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听了一个关于联觉的报告,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整理。估计感兴趣的人不少,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下关于联觉的报道和脑机制,发一个帖子,为了省事大部分内容来自中文wiki(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94%E8%A7%89),以及参考了英文wiki的脑机制部分。

联觉(Synesthesia),又译共感觉、通感或联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σ?ν(syn),"共同", 和α?σθησι?(aisthēsis),"感觉"。这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synesthete)。

真正的联觉是无意识的,文学修辞手法的通感(如「苦涩的风」或「尖利的笑声」等)有时也会被描述为「联觉的」。据估算平均每23个人中会有1人拥有某种联觉。一个联觉人的联觉感受很少发生改变,例如一个人「感到」数字1是红色,他每次看到1字时,都会「看见」红色。当问及联觉人怎么发现自己的联觉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经验不寻常,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同。有些联觉人感觉好像整个生活都在保守这秘密。

虽然有时会被称作「神经系统疾病」,联觉却并没有被收录进DSM-IV和ICD分类目录中,因为它通常并不会对日常行为产生影响。不过,它却在Dorland医学辞典和Steadman医学辞典存在了多年。事实上,大多数联觉联觉人表示,他们的联觉经验是中性,甚至是愉快的。相反地,像色盲和绝对音高一样,联觉是一种受感性经验影响很大的体验,「神经性」一词仅能反映出它是建立在大脑感知差异的基础上的。人们曾认为不同联觉人之间的联觉体验是完全不同的,但最近的研究揭示出在对大量案例进行集中分析后可以找到一些潜在的相似性。例如,声响-色彩联觉人在听到较高的音调时倾向于感受到较浅的颜色,字元-色彩联觉人对特定字母的颜色有显著的偏好(如,A通常是红色;O一般是白色或黑色;S则倾向于表现为黄色)。然而,联觉类型的数量很大,在每一类中,不同个体又会报告不同的触发途径和不同强度的联觉体验。这种多样性意味著判定某一特定个体是否具有联觉会非常困难,同时,绝大部分联觉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认知与众不同。不过,忽略种种差异性之后,还是有一些普适的标准用来判定真正的联觉经验。神经科学家Richard Cytowic定义了以下的联觉诊断标准:

  1. 联觉是不受主观控制而且自发的;
  2. 联觉感知具有空间上的延伸,即通常都具有「位置感」;(举例而言,联觉人在描述感知产生的地点时可能会用到「看向」或「去往」一类的词)
  3. 联觉感受是简单而基本的;(如,不会复杂到形成图像)
  4. 联觉感知易于记忆;
  5. 联觉具有实际的影响(心理学上的)。

Cytowic的早期案例包括了许多联觉感受发生在体外的个体(比如发生在眼前的一块「屏幕」上)。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完全地外化在联觉人中其实很少。考虑到这一点,Cytowic和Eagleman用「自体联觉者」和「非自体觉者」来区分有不同空间感受的联觉人。

联觉之间几乎任何两个感官或知觉模式都可能发生,以及至少一个联觉。鉴于大量的联觉的形式,研究人员使用X→Y表示的联觉,其中X是「诱导」,即触发经验,Y是「并发」,即额外的经验。逻辑上几乎每种组合经验均可能发生,以下是几种 比较常见的类型。

字形→颜色联觉

又称为视听联觉,联觉者感觉字母或数字仿佛具有内在的色彩。(例如,A可能是红色)

(http://naturepunk.deviantart.com/art/Synesthesia-Alphabet-FINALLY-200199534) 空间顺序联觉

空间顺序联觉是以视觉模式感知数字顺序的一种状态,空间顺序联觉者能够将数字宛如真实地在他们面前看到。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联觉者比一般人能够更好地记住日期和历史事件。

声音→颜色联觉

(http://mmcneuro.wordpress.com/2013/10/17/synesthesia-boy-that-word-tastes-good-huh/) 数字形式联觉 对于数字形式联觉,(有序的)数字、一年的月份和/或一周的日子则能引出精确的空间位置,(例如1980要比1990更「远」),这种联觉人甚至可能将一年视作一张(三维的)空间地图(顺时针或逆时针的)。 人格化

