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讓一步爲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菜根譚》

  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長孫氏生有三個兒子:嫡長子李承乾,嫡次子李泰,嫡三子李治。

  最先是立了李承乾爲皇太子,李泰爲魏王,李治爲晉王。

  李承乾年少聰明能幹,深受李世民喜愛,早年已經認定了他就是皇帝的繼承人。但是,長大後,他開始叛逆,在家縱情聲色,在外僞裝成賢良君子的模樣。

  魏王李泰,才華橫溢,喜歡招攬文學之士。在他的組織帶領下,編著了《括地誌》,深得李世民欣賞。後來,李泰越來越得寵,逐漸有了非分之想,覬覦太子之位。

  而這個時候,太子李承乾腿腳有毛病,行走不便,見李泰覬覦太子之位,擔心自己被廢黜。

  於是,二人便開始樹立黨羽,展開內鬥。

  後來,太子東宮中有一名舞樂藝伎,姿容絕美,很受李承乾寵愛。李世民聽說後,殺了這名藝伎。李承乾懷恨在心,他認爲肯定是李泰告發的,於是,更加怨恨他。兩人的矛盾不斷升級。

  爲了把李泰這個威脅徹底搬倒下去,李承乾最後鋌而走險——效仿他爹當年的玄武門之變,起兵入宮,打算誅殺李泰,逼父皇李世民退位。

  不料,李世民早有準備,李承乾計劃敗露。不過李世民不忍心殺他,只是將他廢爲平民,流放黔州。

  這一局,看似李泰成了最後的贏家。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審問李承乾逼宮謀反一案時,李承乾一句話點醒了李世民,讓李泰的陰謀徹底落空。

  李承乾(劇照)

  李承乾坦陳:“臣貴爲太子,還有什麼可求的呢?臣之所以謀反,是因爲二哥李泰覬覦太子之位。如果立二哥爲太子,不正是讓他的計謀得逞了嗎?”

  李世民恍然大悟,說:“是啊!如果立李泰爲太子,那麼就證明太子之位可以通過陰謀詭計取得。而且立李泰爲太子,將來李承乾與李治都會死,而立李治爲太子,則李承乾和李泰都能活命。”

  於是,在旁邊觀戰許久的老實人李治,不費一兵一卒,輕鬆上位。

  我們最難克服的一種錯誤思維慣性就是:只有打敗對手,才能獲得利益。

  但現實是,很多時候,我們把對手打敗的同時,也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所以,真正高級的思維不是你敗我才能勝,你失我才能得,而是以退爲進,以舍爲得。正如《菜根譚》這裏所說:處世讓一步爲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一個人,一旦明白了這一條天規,你這一輩子不想成功都難!

  美國南部的一個州,每年都舉辦南瓜品種大賽。

  有一個農夫的成績相當優異,經常是首獎及優等獎的得主。他在得獎之後,毫不吝惜地將得獎的種子分給街坊鄰居。

  有一位鄰居就很詫異地問他:“你的獎項得來不易,每季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品種改良,爲什麼還這麼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的南瓜品種因而超越你的嗎?”

  這位農夫回答:“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就是幫助我自己!”

  原來,這位農夫所居住的城鎮是典型的農村形態,家家戶戶的田地都毗鄰相連。如果農夫將得獎的種子分給鄰居,鄰居們就能改良他們南瓜的品種。這樣就可以避免蜜蜂在傳遞花粉的過程中,鄰近的較差的品種污染自己的優良品種。

  若農夫將得獎的種子私藏,則鄰居們在南瓜品種的改良方面勢必無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將那些較差的品種傳染給自己的南瓜。那麼,他勢必要在防範外來花粉方面大費周折,而且效果不見得理想。那麼他也更無暇顧及優良品種的後續研究改善了。

  爲什麼“退步”是“進步”的張本,“利人”,實際上是“利己”的根基?這位農夫的所作所爲,就是最好的詮釋和回答。

  這個世界的運轉並非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只存在你死我亡的慘烈競爭關係。實際上,互助互利的共生關係纔是一種穩定、持久的秩序。

  有記者曾經採訪任正非:“我看到歐洲市場已擁抱了華爲,華爲也擁抱了歐洲,對此您怎麼看?”

  任正非說:“我們在歐洲的份額也不能太高,我們也要給競爭對手留有生存的餘地。所以有時別人說我們定價高,我們定價不得不高,我們如果定價低就把別人都整死了。把別人整死不是我們的目的,這樣其實自己也活不了多久。新的科技隨時可能翻盤和取代,共同發展纔會讓更新和取代停留的久一點,更久一點,或者給自己補充和創新提供餘地,這纔是共贏。”

  華爲爲什麼能夠撐起中國高新科技領域的半邊天,讓外國人也非常敬重?從這段任正非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係,就可以窺見一斑!

  人生大多數的坑,歸根結底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挖的。要避免自己給自己挖坑,就要學會“處世讓一步,待人寬一分”。

  短期來看,這好像是自己損失了,但是如果你學會放長十年、二十年來看待眼前這件事情,你會發現“處世讓一步,待人寬一分”,纔是真正讓你持續、穩定、長久地實現正向“收益”的唯一正確姿勢!

  明白了這一條天規,人這一輩子不想成功都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