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快報

  對於房地產調控,的確沒有一定的定力很難去做客觀的判斷,因爲你看到的一面是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下適度放鬆,一方面你又看到的是不少地方也在不斷收緊政策。政策究竟何去何從?大方向有沒有扭轉?我們該如何去判斷未來市場的導向?對於近期不少城市適度微調政策不用多說,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一直沒有停過。

  其實,這次公積金政策絕不是突然而至,早就有風聲傳聞,所以我也經常跟大家說,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各種風聲,但一定要警惕,有時候風聲不見得都是假的,即使假的也要有警覺心。果不其然,傳了近一個月的政策終於落地了,動靜有點大,但實際上影響不會太大,而更多的是心理預期大於實際影響

  新政中最受關注的一點是,和此前北京市屬公積金一樣,此次國管公積金中心也將住房套數的認定標準由“認房不認貸”調整爲“認房認貸”。說白了,如果是“認房不認貸”,就是隻要購房人名下無房,購房時就被認定爲首套房,首付比和銀行利率都相對較低

  這樣的影響面是很大的。但跟這次政策關係不大,因爲這次調整跟大多數人沒有關係。國管公積金貸繳存人數佔總繳存人數的10%左右,即國管公積金的繳存人與市管繳存人佔比爲1∶9。業內人士曾表示,國管公積金政策改爲認房又認貸,會導致一部分國管公積金繳存人員的貸款政策由首套房政策改爲二套房貸政策,從嚴的房貸政策會通過預期影響購房者的心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