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各大豪車品牌都相應的在中國進行合資化的進程,畢竟能夠同國內的車企合作,意味着在生產的成本上能夠大幅度的降低,而且由於更加的靠近國內的消費市場,那麼在運輸的成本也能夠降低,而成本一旦降低的話,那麼在價格上的競爭力自然也會增加,所以這纔是多數車企看重的一點,不過有一個豪車卻顯得有些特立獨行,即使在這麼火爆的合資情況之下,它還是依然的堅持進口,哪怕是揹負着巨大的關稅壓力,它也一點不退讓,它來是來自於豐田旗下的獨立品牌雷克薩斯。

關於雷克薩斯的問題當中,恐怕最多的一個就是關於雷克薩斯何時在中國建立工廠的問題了吧,畢竟雷克薩斯有着那麼高的口碑,卻只能靠着進口,肯定在有些人的心中過意不去,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我相信大家參觀了雷克薩斯在日本本土的工廠之後,會明白爲何會這樣,因爲這道理不言而喻。

豐田在全球的工廠雖然有50多座,不過雷克薩斯的工廠卻一共才兩家,其中還都是位於日本本土境內,一家位於日本的九州,據說這家九州的雷克薩斯工廠生產的汽車佔據了雷克薩斯在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我們國內進口的雷克薩斯汽車也有將近90%來自於九州的工廠,在這家工廠當中,一輛車從最初衝壓到最後將近3萬個零部件全部組裝好並檢查完畢,一共需要19個小時。其中,塗裝工序大約需要10個小時,而組裝加檢查的時間則大約爲5小時。

先來看看塗裝的工廠,所有一個種類的雷克薩斯汽車都是被統一的彙總到一起來生產,而塗裝工廠的難度之大流程之複雜,可能已經不是其他的生產線可以比擬的,整個塗裝流程共有46道工序,具體作業多達186項,大約需要花費10個小時。

到了更加複雜的組裝車間,等待着組裝的汽車依次的排在流水線上,而在這道程序上,上面經過的車型不僅在顏色上不同,而且整個車型也有所不同,不過在組裝的時候,生產線卻依然能夠根據每一位客戶的需求去組裝好每一道工序,包括發動機、輪胎等大型零部件,再加上所有小零件,一共約有2500個零件等待着組裝,這種混車型流水線的複雜程度,居然還能保持着那麼的有序,出現差錯的概率幾乎能夠忽略不計。在流水線上安裝一輛車所需的零件,會在事先被裝進一個藍箱子內。以前是從旁邊的零件架上選取零件進行組裝,但現在採取事先分揀整套零件的方式,既可以省去選擇零件的時間,讓工人專心準確地組裝。

而且雷克薩斯對汽車工藝的苛刻程度也是無法想象的,大家能想象的是,就是一個塗裝的工藝,雷克薩斯都要求車間的工人去用雙手和肉眼去檢查,要求的標準是看到0.1毫米的粉末,而到了質檢的環節,如果車輛中出現縫隙或者是高低不平以及開關門不流暢的話,那麼也得一個個挑出來,檢測的難度之大,絕對是超乎了想象之外,哪怕你帶的是橡膠的水套,也得辨認出縫隙出來。按照大家的固有印象,工廠本是機器轟鳴的地方,十分嘈雜,拗不過雷克薩斯在這方面卻追求一種乾淨和安靜的感覺,安靜到什麼程度?讓工人能聽到零件安裝到位的“咔噠”聲,因爲,這事關產品質量。

那麼現在的問題也就來了,既然雷克薩斯追求的是這麼高標準的造車工藝,那麼還會出現次品的概率嗎?更加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家工廠生產出的次品汽車的概率居然是零,簡直令人咂舌,工匠們以對完美品質近乎苛刻的追求和超乎想象的技藝製造汽車,讓“九州製造”的新車輸送到世界各地。

在這種最高標準的造車工藝之下,雷克薩斯自然是不會輕易的國產化,而且從產能供需的情況上看,九州工廠一年的產量也能夠應對市場的需求,而且雷克薩斯也對國產化抱着懷疑的態度,畢竟合資之後的車企占主導地位的可不一定是雷克薩斯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