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報導王揚傑】

警方過去掃蕩毒品,不論是人數還是毒品重量,數據績效都非常可觀,但民眾卻感受不到身邊毒害減少,「向毒品宣戰」往往淪為口號,對此,新北市警察局長胡木源強調,查緝毒品不能再走立竿見影的績效論老路,斷根溯源,減少毒品新生人口,纔是該走的方向。

胡木源表示,政府多次宣示反毒是施政重要政策,過去檢警調的作法多以加強查緝毒品及吸毒人口為主,執行效果透過統計數據顯示,每次都能「成果豐碩」,但由於只以單一犯行移送地檢署,難符合聲押及羈押要件,形成「今天抓,明天放」,民眾感受不到毒害減少。

胡木源說,反毒工作要有整體戰略,新北市府去年7月成立毒品防治辦公室,以「減少毒品新生人口,避免施用毒品升級」為策略主軸,整合警察局、衛生局、社會局及教育局資源,並指派專人進駐,讓訊息橫向迅速有效傳遞,包括毒品情資。

市警局因應市府毒防辦運作,在刑警大隊成立毒品查緝溯源中心,胡木源表示,中心成立後由教育局獲取的情資,已破獲9件毒品案;近日也有衛生局提供情資的案例,住在樹林區的犯嫌長期施用K他命,有情緒不穩、擾亂鄰裏的情況,刑大蒐證後已將犯嫌查緝到案。

胡木源指出,以上述案件為例,警方在查獲犯嫌後,進而與社區民眾建立互信關係,不僅可構築更綿密的情報網,也可讓民眾確實感受到警方緝毒的決心與成效。

胡木源強調,自今年4月1日起推動溯源計畫後,溯源中心已支援340件毒品案件溯源,報請檢察官指揮查獲19名藥頭,其中檢察官聲押4人,法院裁定羈押3人;也因警方強化了犯罪羈押要件的期前蒐證,使檢察官可對犯嫌聲押,進而法官覈准羈押,讓社會不再有「今天抓,明天放」的觀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