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是個技術活,尤其是皇帝們的逃跑,必然會選擇一個安全的路線,這個安全路線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是沒有敵人,至少是敵人越少越好。所以皇帝們逃跑都是和敵人背道而馳,比方說唐玄宗李隆基聽說安祿山打破了潼關,率領皇族往四川跑,中途肅宗去了靈武,玄宗直奔四川,跑到四川的考慮就是這裏有天險屏障,安祿山一時打不進來。

慈禧逃跑的路線與之相仿,一路逃到西安,這裏就是唐玄宗的長安,逃到西安她可以暫時觀察一下形勢,如果形勢不利,她還能走唐玄宗的老路,往四川跑。

慈禧爲啥不選擇回到清朝的龍興之地東北呢?她又不傻,跑到西安,會有廣闊的後方可以撤退,但是跑到東北,八國聯軍派人守住山海關,關門打狗,那麼慈禧和光緒大約只能是餃子裏的餡兒,人家愛啥時候吃就啥時候吃了。

一般逃跑都是這個路數,不過當年宋高宗趙構逃跑選擇了另一條路,往海上跑,在船上生活了很長時間,他實在被金軍追怕了,只要是陸地都不太放心。

金軍大多是旱鴨子,對水性不太熟悉。而高宗的部隊裏有很多南方人,對水很熟悉,跑到海上可以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而慈禧則必須用縱深來消耗敵人,因爲八國聯軍就是從海上來,在天津上岸,也基本階段了慈禧南下的路,她往海上跑就如羊入虎口。

而且,八國聯軍進京時,東南互保,她對那些漢族官員心存疑慮,她的選擇只能是向北或者向西,西安,就成了她最好的選擇。

其二:皇帝們拖家帶口的逃亡需要一個吃喝不愁的地方。老太后要帶着一大幫逃跑的,人吃馬喂開銷不小,如果跑到老少邊窮地方,吃個窩窩頭都費勁,這份苦老太后如何受得了。

雖然從北京逃出來時,喝碗粥,吃倆雞蛋老太后美的跟什麼似的,但是那只是逃亡途中餓極了。

一旦能安定下來,老太后還是喜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排場是必須要有的。

而西安恰好符合這個訴求,六朝古都,文化底蘊厚着呢,單一樣葫蘆頭據說老太后就愛吃的很。

當年唐玄宗逃跑到四川也是這種大約考慮,四川不但有火鍋可以吃,四川美女也是天下聞名的膚白貌美,據說玄宗逃到四川后都不想回長安了,後來肅宗收復長安後,請了幾次玄宗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到長安

其實逃跑對於皇帝來說不算丟人,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而像傳說中珍妃跪勸光緒留下了抗敵,纔是婦人之見,皇帝在這個國家就不會亡,皇帝一死有時候國就亡了。

當年崇禎皇帝如果能不太要面子,逃到南京去,大明不一定會亡,清兵也不敢肆無忌憚的馬踏中原,但是明思宗太好面子了,一死徇社稷,名聲很好,但是於大明真的沒啥價值。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贊,歡迎討論,謝謝關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