成就个人事业,或是顺应时势赚到大钱,得以让个人有较好的物质享受,或许容 易;但科技业或整体产业的进步,实质上是要仰赖一个团队(甚至是横跨世代的世代梯队)的集体努力,才有办法真正创造硬实力,推进一点点;但就是扎实的门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