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現在的所有,「浪費」一年的時間Working holiday,值得嗎?

?? 玩夠了回國,要重新開始,怎麼辦呢?

這是被提問了無數遍的兩個問題,講真,我沒有能力回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世界觀價值觀自然不同,渺小如我萬不敢冒然為你出謀劃策。關於「值不值」的問題,我想之前的文章已經很明確表明過我個人的態度和立場。

那麼,我們試著聊聊第二個問題。

先說說,當年我們一起Working holiday的小夥伴現在都在幹什麼吧。

? 微博:@參差行者

一對浙大的高材生,男主設計出身,間隔年前是蝦米音樂的產品經理。兩人領證後說走就走開始一年多的環球旅行。在紐西蘭打工度假期間他們翻譯並發布上市了3本書。回國後補辦婚禮,男主現在是螞蟻金服的產品經理,女主重回金融行業,現在寶寶已出生,去年我去亞庇溜達,還偶遇了帶著寶寶繼續耍的這對夫婦。我的感覺,他們順利回歸了中國典型的中產階級生活狀態。

? 微博:@Aric陳軒

紐西蘭whv結束後回北京工作了一段時間,現在任職於斐濟陽光旅行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總監,在斐濟接待了爸爸去哪兒製片組。是,他將興趣變成了工作。

? 微博:@阿村小玥

出發前小玥在北京就職於法國大使館,回國後在去哪兒網做運營主管,跟著去哪兒又去了不少地方。經過兩三年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放棄一切和老公一起技術移民去澳洲,現居阿德萊德。

? 微博:@樸-小豆

2013年結束旅行回國後在國企任職2年多,所有假期都用來一個人出國耍。某日靈光一閃就把工作辭掉了,現在揣著澳洲whv的簽證在凱恩斯帶人玩熱氣球呢!她說大概會在澳洲攢到二簽,但是對留下來沒興趣,至於之後在哪兒,幹什麼,再說吧!

? 微博:@宋釗一光年

他是第一個在皇后鎮街邊賣唱的中國人,一年的whv有半年以上是靠賣唱為生的。回國後他去麗江大冰的水屋繼續唱歌,現在是大冰手下的簽約民謠歌手,錄製了自己的專輯,在各大高校巡迴演出。

? 微博:@紐西蘭皇后鎮線人O孟大爺

復旦大學畢業,在whv期間就職於紐西蘭旅橙Orange Exchange,任中國市場主管。現在孟大爺已經在紐西蘭成立自己的婚慶公司「aMoment」和一傢俬人定製的旅行公司「孟遊紐西蘭」。這位大神已經定居紐西蘭,常年駐紮皇后鎮。

當然,以上這些都只是我熟悉的朋友,這個圈子裡還有很多大牛人物,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體驗著讓人嘆為觀止的生活。但更多的,是無數個@Tina、@Audrey、@Fred、@Ivy、@Blinda、@Cindy、@Bruce、@螞蟻Yee……玩夠了,老老實實回家,或重操就業,或大膽創新。我們並沒有驚人的成績,該結婚結婚,該搬磚搬磚,然後和那些沒有間隔年的人一樣,想升職加薪,思柴米油鹽。

這麼說來,間隔年好像對我們也沒有什麼負面影響?

回國的第一個月,約見了各種好友。我發現當年一起進公司的A,現在已經跳槽到行業頂尖的企業,身邊全是大牛,手下還有2個實習生;還有同年畢業的B,扎紮實實幹了兩年,月薪已經過2w,而我所有財產加起來還不足1w;閨蜜已經懷孕5個月了,天吶,我竟然錯過了她的婚禮;家門口的老房子全部改頭換面,想說坐公交出門溜達,結果公交路線調整,我在自己的家鄉迷了路;晚上KTV,大家都不再像當年一樣趕公交,手機點一點就有人來接,出身移動互聯網行業的我,竟然不知道「嘀嘀打車」;去參加面試,HR問我在紐西蘭那一年都做了些什麼工作,我卻羞於回答……對,有無數個這樣的瞬間,我覺得自己這個所謂的間隔年簡直餵了狗了!

