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雖然師傅教徒弟,有「傳幫帶」的優良傳統,但隨著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徒弟羽毛豐滿了後,最先替代的是師傅,師傅成了競爭的犧牲品,所以為了職場自衛,師傅是不願意把技能教給徒弟的,黃總對此有什麼看法?

黃鳴回復:回答網友疑問,一併給我們團隊的成員共享。

我們公司在學習的繼承上有這樣的觀點,要批判式繼承而不是學習式繼承。中國與美國在對待繼承上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是以師承為大,美國是以超越為大。中國式繼承像武俠小說中所言,最高的武功水平是師父的師父——祖師爺,雙方打來打去,正義的一方祖師爺手一指,非正義的就斃命了,或者就是找祖師爺的祖師爺的武功秘笈,然後練成絕世武功,一技獨尊。而美國不是,無論是超人,變形金剛,還是現代信息技術,追求的是一代更比一代強,強調的是「更新換代」。

我們公司是要祖師爺還是要變形金剛?要學習式繼承還是要批判式繼承?當然要後者,我們公司戰略指導思想中的「優合極異,承創突破」,就是批判式超越固有思維的主張。

超越、升級換代是我們作為民營企業生存的根本,作為企業部門內的「師傅」,他的生存基因也同樣如此。沒有一位師傅因為自己的「一招鮮」而永遠穩坐師傅的釣魚台,也沒有一位徒弟會因為師傅的不「傳幫帶」而斷絕了他自己的進步,現在學習渠道四通八達,學習教材應有盡有,只要你想學,可以跟師傅學,可以跟光碟學,可以跟網路學,可以跟同事學……團隊的學習能力遠遠大於個體的學習能力,在一個以團隊為生存方式的競爭社會,「帶大徒弟餓死師傅」的思想早已是老皇曆了。

因此,現在不應該再有「師傅」和「徒弟」的思想了,終身制學習是團隊中每位成員應有的需求,在學習層面上,現代職場人有的應是「補足短板,讓長板更長」,思考的應是「怎麼讓一個團隊成為鐵板一塊」?所以除了本身技能學習之外,更應該學習情商的知識,讓自己在團隊中發揮最大的潛能,這是我們團隊中成員所考慮和學習的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