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器參數詳解1、均衡器的調整方法:超低音:20Hz-40Hz,適當時聲音強而有力。能控制雷聲、低音鼓、管風琴和貝司的聲音。過度提升會使音樂變得混濁不清。低音:40Hz-150Hz,是聲音的基礎部份,其能量占整個音頻能量的70%,是表現音樂風格的重要成份。適當時,低音張弛得宜,聲音豐滿柔和,不足時聲音單薄,150Hz,過度提升時會使聲音發悶,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強。中低音:150Hz-500Hz,是聲音的結構部分,人聲位於這個位置,不足時,演唱聲會被音樂淹沒,聲音軟而無力,適當提升時會感到渾厚有力,提高聲音的力度和響度。提升過度時會使低音變得生硬,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數樂器的低次諧波和泛音,是小軍鼓和打擊樂器的特徵音。適當時聲音透徹明亮,不足時聲音朦朧。過度提升時會產生類似電話的聲音。中高音:2KHz-5KHz,是弦樂的特徵音(拉弦樂的弓與弦的摩搡聲,彈拔樂的手指觸弦的聲音某)。不足時聲音的穿透力下降,過強時會掩蔽語言音節的識別。高音:7KHz-8KHz,是影響聲音層次感的頻率。過度提升會使短笛、長笛聲音突出,語言的齒音加重和音色發毛。極高音:8KHz-10KHz合適時,三角鐵和立*的金屬感通透率高,沙鐘的節奏清晰可辨。過度提升會使聲音不自然,易燒毀高頻單元。2、平衡悅耳的聲音應是:150Hz以下(低音)應是豐滿、柔和而富有彈性;150Hz-500Hz(中低音)應是渾厚有力百不混濁;500Hz-5KHz(中高音)應是明亮透徹而不生硬;5KHz以上(高音)應是纖細,園順而不尖銳刺耳。整個頻響特性平直時:聲音自然豐滿而有彈性,層次清晰園順悅耳。頻響多峰谷時:聲音粗糙混濁,高音刺耳發毛,無層次感擴聲易發生反饋嘯叫。3、頻率的音感特徵:30~60Hz沉悶如沒有相當大的響度,人耳很難感覺。60~100Hz沉重80Hz附近能產生極強的「重感」效果,響度很高也不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可給人以強烈的刺激作用。100~200Hz豐滿200~500Hz力度易引起嗡嗡聲的煩悶心理。500~1KHz明朗800Hz附近如提升10dB,會明顯產生一種嘈雜感,狹窄感。1K~2KHz透亮2800Kz附近明亮感關係最大。2K~4Kz尖銳6800Hz形成尖嘯,銳利的感覺。4K~8Kz清脆3400Hz易引起聽覺疲勞。8K~16Kz纖細>7.5KHz音感清徹纖細。均衡器的發展趨勢運用數字濾波器組成的均衡器稱為數字均衡器,數字均衡器即可作成圖示EQ,有可做成參量EQ,還可以做成兩者兼有的EQ,它不僅各項性能指標優異,操作方便,而且還可同時儲存多種用途的頻響均衡特性,供不同節目要求選用,可多至儲存99種頻響特性曲線。SONY的SRP-E300是一款多功能2通道的數字均衡器具有10段參量均衡和29段圖示均衡,可同時或獨立工作,帶有限制器和雜訊門功能,高精度的48kHz取樣,20比特線性模數/數模轉換;帶有模擬和數字輸入/輸出;RS-232CC介面,可用於外部遙控,,它的出現會逐步淘汰普通的模擬均衡器,是一款專業音頻擴聲領域具有極高性價比的產品。P.S.1、20~40這個頻段聲音的大部分感覺是鬆軟的低音,而不是強勁有力,通過試驗就可以知道。看看給地鼓提升這個頻段會有什麼效果。2、40~150是聲音的基礎沒錯,但是絕占不到70%,而且人聲的鼻音也不在這個頻段,大概在250左右。3、150~500這頻段,是個要在處理的時候非常小心的頻段,絕不能靠提升這頻段來獲得人聲的力度。稍不小心就會一團遭。4、「300Hz處過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響,則會嚴重影響聲音的清晰度。」應該說只要在低頻部分加混響,都會影響聲音的清晰度。當然,在現在的混音技巧中,這個規則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因為,我們經常會在歐美及港台的錄音室里見到他們為地鼓和貝司加超短程混響。