找工作,是一個十分內耗的過程。我們要頂著與同齡朋友觸手可及的差距自我鼓勵,明明心裡慌張地要命,也要死撐著跟自己說:別怕,哥都是見過遠方的人了。

什麼叫「迷茫」?就是你一無所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能做又好像什麼都做不了;

什麼是「無助」?就是被HR連勝追擊問的啞口無言的時候你竟然也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什麼是「孤立無援」?就是七姑媽八姑婆永遠緊箍咒般唸叨房子、車子、男/女朋友、高收入…然而這些都和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最終,我理解了什麼是「害怕」,因為有那麼幾個瞬間,我甚至想要倉皇逃回「流浪」時的顛沛流離……以上這些兵荒馬亂的心情,在回歸初期的適應階段,我通通都認真體驗過,沒有一個落下。(別笑,你大概也會的。)

走運的是,在被各種面試羞辱的體無完膚之前,前東家的老大直接把我領了回去,開啟了一年的全能打雜生活。

之後的日子和你一樣,好好工作嘛。雖然回到老東家,卻沒有機會繼續自己喜歡的領域,但我仍然把這次機會當做救命稻草一樣珍惜,公司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那一年我有過很多種嘗試,也參與過十幾個的靠譜不靠譜的項目。我竭盡全力完成每一個任務,加班,無休止的加班,學習,一直在學習,秉承著「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的宗旨持續運作,我以為這樣的忙碌可以幫助我加速回歸的步伐,我跟自己說,要把我「浪費」掉的一年補回來,我要「自由」與「成就」兩手抓。(現在想想,真是個笑話!)

即便這樣,生活好像依然不容易,我發現日子並沒有因為我的馬不停蹄而發生質的飛躍。導火索是某一天,已經下班的我被老大呼回辦公室,CEO假期要去戶外玩耍,老大讓我幫他買一個鍋,對,就是老闆自己出去玩在戶外煮飯用的鍋,第二天就要。老大還說;「記得加點班為選鍋做個漂亮的PPT,搞幾個備選產品,把鍋的優勢、品牌、價格寫清楚,讓老闆挑。」那一瞬間,懵逼的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似掏心掏肺地努力,也不過是自我重複與消耗,這特麼纔是真的浪費生命。

我記得那是2015年3月,結束間隔年,整整一週年。

之後我毅然決然辭掉了「打雜」的工作,在家學習前端開發。對,一個鍵盤按鍵都認不全的電腦白癡,一個大學專業裏完全沒有數學相關課程的野丫頭,竟然誇張地要嘗試學習編程。我也覺得挺好笑的。如果你問我,辛苦嗎?難學嗎?開玩笑,這不是間隔年時流水線上做picking,抗住麻木與睡意就可以的,那些生僻的術語,複雜的邏輯分分鐘就可以KO掉我好嗎?我每天都在被KO,爬起,再被KO,再爬起中生死循環,周而復始。可我知道,沒辦法呀,只有熬過了這個階段,我纔有可能嘗試自己喜歡的工作。

有了穩定的目標,努力也略見成效、大概學習了半年之後,我拿到了新的工作offer,隨後的兩年,順利按照計劃轉型做了產品經理(在此硬廣一個,感謝「航班管家」贈與的幫助與機會,這家有情懷又務實的大企業,歡迎機智的你前來投奔!)每天依然很忙碌,偶爾也疲憊,卻跟旅行一樣,我能感覺到身體裏充斥著的快樂和滿足。

兜兜轉轉我終於領悟:當你停止重複原有「糟糕」的生活,纔是真正的重新開始!開啟間隔年,好像需要莫大的勇氣,但循規蹈矩的生活,需要的不止是勇氣,你必須抗住所有遭遇,原地跌倒就原地爬起,不斷縫補那箇舊的自己,再嫌棄也沒有辦法逃避。

而在這需要不斷「重新開始」的人生裏,如果「間隔年」算是一種「浪費」,我「浪費」的生命又何止間隔的這一年?如果「重新開始」是一項你無法完成的考驗,那你短暫的青春又憑什麼別樣精彩?寶貝兒,間隔年不可怕,重新開始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漫無目的地奔跑,以為自己抓住了風,風卻從未擁抱過你。

三年後的現在,我跟糉子先生回到了紐西蘭,又得要重新開始了!微博:@螞蟻Yee

寫在最後: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旅行者,沒有去過幾十個國家幾百個城市。我只是踏踏實實用一年多的時間沉浸在紐西蘭,體驗生活,感受差異。隨後繼續在常規的生活節奏中探索世界。這些體驗與故事構成了我完整的青春,讓我豐富且滿足。如果它也感動了你,我很快樂。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螞蟻Yee。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微博:@螞蟻Yee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