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於蒸汽的要求

使用蒸汽來打發奶泡再結合ESPRESSO的快捷製作,正是因為這兩點才促使了意式咖啡能夠在短時間內風靡全球。1、穩定穩定的蒸汽量是最關鍵的一點,忽大忽小的蒸汽往往正是你無法將奶泡打到細膩的罪魁禍首

2、大小適中

蒸汽量並非越大越好,過大的蒸汽量會導致牛奶升溫過快從而來不及發沫;

旋轉幅度過大從而很容易溢出奶缸、發沫較粗等問題;

過小的蒸汽量則會造成牛奶較難發沫;效率低下等問題。

所以適中的蒸汽量非常重要,切記過猶不及。

3、持久蒸汽的持久性與咖啡機的鍋爐容量、水位和功率等都有關係,你想要越持久的蒸汽,那麼可能機器的價格也就更加的昂貴了。4、乾燥蒸汽是否乾燥對最後成品的口味會有很大的影響,所謂乾燥的蒸汽就是你打開蒸汽管,把手放在離蒸汽管口10厘米左右的地方不會感覺到蒸汽裡面帶有水珠。蒸汽如果不夠乾燥,就好像一邊打發奶泡一邊往牛奶里摻水一樣,試想摻了大量水的牛奶做出來的咖啡會好喝嗎?蒸汽的乾燥性主要與鍋爐水位、管路設計等有關。

二、對於奶缸的選擇奶缸的選擇主要是容量和杯口形狀這兩點,容量決定了你的用途和出品時的咖啡杯量,而杯口形狀則決定了你是更多的需要拉花還是製作一杯傳統的卡布奇諾。選擇一個自己用著順手的奶缸,不僅僅可以提升奶泡的品質和咖啡的外觀,還能有效的降低損耗,減少牛奶的浪費。1、材質奶缸一般都是採用不鏽鋼材質,其原因不僅因為結實耐用,不容易變形,更重要的是不鏽鋼的導熱性能較好,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觸摸來實時的了解牛奶溫度,這點對於咖啡師而言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幾乎不會選擇用例如塑料、玻璃之類製成的奶缸。2、容量奶缸的容量主要有150毫升,600毫升,1000毫升,2500毫升等幾個主流的規格,其中最最常用的是600毫升奶缸。奶缸過大或者過小其實對於發沫都不太有利,而600毫升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奶缸容量。但是對於一些生意很多非常忙碌的咖啡店而言,1升的甚至2.5升的奶缸也是提高效率的選擇。3、杯口形狀杯口形狀一般分為短嘴、長嘴和圓嘴這三種,其中短嘴的通用性最強,適合製作絕大部分的咖啡以及拉花咖啡,是最常使用的一種形狀;長嘴個人認為比較適合製作卡布奇諾,拉花也有不錯的表現,但是前提是必須能習慣那個杯口形狀;圓嘴的最少見,據說在拉花時能拉出更多的層次來。選擇好適合自己的奶缸,有時會讓你事半功倍,奶缸的大小有時候甚至與你的手掌大小都會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三、對於牛奶的選擇要在半自動咖啡機上打發出細膩持久的奶泡來,牛奶的選擇、儲存至關重要。首先我們要選擇正確品牌的牛奶,目前比較穩定能發沫的牛奶一般含脂量在3.5%左右,在餐飲渠道常用的國產品牌主要包括:雀巢奶、伊利餐飲專供奶、發喜牛奶等幾個品牌。如果購買不到上述品牌牛奶,那麼可以去超市購買相對高端的純牛奶,日常比較廉價的牛奶由於幾乎都是調配奶,所以很難說是否能打發出非常好的奶泡。選對了牛奶之後,在使用之前還要記得冷藏一下。在3~5度的冷藏環境下放置4小時以上,可以讓打發出的奶泡更持久細膩。

最後就是每次打發完奶泡奶缸內剩餘的牛奶不要倒掉,可以放在冷藏櫃內冷藏後繼續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溫度必須要充分的冷卻下來,其次不可全部用二次使用的牛奶,由於打發過的牛奶裡面會含有大量的水,奶味會變淡,所以應該至少摻和一半以上新鮮的牛奶。

四、節省成本的練習方法1、省錢大殺器:洗潔精是的,你沒看錯,洗潔精也可以當場牛奶來練習發沫,而且一個600毫升的奶缸裡面,只需要加上2~3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了,打發出來的奶泡除了味道之外,和真正的奶泡幾乎完全一樣,也會由於技術問題打得很粗糙或者發不出沫,模擬度非常之高,強烈推薦。