在序数语言人格化联觉(OLP)中,序数、日期或月份则会唤起某种人格感受。

视运动→声响联觉(联觉人)在看到运动或闪光时会「听见」声响。

词法→味觉联觉

(http://www.novotaste.com/content/synesthesia-smelling-sounds-seeing-smells) 听觉触觉联觉 镜触控联觉

镜面触摸联觉是人们从所看到的远处景物(并不在身边发生,类似于镜花水月)中得来的一种感觉,例如联觉者看到别人痛苦,自己也能感同身受(类似触景伤情)。对于镜面触摸联觉来说,除了真实地触摸到了真实的物体外,通过视觉的刺激,也一样的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

现有报道的联觉类型已超过60种,但仅有一小部分经过科学地研究。即使在某一特定联觉类型中,联觉感知也呈现出强烈地差异性,并且人们对自己是否具有联觉的认识也有不同。

联觉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但具体的遗传模式尚待确定。也有个别报道称联觉会因服用神经药物、中风、颞叶癫痫发作、失明或失聪而出现。由非基因因素造成的联觉被称作「偶发联觉」,用以同更为普遍的「先天联觉」相区分。由药物和中风(不包括失聪和失明)引起的偶发联觉似乎只包括感官联系,如「声音→视觉」或「触觉→听觉」等。部分报道中包含了(可能是)具有文化基础的案例,即字母、词位、一周日子或一年的月份。有关联觉的各类作品,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 TED talk:
  • 日本电视动画《科学超电磁炮》:在幻想御守篇中有用到联觉的概念。
  • 《CANAAN迦南》:一部以联觉(共感觉)为主题的日本电视动画。
  • 《Gimmy Heaven第三凶间》:一部以联觉(共感觉)为主题的日本真人电影。
  • 《冰激凌王国》;作者杰里夫·福特;一篇以联觉为主题的科幻小说,曾获得美国科幻星云奖。
  • 《星期三是蓝色的》;作者丹尼尔.谭米特(Daniel Tammet)的自传。他有强烈的共感觉,也有学者综合症和亚斯伯格症,10000以内的两个数字相乘都能对应到一个不同的颜色、质地或形状,所以他可以很快的说出答案,曾在众人面前背出圆周率到小数点后22,514位,也曾在一个礼拜内学会冰岛语。
  • 《芒果猫A Mango-Shaped Space》:一部以联觉(共感觉)为主题的青少年小说。
  • 美剧《豪斯医生》第四季第二集中的案例,一位患者的眼睛可以听
  • ======================联觉的脑机制========================

    已知大脑的不同脑区负责不同的感官功能(详见本链接的果壳问答,关于人类大脑分工:http://www.guokr.com/question/381533/),联觉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不同脑区之间的交叉激活(cross-talk)增强引起的。例如字母-颜色联觉很可能是因为负责编码字母(绿色)和负责编码颜色的V4区域(红色)交叉共激活引起的。

    另一种可能是去抑制反馈(disinhibited feedback)或者正常的感觉反馈通路的抑制程度降低。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激活和抑制机制是平衡的。但是,如果正常反馈不能被正常抑制,那么后期的多感觉信息处理导致的信号反馈则会干扰前期阶段,例如激活视觉(视觉通常是刺激发生后最早被激活的区域)。Cytowic和Eagleman发现在非联觉人群中,如果发生颞叶癫痫,头外伤,中风或者脑瘤,也会产生所谓的获得性联觉现象,这一点支持了去抑制反馈学说。他们同样发现这种联觉现象很有可能发生在冥想过程中,或者深度集中注意力,感觉剥夺,或者使用迷幻药例如LSD或墨斯卡灵(mescaline),甚至有时候大麻也会带来类似体验。不过联觉人群也报道说普通的刺激,例如咖啡或者抽烟不会影响他们的联觉,酒精饮料也不会。

    http://syn6th.com/:一个蛮有意思的中文联觉网站,可以参与联觉研究。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