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社十三太保各有所長,爲維護蔣介石的統治鞠躬盡瘁,其中有一人最受蔣介石信任,他甚至做了蔣介石的貼身侍從祕書,這個人就是蕭贊育。

  蕭贊育早年是個十分好學的人,他先入國學,學有所成後又轉學西學。21歲時,他報考湖南講武堂,勤奮好學的他聽說黃埔軍校招生後精神大振,遂入黃埔軍校學習,作爲一期生中的優秀分子,他參與“西討”,卻不幸身負重傷。

  這樣的境遇打動了蔣介石和國民黨高層,他被保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和日本明治大學。學成歸來的蕭贊育死心塌地追隨蔣介石,因其反共有功,又忠心耿耿,蔣介石便將其收爲心腹親信,許其高官厚祿。蕭贊育歷任國民黨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祕書、第三處中將副主任、中央黨政軍聯席會議祕書處祕書長等職位,所到之處,皆爲要職。

  得到蔣介石賞識的蕭贊育工作更加賣力,大肆鼓吹法西斯主義,爲蔣介石的獨裁瘋狂造勢,這一舉動幫助他成爲國民黨“力行社”的骨幹,又參與組建“中華民族復興社”,隨即成爲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繼續爲維護蔣介石的統治盡心盡力。

  蕭贊育出色的工作能力讓蔣介石頗爲欣賞,便提拔蕭贊育做了自己的貼身祕書,這時候的蕭贊育風光無二,大多數國民黨高層都要敬他三分。然而蕭贊育的境遇在西安事變之後急轉直下。

  西安事變爆發,面對張學良和楊虎城的軍隊,蔣介石的幾十個侍衛死的死傷的傷,但身爲侍從祕書的蕭贊育不知是貪生怕死還是爲了顧全大局,他所佩戴的手槍竟一槍未發就束手就擒,看在眼裏的蔣介石自然對其心生怨恨。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蕭贊育被蔣介石勒令“停職候審”。過了很長時間,又時逢國民黨缺人可用,蔣介石纔想起這個工作能力出色的門生,算是諒解了他。1947年,蕭贊育被授陸軍中將,卻也無法阻擋歷史的大勢所趨,只得敗逃臺灣。

  身處臺灣的蕭贊育不再過問軍事,開始向法學和商學靠攏,在各個領域均有所建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