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裏


時下各類慢綜藝湧現,到處都有明星在開餐廳。但4月30日起於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播出的一檔經營餐廳類綜藝——《忘不了餐廳》,依舊顯得特別,觀衆口碑也幾乎是一邊倒的五星好評。


這個餐廳就叫“忘不了餐廳”,由黃渤擔任店長、張元坤擔任店長助理。與我們日常所見的大部分餐廳不同的是,這個餐廳的五個服務員平均年齡已經72歲。更特殊的是,這五個老人裏,有三個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有兩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健忘”是這羣服務員的共同特點,因此來這個餐廳喫飯,你得做好菜被落下或者上錯菜的準備。


《忘不了餐廳》海報。


很多觀衆對於阿爾茨海默病並不陌生,或者來自於身邊的案例,或者來自於影視劇,比如孫藝珍、鄭雨盛主演的韓影《我腦中的橡皮擦》,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項的《依然愛麗絲》,或者不久前大熱的《都挺好》裏蘇大強也患上了這一疾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經歷一個極爲漫長和痛苦的過程,病魔將逐漸“蠶食”掉患者所有的記憶、認知和語言能力。


《忘不了餐廳》對此也有令人心酸的呈現:奶奶第一天還很熱情地跟小姑娘聊天,教她跳舞,第二天小女孩來告別時,奶奶的眼神裏卻流露出困惑和不安——她已經忘記了小女孩是誰。


奶奶已經忘記昨天熱情招待的小女孩了。


輕度認知障礙與阿爾茨海默病並不同,有不少文章將二者混淆。根據醫療科普專家丁香醫生的介紹,輕度認知障礙的定義比較“新”,醫學界提出這個概念還不過十來年,它同樣以記憶力、智力減退爲主要表現,與阿爾茨海默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超過65歲的人羣中,有大約不到1/5可能患有輕度認知障礙,而這1/5的人裏面有將近一半,會在今後的歲月中逐漸進展惡化爲癡呆,快則3~5年,更多的需要10來年。


概而言之,輕度認知障礙比一般的自然“老化”嚴重一點,但又不及阿爾茨海默病那樣兇猛;並且,輕度認知障礙不一定會惡化爲阿爾茨海默病,越早幹預,惡化的速度越慢、可能性越小。


隨着老齡化社會的來臨,患有輕度認知障礙或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越來越多,尤其是超過65歲的人羣,患病比例在10%左右。《忘不了餐廳》將目光注視在這一很普遍卻又被忽視的羣體上,的確是善莫大焉。四個月的時間裏,節目組走訪了全國6個城市、50多家醫院、220多所機構和社區組織,從1300多位老人中最終選定五位老人成爲餐廳的服務員。


來自上海的李君滬,今年69歲,是退休水電維修工,患輕度認知障礙兩年半。他永遠閒不住,酷愛喫老伴兒做的紅燒肉。在餐廳裏他的小名是“小敏”,小敏爺爺撞臉《飛屋環遊記》中的卡爾爺爺,無時無刻不保持着他的招牌式治癒微笑。


李君滬,小敏爺爺。


孫麗君今年65歲,是退休婦產科醫生,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兩年。有着童心和粉紅少女心,熱情開朗。在餐廳裏她的小名是“公主”,作爲餐廳的熱情擔當,不管客人來自哪裏、年齡多少,公主奶奶總能與客人找到共同語言,親切地開啓熱聊模式。


孫麗君,公主奶奶。


李東橋爺爺今年81歲,是退伍軍人,患輕度認知障礙一年半。李東橋爺爺愛看書,也寫得一手好書法。在餐廳裏他的小名是“大橋”,話不多,性格低調,相當穩當。


李東橋,大橋爺爺。


胡公英今年79歲,是退休教師,患阿爾茨海默病十年。她現在仍在給老人們教書。胡公英知性、優雅、樂觀,在餐廳裏她的小名叫“蒲公英”,看上去是婉約的江南女子,做事雷厲風行、乾脆利索。


胡公英,蒲公英奶奶。


譚少珠今年69歲,是退休餐廳服務員,患輕度認知障礙一年八個月。她是老年人中的“開心果”,隨時隨地都能被逗得開懷大笑,魔性的笑聲特別能夠感染人。她在餐廳的小名叫“珠珠”。


譚少珠,珠珠奶奶。


黃渤談到《忘不了餐廳》時,有一個非常準確的概括:既有節目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忘不了餐廳》首先之於這五位老人來說,是有治癒功能的。現實生活中不少老人患病之後,因爲擔心別人說自己“癡呆”,就將自己封閉起來,與外界隔絕,也喪失了生活的希望。這並不是恰當的處理方式。值得倡導的做法是,像五位老人一樣,走出去,積極參與各項社會活動,積極進行相關恢復訓練,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生活,以延緩病情。


五個老人實在是太樂觀、太可愛了。


因此,節目中五位老人那種從容應對疾病,比誰都認真負責地生活的態度,也同時在治癒着其他患者,乃至於普通觀衆。


節目中的老人給人的一個深刻印象是,他們非常負責,他們有自主把事情做好的強烈渴求和動力。因此當小敏爺爺幫公主奶奶負責的餐桌上菜時,公主奶奶在一旁“抱怨”小敏爺爺不要管別人,小敏爺爺在一旁“委屈着保持微笑”。公主奶奶爲何拒絕幫忙?因爲她想證明自己是可以的,想證明自己是“有用”的。這背後是一顆用力地活着的心。


公主奶奶讓小敏爺爺不要端她的菜。


小敏爺爺是第一期節目中給觀衆貢獻了最多笑點的人。在演練時他忘了讓客人買單,這個事情他一直惦記着。好不容易他負責的餐桌來了一個客人,上完菜小敏爺爺那是360°、以各種形式盯着客人,擔心客人跑單。終於客人準備買單,小敏爺爺那是一個箭步走到收銀臺,把早就撰在手心的小票拿給店長。一顆懸着的心總算落下了,小敏爺爺坐在外面長椅上晃着雙腿長長地鬆口氣。


小敏爺爺擔心忘了讓食客買單,一直盯着才放心。


客人買單後,小敏爺爺如釋重負。


真是好笑又好哭,讓人開懷大笑又讓人潸然淚下,這羣可愛的老人做什麼都彷彿是“今生是第一次”,那麼小心翼翼,那麼努力、用心、認真。 


節目帶來的感動是片刻的,能否將片刻的感動轉化爲介入現實的重要力量,纔是更關鍵的。一方面,它能否紓解代際之間的隔閡和矛盾?能否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某些“不可理喻”的老人時,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先入爲主的歧視和貶低?


另一方面,在一個少子化和老齡化雙重疊加的社會裏,年輕人的養老負擔越來越重,尤其是對於一些情況比較糟糕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屬來說,要照顧好患病老人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老人們或許忘了很多事情,但他們非常需要子女的愛,子女能否有耐心地持續付出?除了家庭的支持外,還有哪些社會力量可以發揮作用?“你可以忘記全世界,我不想忘記你”若不想成爲口頭說說的煽情話語,除了付出愛,還需要切切實實的制度支撐和社會保障。 


雖然不敢指望一檔綜藝節目能夠解決這些複雜的問題,但《忘不了餐廳》至少讓更多觀衆關注到輕度認知障礙與阿爾茨海默病這一羣體,認識了幾個可愛的老人,他們鼓勵其他老人多多參與社會活動,也提醒觀衆用愛陪伴家裏的老人。在老齡化社會的背景下,我們需要這一類型的綜藝,既有社會意義,又能夠抵達人心。


老人們的笑臉,是真正的治癒系。




本期實習編輯 常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