以上均是參考的數值,實際上還是要根據製作的實際情況而定!希望能提供給大家參考的幫助!SABINEFBX2420+雙聲道反饋抑制器操作手冊一、聲反饋產生原因擴聲系統中之所以產生聲反饋現象是由於傳聲器將揚聲器重放出來的聲音反覆拾取且音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這種同頻聲信號就會引起放大電路回授,產生嘯叫。出現嘯叫現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傳聲器拾音入射角度與揚聲器輻射角度接近,直接拾取重放聲;二是揚聲器與傳聲器距離較近,傳聲器間接拾取重放聲;第三個原因是室內頻響特性不好,存在駐波點,當按額定功率輸出時,這一頻率的聲場就會高出其它頻率許多,只要節目頻率與其相同時,就會造成傳聲器間接拾取過多此頻率信號,形成嘯叫。二、抑制聲反饋的手段早期,人們常利用分段均衡器(EQ)作為聲反饋抑制設備。由於EQ濾波器是固定不可變的,無法將其精確定位到回授點。另外,由於EQ濾波器的帶寬較寬,陷波深度較深,使用過程中將損失不少聲功率。FBX的出現克服均衡器作為聲反饋抑制設備的很多不足。與分段圖形均衡器相比,它有三大優勢:首先是FBX具有自動功能,設置好後,無須音響師手動調整;其次是FBX能夠自動搜索、精確定位回授頻點;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優點是FBX的宏濾波器不必做得很深或是很寬,它比多段EQ濾波器窄數十倍,這意味著音響師可在保證不發生嘯叫情況下將系統增益推得更高。FBX與31段圖形均衡器(EQ)的頻響特性比較如圖1所示。圖1FBX與EQ頻響比較三、FBX的使用方法3.1連接方式FBX最常見的連接位置是在調音台和功放之間。在這個位置,FBX可感應並消除調音台任何一路產生的回授,如圖2所示。圖2典型擴聲系統連接框圖  注意:如果調音台是不平衡輸出,你必須用標準的不平衡電纜和連接頭連接調音台和FBX。同樣,如果調音台是平衡輸出,你也必須用相應類型的接頭插件,否則就會損失增益。FBX被設計成平衡輸出。平衡輸出的任一端接地,動態範圍內都會有6dB的衰減(不平衡時最大+21dBV,平衡時最大+27dBV)。3.2理解固定和動態濾波器操作FBX之前,先要理解兩種類型的FBX濾波器:固定的和動態的。固定濾波器是在設置過程中自動設定的,在回授發生前完成初始化。它們之所以被稱為固定濾波器是因為它們在用戶重新設定前保持其中心頻率不變。回授發生前的系統增益受固定濾波器數目所限制。也就是說,固定濾波器數目越多,回授發生前的系統增益就可以越高。FBX的動態濾波器通過抑制間歇性串入節目的回授來達到抑制節目中聲反饋的目的。這些濾波器根據需要自動釋放、移動新的反饋頻點。實際上,FBX2420Plus的固定和動態濾波器在製造時是完全相同的,設定之後才有所區別。對於大多數應用場合來說,最佳設置是每個聲道9個固定濾波器和3個動態濾波器。這也是廠方設定的預設值。3.3怎樣設置FBX2420Plus下面一些步驟能夠使系統在不改變系統音調質量的前提下,在回授發生之前得到最大的增益(注意:不能同時設置兩個聲道)。步驟1:放置音箱和傳聲器在需要的位置,注意傳聲器不要直接對著音箱;步驟2:按「Bypass」按鈕,設置FBX通道在直通模式;步驟3:把調音台輸出電平拉至最低位置,打開調音台,然後是FBX和其它附屬設備,最後是功放。然後調整調音台每個聲道平衡,把擴聲系統主輸出設至最小;步驟4:按下複位RESET鍵直至所有指示燈熄滅以清除前一次濾波器設置,目前處在Turbo增強模式,Clip電平指示燈閃爍;步驟5(可選項):設置FBX濾波器的總數(廠方預設設置為每聲道12個濾波器,如果預設設置已能滿足你的應用要求,就跳至步驟7)。你能限制有效的FBX濾波器數量。按下「SETTOTALNo.」按鈕4秒鐘,LED將閃爍4次,放開「SETTOTALNo.」按鈕,LED將開始一個接一個地點亮。當對應於濾波器目的數量的LED點亮時,按下「SETTOTALNo.」鍵。你已經成功設置濾波器總數;步驟6(可選項):設置固定濾波器的數目。(廠方默認值是每通道9個固定濾波器和3個動態濾波器——如果對於你的應用已能滿足要求,跳至步驟7)。按下「SETFIXED」按鈕4秒鐘。濾波器指示燈(LED)將閃爍4次然後熄滅。