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軍

重慶人文精神是重慶文化的“根”和“魂”,是重慶文明的核心。它既是對重慶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對當代重慶人民精神狀態、思想意識、道德境界和人文性格等的集中反映和提煉,充分體現了當今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和現實需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支撐和實踐平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培育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意義重大。

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必須注重弘揚重慶優秀的人文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把自律和他律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全社會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防止封建腐朽道德文化沉渣泛起”。

從歷史來看,重慶悠久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的偉大實踐,孕育了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重慶人文精神,成爲推動重慶發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但是,也必須清醒認識到,“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等封建糟粕像幽靈一樣,瀰漫於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嚴重影響重慶的政治生態。“袍哥”文化、碼頭文化中有大量封建社會的行幫習氣和江湖作派,浸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優秀文化和優良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從現實看,當前重慶最緊要的任務是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過去10年,重慶相繼發生薄熙來、王立軍案件和孫政才案件,對政治生態和幹部隊伍傷害極大。這一方面是因爲薄熙來、孫政才作爲兩麪人,其瞞天過海的行爲一時不容易被識破,另一方面也與重慶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袍哥”文化、碼頭文化、江湖習氣相關。堅決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十分注重從重慶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汲取養分,汲取力量。今天的重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導、支撐和鼓舞。

提煉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爲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月視察重慶時的重要講話和今年3月10日全國兩會期間到重慶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重要講話都對重慶人的個性和文化作出了重要闡釋和精闢概括,這些概括與闡釋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爲我們提煉和培育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堅韌頑強”是重慶人文精神生生不息的精神“主線”;“開放包容”是重慶人文精神活力湧動的時代“主題”;“豪爽耿直”是重慶人文精神中綿延至今的性格“主調”。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堅韌頑強、開放包容、豪爽耿直、敢作敢爲”爲主線和基調,大力培育和弘揚重慶人文精神,使豐富厚重的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潤澤巴渝大地,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精神追求,增強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於我們立足“兩點”、建設“兩地”、實現“兩高”。

培育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推進各項活動有序展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爲着眼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爲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爲習慣。這爲我們培育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提供了根本指引。

一是掀起深入學習和自覺踐行“紅巖精神”的熱潮。總書記在視察重慶和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都對“紅巖精神”作出了高度評價。以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爲基本內涵的“紅巖精神”光耀千秋,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紅巖英烈在渣滓洞、白公館中用鮮血鑄就的“獄中八條”,在新時代更具有現實意義,它警示每一個黨員幹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強化黨風、政風建設,確保風清氣正,對“四種危險”時刻保持警醒。要進一步深入挖掘“紅巖精神”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加強廣大幹部羣衆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掀起在全社會學習、宣傳、踐行“紅巖精神”的熱潮。

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大力選樹、宣傳一批時代楷模、道德模範和重慶好人、感動人物,以人民羣衆身邊先進典型的模範行爲和高尚人格感染人、影響人、轉化人,引導全社會營造崇德明禮、向上向善的良好風氣。收集整理並大力宣傳以《鄒容家書》等爲代表的凝結着重慶人奮發有爲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家訓家書。鼓勵市民家庭挖掘整理和凝練家訓家風,倡導樹立良好的家風家規。採用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形式,抓好兒童和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創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

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城市品質提升爲總抓手,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實現鄉村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用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凝神聚氣,鍛造市民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塑造市民奮發有爲的精神狀態;引導全市各行業着力建設誠信文化、責任文化、敬業文化、服務文化,打造行業特色鮮明、社會廣泛認同、帶動作用明顯的行業文化品牌,把新時代重慶人文精神融入體現到各種服務守則、行爲準則、規章制度、行業規範之中。

(作者系重慶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