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今天清華和北大吵起來了

  很多小夥伴都跑去微博吃瓜

  原來兩大高校“鬧”成這樣

  就是爲了論證:

  誇誇羣跟噴噴羣

  到底哪個更能緩解

  現在年輕人的壓力

  萬萬沒想到啊

  最近頻頻刷屏的“誇誇羣”

  竟然火到了這般地步

  連辯論賽都被安排上了

  於是今天我也來了興致

  我決定從發展到起源

  深入研究一下“誇誇羣”!

  可就在我研究的過程中

  還真發現事大了

  因爲大家印象中的“誇誇羣”

  並非“沙雕”這麼簡單

  並且在它的發源地

  “豆瓣表揚小組”裏

  這種“誇誇”操作

  竟拯救過無數網友的生活

  甚至生命!

  不過在講令人心酸的故事之前

  蛋蛋姐我給還不瞭解“誇誇羣”的人

  簡單梳理一下前因後果

  從“別人家的男朋友”說起

  在3月8號婦女節那天

  有位“小姐姐”在網上抱怨

  男朋友把自己拉進一個百人羣

  並莫名其妙地被誇了整整三分鐘

  這就是“誇誇羣”

  無論你回答什麼

  羣友都能看透語句的本質

  秀出“神仙般”的操作

  無論你有多無語

  羣友都能無縫銜接

  輪流上陣誇出真情實感

  讓你極度舒適

  讓你飄飄欲仙

  簡直是傳說中——

  “馬屁精的天堂”

  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不少人看完後表示

  聞所未聞,令人窒息

  中國互聯網上

  竟然還存在這種地方??

  雖然很多人躍躍欲試

  但淘寶服務需要氪金

  不然時間一到不留情面

  也許是因爲貧窮

  在那之後

  涌現了許多自發性的

  不需要交錢的“誇誇羣”

  火遍了大江南北

  甚至風靡了清華、復旦等高校

  他們能從心理學誇到生物學

  從醫學誇到玄學

  從無厘頭誇到強邏輯

  不同的學子擁有不同的“誇風”

  既能理性冷淡

  又能“陽春白雪”

  總而言之

  無論多小的一件事

  都能收到羣友

  彩虹屁般的表揚

  比如吃泡麪撒湯

  比如“獨守空房”

  哪怕只是“哈哈哈”了一下

  還有什麼“遲到”“自拍”

  “舔瓶蓋”“取吸管”

  “上廁所”或者“便祕”

  這些平時根本不會注意的事兒

  都能被羣友誇出花兒來

  蛋蛋姐我看完也笑得前仰後合

  於是想去“誇誇”的發源地

  “豆瓣表揚小組”

  一探究竟

  讓我沒想到的是

  這個“豆瓣表揚小組”

  竟然是一個感人至深的地方

  有幾個帖子

  看得蛋蛋姐都留下了眼淚

  甚至有想要輕生的網友

  因爲這個小組

  而重拾活下去的希望

  說實話,這裏的話題乍一看

  好像跟“誇誇羣”差不多

  比如有人分享“做飯”“畫畫”等

  不愉快的經歷

  然後網友就狂拍馬屁

  展示出樓主並非“沙雕”

  而是“大智若愚”的感jio

  但繼續翻了幾頁帖子後

  卻漸漸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畫風

  發現了蛋蛋姐我在文章開頭

  提到的問題

  是的,這個表揚小組

  並不像上面的誇誇羣

  僅僅“開玩笑”那麼簡單

  這裏有很多人的生活

  正在遭受嚴重的打擊

  他們的“求誇”字字滴血

  如抓救命稻草般

  在尋求網友的幫助

  該樓主說

  自己的父親車禍顱骨骨裂

  母親24小時守在重症監護室門口

  不敢離開一步

  全家人生不如死

  就在這時

  相戀多年已經領證男友的父母

  卻悄悄過來說:

  領離婚證吧

  你的父親醒來或者不醒來

  都是負擔

  ……

  一瞬間要面臨

  同時失去親情和愛情

  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鑽心之痛

  但樓主卻平靜地表示:

  好!畢竟男友父母爲他好

  沒有錯……

  後來她的手裏多了本離婚證

  沒有告訴身邊任何人

  看完這個故事後

  評論區裏幾百個陌生人

  紛紛爲樓主加油鼓勁

  希望她的父親趕緊好起來

  遇上一個更值得珍惜的人

  就在三天三夜的接棒支持下

  最後樓主的父親脫離了危險

  而她自己也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表示願意勇敢走下去

  像此類很不幸的事

  雖然大家心裏憋得難受

  但又難以開口表達

  於是這個小組就像一個

  沒有槓精、沒有鍵盤俠

  更讓人沒有顧慮的樹洞

  可以把自己的所有委屈

  一一訴說

  正如你看到了世界不完美的一面

  冷漠、薄情、孤獨無助

  但它同時承接了另一面:

  善意、理解、互幫互助

  用溫暖驅逐陰霾

  讓我們在黑暗中

  依舊願意選擇成爲善良的人

  在這裏

  還有即將離婚的家庭主婦

  6年來沒有一分存款

  不知道人生的出路在哪裏

  樓主說結婚時沒有房車

  出月子就給老公、婆婆做飯

  家裏沒有洗衣機

  哪怕冬天衣服也全是手洗

  6年了老公沒有一點存款

  卻借10萬給婆婆蓋房

  兒子滿月酒收的紅包都被搶走

  自己唯一的開銷

  就是每次拿着100塊

  去給全家買菜、給摩托車加油

  有的時候不夠花

  老公還會罵她、兇她

  更可恨的是

  自己的兒子從來不管

  如果孩子打擾了他玩遊戲

  又是一頓罵、一頓兇

  昨天讓老公給兒子交學費

  他便說了句“滾”

  很多次,樓主想死的心都有了

  想起來眼淚就一直流

  這事任誰看完

  心裏都不是滋味兒

  這哪兒是一個家

  分明是“牢籠”啊!

  後來樓主決定離婚

  獨自撫養兒子

  卻不斷擔心

  這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於是看完故事的網友是這麼說的:

  你下定決心的樣子超美!

  離開他,只會迎來新的轉機

  是啊,在人生中

  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這樣的困境

  懷疑造成這一切的原因

  就是自己

  比如是不是自己6年的軟弱

  才任人宰割?

  是不是自己識人不淑

  才慘遭背叛?

  世界這麼大

  我們總窩在一個角落否定自我

  連個誇你的人都沒有

  並且害怕把這些遭遇一說

  只會引來一羣人發笑……

  可網友們熱情的回覆

  終於讓蛋蛋姐我堅信

  這個世界除了生死

  真心全是小事

  。

  。

  。

  比如禿頭

  網友說達到帥哥標準

  優秀!

  還有比較少見的吞嚥恐懼症

  網友表示別害怕

  肯定能挺過來

  也有決定讀博士的中年人

  感覺自己又窮又醜又老

  無法欣賞自己

  於是有網友鼓氣:

  中年男人怎麼了

  中年男人也很熱血啊!

  因爲放不下感情

  終日輾轉反側的人也很多

  暖心的網友是這麼回覆的:

  是時候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了……

  這些帖子讓蛋蛋姐我

  想起這麼一個故事

  是關於作家三毛和一位年輕女孩的

  這位年輕女孩很不快樂

  於是決定給三毛寫信

  質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她不快樂的理由是這樣的:

  我已經29歲

  工作是最底層的辦事員

  我如此卑微

  (我的容貌太平凡了)

  工作能力也有限

  沒有特別的興趣

  也從未有異性對我感興趣

  不知活着還有什麼快樂

  這應該是現在許多年輕人

  內心的真實寫照了

  而當時的三毛是這麼回覆她的:

  從你短短的自我介紹中,看來十分驚心,二十九歲正當年輕,居然一連串的用了——最低層、貧乏、黯淡、自卑、平凡、卑微、能力有限這許多不正確的定義來形容自己。

  三毛《談心》

  你有一個正當的職業

  租得起一間房間

  容貌不差

  懂得在上下班之餘

  更進一步探索生命的意義

  這都是很優美的事情

  爲何會覺得自己卑微呢?

