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面紗

  這是《教你如何緩解婆媳矛盾》第7篇。

  婆媳關係問題,堪稱中國特色,是普遍現象。很多人說,我結婚後,對婆婆嘴巴甜一點,不就沒矛盾了嗎?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不是最恰當的處理方式。

  婆媳相處,光嘴甜,還不夠,有時候,還要來點“霸道”和“強勢”。

  姍姍結婚後跟老公在大城市裏打拼,生完孩子後,婆婆來幫忙帶孩子。

  剛來的時候,姍姍總是對婆婆客客氣氣,儘量順着婆婆。

  可沒想到,婆婆來了不到三個月,趁着節假日,直接就將孩子帶回老家去了。說是帶孩子回去認認祖宗,其實,就是帶着孩子回去長住。

  姍姍雖然很不樂意,可還是不敢挑明自己的意見,還覺得婆婆這是對自己好,減輕她的壓力。

  後來姍姍在視頻裏故意跟寶寶說:“寶貝,媽媽想你了,回來吧。”

  婆婆直接回道:“寶寶在老家挺好的,不回了,不回了。”

  那一刻,姍姍心如刀絞,非常難受。婆婆怎麼可以這麼霸道,沒跟我商量,將孩子帶回去就罷了,現在我想孩子了,也不帶回來,這不是自私是什麼?何況寶寶在老家生活,天氣冷,常感冒,哪能放心?

  婆媳矛盾,其實,有時候是因爲媳婦太軟弱,太好說話,婆婆太強勢造成。

  一:爲什麼會有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說白了,就是婆婆將媳婦當成外人,自己當成家裏的女主人,大小事務,都想自己說了算,都想自己做主的結果。甚至認爲,兒子是我的,孫子也是我的,你不過是個外人。所以,婆婆不跟媳婦商量,就將孩子帶走,也就不奇怪了。

  二:如何緩解婆媳之間的矛盾?

  1. 婆媳分開住

  婆婆與媳婦住在一起,就像一座山裏有兩隻老虎,還是兩隻母老虎,那肯定是會出現矛盾的。

  婆婆好不容易從她的婆婆手裏接過家庭大權,現在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了,肯定是想當家裏的第一女主人位置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婆媳之間,不要居住在一起。不住在一起,沒有長時間接觸,就能減少摩擦。

  2. 常來往,保持距離

  與婆家的距離,最好保持一碗湯還是熱的距離。

  我有個同事,白天將孩子交給婆婆照看,晚上下班了帶回自己家去。這樣,既可以解決了孩子的照看問題,又可以減少婆媳矛盾。

  遠香近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 男人要及時調節婆媳之間的矛盾

  男人是婆媳之間的重要橋樑和潤滑劑。很多時候,婆媳之間出現矛盾,都是因爲男人而起。

  心理專家武志紅說:“婆媳關係的本質,是三角關係,都在爭搶同一個男人。”

  想要處理婆媳矛盾,男人要有清醒地意識,必須知道婆婆這麼作,這麼鬧,是因爲他。

  只有男人主動出來揭穿婆婆的“陰謀”,婆婆纔沒法得逞,婆媳矛盾就能減少很多。

  其實但凡有點愛情的男人,還是潛意識裏想幫妻子多一點的,可是呢,又被親情桎梏,擔心自己不幫媽媽,會被冠上“不孝”的標籤。

  所以,當婆媳出現矛盾時,很多男人選擇裝傻,不作爲的行爲,甚至更過分的,直接站在親媽那一邊,冷落妻子。

  這就讓妻子非常痛苦了。

  三:婆媳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

  婆婆方面:

  需知道,夫妻關係纔是家庭的第一位,需明白,自己是在兒子家。既然是在兒子家,那麼,家庭就是由兒子和兒媳組建起來的。媳婦當然就是小家庭裏的女主人。

  現在的社會,早已不再是流行大家族模式,而是以小家庭爲核心。

  婆婆需要明白,自己和丈夫的家,纔是真正自己的家,自己纔是那個家裏的女主人。

  既然知道了這個規則,那麼,就應該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切莫事事自己做主,不與兒媳商量,就擅自行動,任何一個兒媳都會有意見。只是,每個兒媳的脾性不同,表現出來的反應也不同。

  媳婦方面:

  婆婆來幫忙帶孩子,一定是出於幫助年輕人減輕壓力的念頭,所以,出發點是好的。

  媳婦要學着,尊重婆婆,哪怕,她的身上有很多與你不一致的生活習性,有些非原則性的問題,可以睜一隻眼就閉一隻眼,別管太多。

  如果是原則性問題,該強勢的時候,還是要強勢,該霸道的時候,還是要霸道。

  比如,孩子的養育問題,婆婆一聲不吭就帶回老家去,而且長住不帶回媳婦的身邊,這就是原則性的問題。

  媳婦完全有理由要求婆婆將孩子歸還到自己的身邊。更何況,兒童心理學家普遍認爲:孩子三歲以前,在自己的母親身邊成長,是最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男人方面:

  需清醒認識到,無風不起浪,兩個女人之所以有矛盾,都是因爲爭風吃醋,想要當第一女主人。你應該時刻明白,自己的家只有一個女主人,那就是妻子。

  我希望男人能夠儘量幫助妻子,因爲,很多時候,妻子的情緒是被動的,往往是因爲看不慣,或者婆婆做的一些事情,讓她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挑戰,或者心裏很反觸,但又不好直接跟婆婆作對,所以,只能跟你鬧脾氣。

  這個時候,男人應該多關心一下妻子,多在婆婆面前說說妻子的好話,多多指正婆婆的所作所爲。

  家和萬事興,有時候,只要婆媳合了,家,也就和睦了。

  -END-

  更多原創情感,歡迎關注微信公衆號:新面紗(XMS-2018Y),我在那裏等你來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