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來自農村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你一定對那破敗的校舍、難以下咽的學校伙食、被拖欠工資的教師的難看臉色記憶深刻。

貧窮地區不但經濟落後,就連教育也是落後的。

最主要是政府教育投資少的可憐。

不是說知識改變命運嗎?

為什麼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政府不多向教育進行投資呢?這樣不就可以儘快提高當地百姓的就業技能,從而發展當地經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嗎?

除了當地政府財力有限這個「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原因之外,還有更加深刻的原因。你甚至會發現,恰恰是當地老百姓的行為傷害了自己。

我們就拿高等教育來說說。

儘管中國父母歷來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砸鍋賣鐵」也要供子女上學。但是,教育畢竟是一個長周期的投資,甚至教育投資的收益何時能收回都不知道,付出的機會成本卻是實實在在的。近幾年的「讀書無用論」也不是毫無道理。

其實政府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收益之間存在明顯的滯後性。地方政府官員面臨著政績考核的壓力。地方政府的財力的盤子整體有限的情況下,怎麼樣能更直接更迅速地促進地方GDP的增長,更能在其政績表上添上一筆亮色,政官員就越傾向於怎麼運用財政資金。所以,更多資金被投入了可以立竿見影的物質生產領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勞動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理性流動。勞動者的流動怎麼還打擊了貧窮地區地方政府投資高等教育的積極性了呢?

不管是經濟發達地區還是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政府,都希望自己投資在高等教育的錢不打了水漂?什麼情況下會打水漂呢?那就是自己花錢培養的人才卻不為己所用,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政府是不甘心做這樣的賠本買賣的。

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把接受高等教育地區和就業地區分為A、B、C、D、E、F六種情況。有A、D兩種請情況發生時,當地政府才是高興的,其他四種情況都為當地政府所厭惡。其中,B、F兩種情況發生的情況比較小。「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人是理性的,大家大都喜歡往經濟發達地區擠,以獲取更好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生活水平。

相比之下,C、E兩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比較大,尤其是C發生髮達地區的的概率更高。雖然經濟發達地區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流失到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也有,但也會有其他地區的人才流入,高等教育投資的收益可以得到保證。所以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政府不但有更多財力支持高等教育發展,而且有這個積極性。

但是,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政府會悲催地發現,恰恰是A情況發生的概率不高,C發生的概率尤其高,這讓當地政府心裡流血呀!

高等教育接受地區與就業地區演變

如果說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來說,高等教育投資面臨著時間滯後效應,那麼,對於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政府來說,就要同時面臨時間滯後效應和投資-收益的區域分離的窘境。又不能儘快見效,還有可能為別人做嫁衣,經濟落後地區的地方政府哪有那麼多積極性投資高等教育呢?其他層級的教育亦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