放開「SETFIXED」按鈕,LED將開始一個接一個點亮,當相應固定濾波器數目的燈點亮時,按下「SETFIXED」按鈕。固定濾波器已被成功設置,剩下的濾波器將是動態濾波器;步驟7:按下「Bypass」按鈕,紅色LED熄滅,該通道進入Active激活模式;步驟8:慢慢提升擴聲系統中所要設置的通道的主輸出電平,直到回授發生。LED將快速去除回授。第一個濾波器燈將閃爍,表明一個濾波器已被設置。重複上述過程直到所有的固定濾波器和一個動態濾波器被設定。Turbo增強模式將自動關閉;步驟9:慢慢拉低主輸出電平別讓系統處於另一個回授點的邊緣,這時候的音量電平就是FBX所能提供的最大音量電平。電平過高將導致無法控制的回授;步驟11:通道A和通道B(左右聲道)必須單獨、分開設定。設置第二通道時,定要關閉第一通道音量,用「Bypass」按鈕跳通第一通道,重複系統初始化過程;步驟12:準備完畢。確信Turbo增強模式是關閉的(Clip的LED不閃爍),FBX將自動匹配輸入電平來取得最好的內部動態範圍。3.4怎樣運用FBX2420Plus的一些特殊功能選擇濾波器寬度  如果在製作音樂節目時使用FBX,標準1/10音階常量「Q」濾波器效果最好。然而在語言類節目中,如演講、電話會議等,建議使用1/5音階寬度的濾波器來更有力地抑制回授。可通過按下「FIFTHOCTAVE」鍵激活1/5音階濾波器,這時內部的LED將點亮。再次按鍵,隨後濾波器又被設成標準的1/10音階濾波器。四、FBX的現場應用效果購入FBX2420Plus雙聲道反饋抑制器後,我們已在大、小會議、演出、報告會等許多場合多次使用過它,實踐證明,使用FBX2420Plus對提高擴聲質量有很大幫助。由於不再時刻擔心發生嘯叫,音響師可以充分利用擴聲系統提供良好的音質和足夠的音量,讓現場的每一個聽眾都能聽清楚每一個字,而且聲音更加自然、清晰。  另外,在其它一些場合FBX也有著廣泛的用途。比如,沒有音響師的小樂隊通過使用FBX可以開大他們的監聽音量,清晰、高保真地聽到他們自己的聲音而不用擔心節目是否會受到回授的損害。各種類型的酒店和會議中心都能通過安裝FBX,向客戶提供擁有會議過程中不會嘯叫的擴音系統的會議室。專業場合燒音箱原因1、音箱與功率放大器配置不合理沒有經驗的調音師會認為,功率放大器的輸出功率太大,造成高音單元的損壞,其實不然。在專業場合下,揚聲器一般可以承受3倍於額定功率的大信號衝擊,瞬時可承受5倍於額定功率的峰值衝擊而不會有問題的。因而,不是因意外強衝擊或話筒長時間嘯叫,而由功率放大器功率大而燒高音單元的情況是極少出現的。眾所周知,音箱內有多個揚聲器,揚聲器所承受的功率,按分頻點的不同進行不同分配。音箱的額定功率,一般專業音箱標明最大粉紅噪功率,也就是說,音箱的額定功率是指粉紅雜訊或寬頻帶能承受的模擬信號功率。一隻分頻點為1.6kHz、額定功率為100W的二分頻音箱,在額定功率時,低音單元可分配到78W的輸出功率,而高音單元僅分配到22W。因此,對該音箱施加100W的粉紅雜訊功率或普通節目信號功率,它可以承受;而用100W的單頻信號去測試時,無論高音和低音單元都有可能損壞。  如果一隻三分頻的音箱,中、高音的分頻點在4kHz,那麼,高音單元的承受功率只有標稱功率的5%。如果功率分配不當,就會很容易造成高音單元的損壞。在正常情況下,若輸入給音箱的信號加大1倍,高音頭的功率僅增加5W;但如果功率放大器的功率不足,致使信號過載出現削幅,高次諧波分量就會劇增。原為1kHz的正弦信號,在過載削幅接近方波時,就會在1kHz的正弦波外,產生大量的奇次諧波,如3kHz、5kHz等的正弦波能量,使信號中高音成分的比例大大增加,進而造成信號中的高音頻譜能量遠遠的超過高音單元所能承受的功率。即使此時的信號總功率還沒達到音箱的額定功率,但高音單元已經過載而造成損壞。這種情況比信號短時過載,但不出現削幅更加危險。在信號不失真時,短時過載的1kHz信號,功率能量落在功率較大的低音單元上,不一定超過揚聲器的短期最大功率,一般不會造成音箱功率分配的偏差而損壞揚聲器單元。因而,正常使用條件下,功率放大器的額定輸出功率應是音箱額定功率的2—3倍,才能保證在音箱的最大功率時功率放大器不造成失真。2、分頻器使用不當  輸入端分頻點使用不當,或揚聲器工作頻率範圍不合理也是導致高音單元損壞的一個原因。