2、拉花首選:牛奶+冰+水

其實最浪費牛奶的不是練習打奶泡,而是練習拉花,而且拉花時使用洗潔精或者其他替代品打發出來的奶泡明顯很難與咖啡融合,做出應有的拉花效果,所以牛奶變得必不可少,但是我們可以不必使用純牛奶,而是可以在牛奶中按照牛奶:冰:水=1:0.5:0.5的比例調配,這樣一罐牛奶變成兩罐,也能省不少。3、奶粉和豆漿粉全脂奶粉和部分品牌的豆漿粉也能打發出不錯的奶泡,用來練習成本大概也就幾毛錢一缸,要比牛奶低不少,但效果其實不如洗潔精好。4、老抽和洗潔精老抽每次用量2-3ml,加一點洗潔精在裡面攪拌均勻,可製作出和Espresso一樣的效果。再用打發的洗潔精拉花吧!五、打發奶泡的方法如何將一缸牛奶打發成細膩持久的奶泡這是每一個咖啡師和樂忠於LATTE ART的咖啡玩家所必須掌握的技巧。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打發奶泡的基本流程:1、反覆開關數次蒸汽管,以放空蒸汽管內的水和贓物,清潔蒸汽管;

2、奶缸中的牛奶不應少於1/3,否則無法發泡,也不應多於2/3,因為牛奶打成奶泡後體積會增加1倍左右;

3、將蒸汽管伸入充分伸入到奶缸缸底;4、打開蒸汽,一般情況不會調至最大,但具體情況可視奶缸內的牛奶量而定;5、將奶缸緩緩往下移動,直到聽到奶缸內發出清脆而富有節奏感的「呲呲」聲;6、當牛奶加熱到約65~75℃時,即扶著奶缸的手感覺牛奶已經燙手時,應在將奶缸往上提升的同時關閉蒸汽,再將奶缸移離蒸汽管;7、立刻清潔蒸汽管,防止牛奶脂肪凝結。我們在首次打發奶泡的時候可以先試著打幾次清水,再用牛奶試驗,最後我們必須要時刻謹記:打奶泡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我們必須依靠著聽覺,通過不斷的移動奶缸來打發出最細膩的奶泡。

六、學會識別聲音

我們已經知道,打發奶泡其實就是一個將奶缸上提和下拉的動態變化的過程,那如何才能知道何時奶缸該上提,何時又該下拉呢?實際上我們一般是根據打奶泡時發出的聲響來判斷的。1、無聲

如果沒有任何聲音,那一般是說明此時蒸汽管插入牛奶的液面過深了,此時牛奶一般只會加熱而不會起沫,你應該緩緩地將奶缸往下拉,直到聽見那美妙的「呲呲」聲。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蒸汽打熱多種液體,甚至於可以用蒸汽管做炒雞蛋。

2、較嘈雜的「吐吐」聲這樣的聲音一般意味著你打出的奶泡比較粗糙,所以你會發現很快就可以得到一大缸奶泡,但顯然那樣的奶泡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細膩而又持久的奶泡,它們更類似於肥皂泡,很快就會破裂,而且口感也很粗糙。如果你用這樣的奶泡製作一杯卡布奇諾,那我會建議你讓別人儘快喝完這杯咖啡,否則很快就會由於奶泡的消散變成半杯咖啡。聽到這樣的聲音應當立刻將奶缸緩緩地上提,直到聽見「呲呲」聲。3、富有節奏感的「呲呲」聲當你富有節奏感的"呲呲「聲時,那你講打發出細膩持久的奶泡,此時的重點是,你必須跟隨著奶泡的上漲,緩緩地下拉奶缸,以便在動態中取得平衡。打發奶泡,特別是打發出適量的、細膩的、持久的奶泡,是需要一定練習量才能做到的。七、觀察牛奶液面打發奶泡時,牛奶的液面自然會沿著一定的軌跡運動,一般分成圓形的旋轉和上下翻滾兩種,那怎麼樣的軌跡會讓牛奶更容易的打發出奶泡呢?針對大多數的新手而言,當我們在左手邊的蒸汽管打發奶泡時,順時針的圓形旋轉會是最佳的軌跡,在左手邊時,可以選擇依然是順時針,亦可根據習慣使用逆時針的圓形旋轉。無論如何,圓形的旋轉都要比上下翻滾更容易打發出細膩的奶泡,究其原因,打發奶泡時的重點就在於蒸汽管出氣口和牛奶液面的相對位置,當牛奶是旋轉時,液面的當度是相對較穩定的,而翻滾的,則液面的高度始終在變化,就很難找到比較穩定的點了。

要讓液面能夠旋轉起來,重點是蒸汽管插入奶缸時的角度問題,從奶缸的中心偏靠近蒸汽管的方位插入奶缸,然後讓蒸汽管與牛奶液面形成大約75度的夾角,可以幫助你比較容易的上手,讓液面旋轉起來。事實上,當你真正掌握了打奶泡的技巧之後,無論是旋轉還是翻滾,都可以打出不錯的奶泡,我們所要做的只是尋找一種更容易上手的方法,然後勤加練習。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