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市荔灣區金蘭苑小學的操場上,真光中學學生樑雅讓與西蘭苑小學學生楊啓哲戴着眼罩,只動口、不動手,下“盲棋”。棋手口述步棋後,工作人員立即通過大棋盤和電子大屏幕現場實時呈現棋盤走法。“馬七進八。”“炮二進六。”“車九進一。”“炮二平七。”最後2個回合的“巔峯對決”後,楊啓哲棄權認輸,樑雅讓獲得勝利。

  4月14日,廣州市第四屆“市長盃”中小學校象棋團體賽在金蘭苑小學落下帷幕。58支隊伍、近千名學生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荔灣區獲得小學組總團體一等獎;天河區東圃小學獲得小學組學校總團體一等獎;廣州市第十六中學1隊(越秀區)獲得中學組一等獎。

  與象棋特級大師切磋技藝

  “獲得總團體一等獎,我們非常開心!” 天河區東圃小學參賽學生劉鴻亮說,在緊張的7輪比賽中,他們和7個學校的高手“過招”,競爭非常激烈。

  在現場,爲方便象棋愛好者直觀瞭解賽事,金蘭苑小學特設“金蘭棋社大講堂”,並首次對第七輪決勝局進行直播。中國象棋特級大師許銀川坐鎮,對賽中隨機抓拍的多個棋局進行實時專業點評,並接受“學員”的提問。

  賽事點評後,只見8張棋桌一字排開,擺放着8副象棋,許銀川在現場走動,以一敵十進行“車輪戰”。8名“學員”和大師近距離下棋。“能在現場傾聽許銀川大師點評並與大師切磋,非常幸運。” 東風西路小學學生黃譯萱說。

  “廣州中小學的象棋文化普及工作很紮實,參賽選手水平都很不錯,訓練有素。”許銀川說,象棋可以讓孩子們靜下心思考,磨練他們的意志,對學習和生活都有所幫助,希望發展更多“棋友”,讓更多人傳承象棋文化。

  “最強大腦”閉目下盲棋

  “太厲害了!”“最強大腦”閉目棋挑戰中,在場觀衆屏息凝神,既爲棋手暗捏一身汗,又對他們佩服不已。

  閉目象棋考驗着選手的記憶、計算、判斷、策略、邏輯等腦力維度,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首戰獲勝者樑雅讓小學畢業於荔灣區金蘭苑小學、現爲廣州市真光中學初一學生,曾連續3年在廣東省象棋錦標賽中奪得參賽組別冠軍。樑雅讓說,經過多年的象棋學習、看棋譜、記棋、賽後默棋等訓練,自己的記憶力非常好,不看棋譜也能在腦海中“構建”出棋盤戰況。“象棋是一項有益的愛好,鍛鍊了我的形象思維能力、記憶力、反應能力,強化了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

  破解殘局 傳承象棋文化

  在“走進殘局,破解殘局”活動中,8名學生分成紅方、黑方兩組。一聲令下後,紅黑組組員分別手捧大象棋跑向巨型棋盤,依照“任務單”棋子走法,擺放大棋子到巨型棋盤相應位置上。

  一輪接力賽後,一個經典的象棋殘局“躍然棋盤”上。如何破解殘局?許多棋手稍作思考便成竹在胸,迫不及待報名,搬起大棋走棋破殘局。

  象棋大師文靜在現場講述起經典殘局的故事,介紹了殘局的巧妙破解方法,讓現場觀衆進入象棋的美妙世界中。

  “作爲象棋類廣州市傳統體育學校,學校致力於普及象棋教育,每個學生都會在校學習象棋課。”金蘭苑小學校長黎慧娟表示,學校已經連續4年承辦“市長盃”中小學校(象棋)團體賽,希望藉助這一平臺,讓象棋走進廣大兒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棋藝,繼而在下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更希望通過學校、家庭、社區的共同努力,讓象棋文化在每位孩子身上傳承,樹立文化自信。

  【記者】馬立敏 實習生 許鈺敏

  【通訊員】李勉聰

  【校對】符如瑜

  【作者】 馬立敏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教育~廣州教育頭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