在使用分頻器時,應嚴格按廠家提供的揚聲器工作頻率範圍來合理的選擇分頻點。高音揚聲器的分頻點如果選擇偏低,承受功率負擔過重,就很容易燒毀高音單元,中音號筒也是如此。3、均衡器調試不當  均衡器的調整也是至關重要的。頻率均衡器是為了補償室內聲場的各種缺陷和揚聲器的各頻率不均勻而設置的,應該用實際頻譜分析儀或用其它的儀器進行調試。調試後的傳輸頻率特性應在一定範圍內是比較平坦的。許多不具備音響知識的調音員隨意的進行調試,甚至有相當多的人,把均衡器的高頻和低頻部分提得過高,形成「V」字形。如果這些頻率與中音頻率相比被提升高於10dB(均衡器的調節量一般都在12dB)的話,不僅均衡器造成的相位畸變要對音樂聲嚴重染色,同時,也極易造成音響高音單元燒毀,這類情況也是燒毀揚聲器的主要原因。當然,音響系統的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如場地大小、用途、建聲條件等綜合考慮,要根據實際的使用條件來確定最大連續聲壓級,進而確定音箱的最大SPL值。4、音量的調節  不少使用者把後級功放的衰減器置在-6dB、-10dB,即音量旋鈕的70%—80%,甚至一般的位置上,靠加大調音台輸入來達到合適的音量,以為功率放大器留有餘量,音箱就安全了,實際上這也是錯誤的。功率放大器的衰減旋鈕衰減的是輸入信號,若將功率放大器的輸入衰減6dB,也就意味著,要保持同等的音量,調音台或前級必須多輸出6dB,電壓要高1倍,輸入的上動態餘量,俗稱「頭頂空間」,就要被砍掉一半。這時,若有突發的大信號,就會早6dB使調音台輸出過載,出現削幅波形。儘管功放沒有過載,但輸入的是削幅波形,高音分量過重,不但高音失真,高音單元也有可能燒壞。  上述分析,可以使我們很清楚的了解到:音箱燒高音單元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太小,而不是太大。功率放大器送出的信號本聲就是削幅信號,導致損壞音箱。所以,在配置音響時,一定要建立正確的認識,要用「大馬拉小車」的方案,防止功率放大器送出削幅信號而損壞高、中音揚聲器單元。在進行音響系統的設計時,功放與音響的設計功率要案上述原則進行匹配,實際操作中各個環節的設備要運用合理,才能做到既保護好設備,又能使音響系統達到最佳的效果。慢搖吧音響效果調試一:收緊超低頻目的:創造爽快,乾淨的超低頻效果超低音分頻在35-90赫茲,均衡器上衰減35赫茲以下頻段,先把聲音收緊不要拖泥帶水,然後衰減125和160赫茲,超低音殘留的這段聲音一般有「嗡嗡」的感覺,大幅度衰減後聲音馬上會幹凈,爽快。注意:越是品質不高的超低音,下限頻率盡量提高一點,省得渾成一片。二:加厚中低頻目的:創造快速、飽滿(而不是豐滿)的中低頻效果手段:切除60赫茲以下頻段,讓低頻端的反應速度加快,提升一點160赫茲,增加厚度,衰減250赫茲和400-600赫茲(一般是450赫茲左右視音箱而定),消除中低頻「空空」的聲音,讓中低頻段聲音尤其是鼓點的音頭變得紮實而且乾淨。注意:品質不高的全頻音箱的低頻單元下限的聲音一般比較散,既然做不到渾厚,那就提高下限先保證乾淨。三:打磨中頻目的:讓中頻聲音變柔順、清晰手段:先衰減1000-1500赫茲左右的頻段,此時中頻聲音開始變薄,也變柔,沖耳朵的硬度感覺消失。再衰減2K左右的中高頻段,此時中頻就沒有刺耳的感覺了。注意:品質不高的音箱,中頻也是比較散亂,切薄中頻,往往事半功倍。四:粉碎高頻目的:創造清晰,有空間感,沒有壓力的高頻效果。手段:高頻的低端3K附近一般能量比較大,人耳對此頻段也敏感,容易產生刺耳的感覺,先對此頻段做一些衰減,由於掩蔽效應,低端衰減後可以突出高頻段的細膩和空間感,6K附近容易產生喧囂感或浮躁感,也適當衰減,DJ用的碟一般高頻上限不超過16K,在12K附近提一點點(大約2-4DB),讓高頻細碎一點。注意:一般國產高頻單元上限不高,以其提升高頻上限不如衰減高頻下限。好了,幹完這些,放一張HOUSE或者R&B音樂,看看是不是變得有點舒服了。這些招數只是根據本人的感覺提供的概念性意見,具體怎麼玩,根據現場、設備、音樂風格做細化調整。另外,這種方法玩的是「做」聲音,以主觀感受調節,玩的是商業效果,如果講什麼傳輸頻率特性平直,就不屬於此範疇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