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502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4月14日,在西安市有關部門發佈針對“某女士購奔馳車消費糾紛”一事處理結果的聲明僅僅幾個小時後,鄭州市另一位奔馳車主又再次以視頻的形式訴說了自己購買奔馳新車時同樣遭遇到的質量問題。業內人士認爲,集中出現的兩起維權風波,不僅讓奔馳深陷輿論漩渦,也讓兩家4S店背後的經銷商集團利星行開始受到外界的關注與質疑。

  01

  糾紛迭起

  4月14日凌晨,西安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發佈了西安市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某女士購奔馳車消費糾紛”一事處理結果的聲明。聲明顯示,目前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繼續加強溝通解決投訴問題。對消費者新提出的訴求和證據調查覈實後,依法依規作出公正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已於4月13日下午發佈聲明致歉,但此次糾紛漩渦的主角——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除了此前 “已與女車主消除誤解,達成共識”的迴應之外,暫無最新的官方聲明。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詞雲圖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14日下午,另一則由河南當地媒體報道的鄭州奔馳車主維權的視頻再度在網上引發熱議。

  根據視頻,近期,家住河南鄭州的王女士花費40萬元在鄭州之星奔馳4S店購買了一輛奔馳C260車型,提車後不到24小時,車輛在正常行駛中突然出現“方向盤無法轉向”的問題,4S店將該車拉回檢測後,鑑定結果爲“方向盤助力系統失效”。

  4S店提出,可以爲王女士的車更換配件,但王女士認爲,新車行駛時間還不到24小時就要更換配件,自己無法接受,她希望4S店能夠退款或者換車。在視頻中,儘管鄭州之星奔馳4S店的銷售主管承認王女士的車確實是在提車24小時內方向盤助力系統出現問題,但他也強調,“(只要)更換電子配件就行了”

  王女士表示,此前,她的情況由4S店向廠家方面反饋了半個月。隨後,在4S店明確表示,根據汽車三包規定,王女士的車無法退換後,王女士開始同意與4S店協商賠償事宜。不過,通過求助媒體和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後,王女士又認爲自己的情況符合退換的條件,因此又向4S店提出修改訴求。雙方的協商也因此陷入膠着。

  視頻的最後,鄭州之星奔馳4S店承諾,下週二(4月16日)將給王女士新的答覆。對於該車作爲生產廠家的奔馳是否會協助經銷商處理鄭州這起新的購車糾紛,北京商報記者試圖採訪奔馳中國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對方回覆。

  02

  複雜關係

  事實上,儘管兩起糾紛涉及的奔馳4S店並非同一家,但它們背後卻是同一個汽車經銷商巨頭的身影。

  工商信息顯示,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爲顏健生,公司股東有中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和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天鼎有限公司兩家,其中,中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國內豪華汽車經銷商集團利星行。

  無獨有偶,鄭州之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爲天津中原星投資有限公司,而後者的唯一股東是由顏健生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東之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進一步查詢啓信寶可以發現,由顏健生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多達上百家,這些企業多數與利星行相關。同時,顏健生在利星行(中國)汽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利星行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中除了擔任法定代表人,也是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而且,馬來西亞人顏健生還有一個身份是馬來西亞的拿督。

  不僅如此,不論是利星行,還是顏健生,都還與奔馳的在華公司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20世紀60年代,靠出口原木起家的馬來西亞華僑企業利星行,向奔馳公司訂購了幾百臺大型拖車,由此成爲奔馳卡車在亞洲地區的最大客戶。198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香港,利星行集團獲得奔馳轎車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引進並銷售奔馳汽車。

  2006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將總部由香港遷往北京,並更名爲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奔馳中國”)。當時,利星行持股比例高達49%,戴姆勒和戴姆勒東北亞分別持股41%和10%。

  目前,顏健生在奔馳中國擔任董事。此外,奔馳中國現在的法定代表人爲劉禹策,劉禹策10餘年前曾擔任利星行(大連)汽車有限公司、大連中星汽車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是從雙方的合作歷史看,還是從高管身份的角度看,利星行與奔馳中國的關係都不簡單。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奔馳的重要合作伙伴,北汽集團也希望在奔馳在華的銷售體系中佔有更多影響力。隨後,利星行對奔馳在華業務的影響力遭到削弱。

  2012年12月,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這一新的銷售公司將利星行排除在外,其中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9%。另外,2012年,戴姆勒還與利星行達成協議,雙方在奔馳中國股比變更爲75:25,戴姆勒股比提升至75%。

  03

  質疑聲浪

  正是憑藉與奔馳中國密切的聯繫,近年來,奔馳在華銷量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利星行也逐步成長爲國內知名的豪華車經銷商巨頭。2017年,利星行營業收入達到801.1億元,在2018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排名第三。

  不過,儘管業績不斷攀升,但利星行也一直不斷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質疑聲。其中,本次位於購車糾紛漩渦核心的西安利之星近年來就多次傳出所售車輛存在質量問題的消息。

  2014年10月,西安利之星欠某客戶數千元欠款遲遲未還,該車主駕車堵門。2016年2月,一名女車主在西安利之星花費48.6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GLC 300,提車之後,尚未開到家就因故障而導致儀表盤一個黃燈亮起;2016年4月,張先生在西安利之星花260萬元購買邁巴赫S500,但僅半個月該車就出現漏油問題。針對西安利之星捲入的最新的這起購車糾紛,法律專家趙佔領表示,這個案例中,消費者完全可以要求換車或者退車。當然,也有人認爲4S店涉嫌構成欺詐,消費者可以要求退一賠三。但是我個人認爲根據目前公開信息,認定構成欺詐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對於此次利星行相關的4S店連續出現兩起新車存在故障的情況,有質疑聲也認爲,這兩家4S店很可能沒有落實業內最基本PDI檢查(車輛交付前檢查),或者銷售的根本就是二手車或事故車。

  對此,汽車行業專家顏景輝表示,PDI檢查是經銷商都應該嚴格執行的項目,從現在來看,尚不能肯定地說奔馳經銷商在這塊存在問題。不過,此次持續發酵的兩起購車糾紛影響很大,無論是奔馳,還是經銷商,都必須對此高度重視。未來,隨着相關監管部門的檢測結果出來,事實足夠清楚後,究竟經銷商是否存在問題,廠商需要承擔什麼責任,都將逐漸明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