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筐投資提醒:音頻大小爲8M

 


1


 

紅利只有喫幹喫淨的時候,纔會不再惦記。

 

未喫淨前,毒癮難解。

 

你菌爺的好友村口大爺說:幾乎沒什麼地可賣的一線城市當然可以拍着胸脯說,我們不靠土地;但廣大強二線三四線城市肯定就站出來反對:“你們是提前快喫乾喫淨了,纔會現在站着說話不腰疼”!

 

城市,平坦寬闊的馬路、2塊錢就可以坐空調豪華地鐵、道路兩旁大片大片的草坪每週都會有園林大姐精心的修剪,隔段時間,花池裏的花草還會時不時換一換新花樣,每天夜裏巡街抓小偷的警察等等

 

環境、交通、服務、制度供給美好方便的表象下,都是高昂的成本。

 

因此,不要信什麼歲月靜好,任何時候、任何境遇之下,特別是經濟轉型的陣痛期,能穩住局面維持城市高昂成本支出的都是“好貓”。

 

沒有主義,只有務實。


如果不理解,開個公司,招100個員工,每天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麼給他們發工資交社保,就什麼都明白了。


你底下的人沒功夫聽情懷。

 


2


 

因此,當你最近聽說,又開始瘋狂賣地了,又開始搶人維穩房價了,地方政府又開始把開發商請爲座上賓了,不要去罵什麼“急功近利”。


緊日子下,城市的運營成本是剛性的,不增不減。



從近幾年財政收入各省的稅收佔比來看,也只有頭部的北京、上海、江蘇、廣東能夠穩穩的站上70%以上,其它大多數強二線弱省會財政收入依然有相當一大部分依賴於手中的地和與地相關的稅收。


土地,是地方家底的頭牌。

 

中西部各省依賴程度在30%左右的確實一大片,這只是收入構成,負債發展的中西部,收入遠遠蓋不住每年的支出項。

 

當下的現實,打個比方,如果收入是1,那每年支出項可能就是2。槓桿紅利的大時代裏,不僅僅居民企業在加槓桿,其實操盤手也在加槓桿競爭。

 

加上去的槓桿,要去如割肉。

 

財政赤字是常態,所以中西部地方政府不僅僅在花自己的錢,相當一部分轉移支付也都是他們在花。

 


最後一波紅利,無論是“疏與堵”的老套路也罷,還是定向輸送給有潛力的中西部中心城市也罷,總之,國家這盤城市大棋裏,一線階段性按住,人口限制,讓你各種不爽攆人,目前強二線正在接受市場自由選擇和政府轉移支付的雙重紅利加持。

 

你菌爺的好友村口大爺說:強二線正在迎着風,杭州成都重慶武漢南京等面帶着微笑。


操盤手揮揮手,風水輪流轉。


從普漲年代的“坐銷”到下半場的主動街邊擺攤出門“拓客”,城市大佬們也是蠻拼的。

 


3


 

始於2018年的搶人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地區之間“此消彼長”的遊戲,有城市在坍縮,有城市在開門承接。


搶到,就是賺到。

 

這盤遊戲,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政策設定上是“局外人”,他們不是在搶,而是在高標準、高要求的篩人,野心不一樣。

 

現實不同,階段不同,未來爲數不多戶口有含金量的,也就是它們了。比如同樣是幹保姆一線城市的收入可能輕輕鬆鬆就過萬了,背後的邏輯是城市賦能與資源溢價。

 

深圳戶口30萬,擠破頭,爭的是什麼?人口規模限制的現實下,房票、醫療教育都將是根據人口來供給的,都賴在深圳不走,資源不夠分咋辦,肯定會有各種不痛快攆人。


比如幼兒園不人性啦,醫院醫生不給好臉色了,比如出租屋旁邊,一週被交警貼了3次條啦等等。

 

方便與成本之間難兩全。

 

 

據報道:今年春節後首日,亞洲最大醫院鄭大一附院門診量出現“井噴”,超20000人次,場面堪比春運。

 

資源,集中到窒息也是一種災難!


理想狀態,城市間勻一勻、疏解一下,才能國家利益最大化。否則,只能擠在一團,相互爭搶打架。


雄安新區疏解非首都功能;

北京市政府資源勻到通州的副中心;

鄭州省會功能和市政府功能分開賽跑;

成都市政府資源逐步平移到天府新區;

此類等等……


籌碼的重新洗牌。



4




曾經,大開大閤中國經濟的老路子太好,其實並不證明你真的就有多大能耐,說不好聽的,其實就是一羣窩裏鬥罷了。

 

這一點,沒有經歷過國際市場殘酷檢驗的國內企業是這樣;剛剛,春風意滿飄飄然的國內各個城市當局基本也是一樣。

 

溫室裏的日子太好太久了,於是就忘記了還有狂風暴雨這一說。

 

有人說:“企業在籬笆牆裏長期呵護我們能夠理解,比如某度二馬哥順的要死,城市難道也是一朵溫室裏的花朵嗎?”

 

城市的背後是什麼?

 

是一羣羣生產組織的全負荷競爭,比交通、比人才、比資金成本、比物流效率、比貿易關稅成本、比制度供給優勢,也比創新轉化能力等等。


城市的洗牌,也是一個自然篩選參與國際鬥毆的種子選手過程。


我的好友村口大爺說:“這件事不能摻水”。

 

我們都在等待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到來,那參與的主角必然是一個個鮮活的城市生產組織,任何一個新型大型公司產業落地的選址,必然是一場城市間全球性的搏殺,勝了就是勝了,輸了就是輸了不僅是先發優勢歷史的選擇,最終也是未來各城市間鈔票分多分少的問題。



老路靠搶,搶年輕人、搶資源、搶大池子放出來的水;新路子靠賺錢功力,倆城市,都是一羣人一堆機器設備,誰創造的鈔票多,那個城市的資產價格就硬氣。

 

新路的開啓是個慢功夫,過渡期,老路子的影子依然會存在。

 

生活,就是這樣。

 


5


 

15-16年,超五次降準降息和輪番炸地王操作,是槓桿的劍在空中揮舞,拯救經濟於危難之間,穩住了局面。

 

而2019年4月8日拆除大城市戶籍制度的“籬笆牆”,則是預示着城市下半場搶人的最後一波紅利正在加速兌現。


大演一場以“人”爲錨的城市戰爭。

 

搶人,定向放水,結構性紅利,這盤棋在政府、企業、居民用腳投票的多重力量推動下正在着急忙慌的激情演進。

 

待到一切喫幹喫淨,就沒啥可惦記的了。


咋辦?

 

終歸要走到世界城市主體競爭的戰場,到時候幾斤幾兩就要看真功夫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些事短期熱鬧,並不決定終局。


昨天有個粉絲就吐槽:着急忙慌的喫盡最後一波存量紅利,城市還能“浪”幾年?


關於樓市下半場三大機會是什麼?關於我們個人投資者如何規避房產稅的影響?關於房地產市值與資本市場市值之間的動態平衡?……


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需要時間和篇幅來說明。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掃描下方菌爺個人的二維碼,有些不能說的話咱們有時間可以一對一的進行硬核兒乾貨分享。今天的乾貨已經發到菌爺朋友圈的第一條動態,歡迎來品嚐。


私人微信,暫時未滿,歡迎來撩。

 

想交流更多投資想法

▼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米筐菌爺微信▼


———— / END / ————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公衆號對話框回覆“轉載”查看須知


點好看的人會更好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