  下決心改變一下目前的生活

  把自己弄得活潑起來

  下次給我寫信的時候

  請署名——

  “快樂的女孩”

  圖:三毛

  其實在沒有網絡之前

  這不就是書信版“誇誇”服務嘛

  買房、戀愛、結婚、養老

  生活總是把人壓得喘不上氣來

  年輕人們也是受夠了

  期待有人能拉自己一把

  把自己從困苦中解救出來

  給自己打氣

  給自己重新來過的勇氣

  就像三毛講述的一樣

  尋求真正的自由

  然後享受生活

  大家都是如此

  生而爲人,不必卑微

  不快樂就行動起來

  哪怕是經歷更更殘酷的事呢??

  相比家庭、婚姻等情感問題

  蛋蛋姐我還在帖子裏

  找到了很多抑鬱症患者

  高位截癱病人等

  這些僅僅維持生活

  就已經足夠困難的人

  他們有的在拼盡全力控制病情

  有的已經漸漸痊癒

  有的認真分享自己的經歷

  期待給病友帶來希望

  其實在過去

  有很多人因爲不理解抑鬱症是什麼

  會認爲這種病

  是不是“矯情”啊?

  可這裏呢

  沒有一點點質疑和攻擊

  全是溫柔的話語

  在鼓勵他們走下去

  真正的“抑鬱症”是很可怕的

  患者常常無法自控

  他們看似“幼稚”的話語

  都可能是一句求救信號

  所以網友給他們許多許多信心

  去積極地面對殘酷無比的人生

  千萬不要因爲被忽略

  被誤解

  而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這種“誇誇”行爲就像某網友所說

  已經拯救了無數人的生活

  甚至生命

  很多人覺得

  “誇誇羣”好像是最近的新鮮事

  但看看這些故事、這些評論

  蛋蛋姐我覺得

  “誇誇”的本質其實跟大衆的日常

  沒什麼兩樣

  比如你在外漂泊

  深夜下班後遇到的那個出租車司機

  或者某一年

  被身邊人忘記生日

  自己在網上留下的一句感慨

  知名歌手中島美嘉有首歌: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在網易雲有20多萬的評論

  有無數人在崩潰的時刻

  表示被這首歌間接“救贖”

  並且這首歌還曾讓日本自殺率降低

  給了無數人精神支撐

  其中原因不乏裏面有句歌詞

  是這樣的:

  一味想着死的事

  一定是因爲太過認真的活

  想死=認真活?

  明明在很多人眼裏

  完全說不出口

  或者會被認爲“異類”的事情

  用不同的角度去看

  竟然充滿了希望

  於是有網友這麼說道:

  每次看到這歌名,我都忍不住點開評論,我害怕誰的一條悲傷傾訴或是簡單的自暴自棄評論,會沒人在意,成爲他人生最後的遺言。

  世界太大,你別哭,我抱不到你。

  @其實太宰治也很溫柔

  今天,本來要研究一個“沙雕羣”

  沒想到卻收穫這麼多感動

  看完這些評論

  蛋蛋姐我覺得

  如果大家在看待自己的時候

  能夠擁有在羣裏誇別人的勇氣

  那麼即使自己有很多不完美

  只要努力活下去

  就是很美好的事啊

  希望這種“誇誇”精神

  能感染更多的人

  哪怕你在這個世界摸爬滾打

  早已傷痕累累

  沾滿污泥

  但蛋蛋姐我還是要說

  。

  。

  。

  那個不斷試圖重生的你

  是最美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