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閱讀研報應該成爲投資第一站。

本欄旨在鏈接海量券商研報釋放的信息。

關注宏觀、策略和行業三類研報中的熱點問題。

助益投資,豐沛談資。

伴隨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出爐,用箭在弦上來形容科創板,一點都不誇張。

越是倒計時,也就需要考慮越實際的問題。如何給這些發展前景廣闊但面臨不確定性、成長迅速但盈利不穩定、商業模式新穎且難以找到可比競品的公司進行估值和定價,恐怕是當下最受關注的核心問題。

給科創板企業估值,難在何處?

以企業盈利爲基數進行PE估值或PEG估值,是當前A股市場市場最爲常見的情形。但科創板的上市標準突破了企業盈利的限制,重點支持的6大領域甚至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這無疑對於傳統的估值方法提出了全新的挑戰。

傳統的估值方法有哪些?民生證券的團隊曾對傳統的估值方法進行梳理,在其看來,無論是相對估值法還是絕對估值法,雖然方法各有優缺點,但大多適用於業務成熟度高、營收利潤穩定的公司。

點擊放大圖片(下同)

原有方法不適用,那麼對科創板的企業如何進行估值?安信證券的報告認爲,需要量體裁衣,選擇最合適的估值方法。在確定選用何種估值方法前先做三個步驟的判斷:一是判斷企業究竟是單一業務型還是多元業務;二是從所屬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這些維度去判斷業務類型。三是判斷是否存在戰略轉型、兼併收購、可比公司等情況,繼而選定估值方法。

申萬宏源的報告中建議按照企業的不同生命週期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對於概念期的企業,VM指數和實物期權法較爲適用。對於新產品導入期的企業,行業空間和客戶價值的評估是關鍵。對於成長期的的企業:業績增速是王道,根據企業是否跨過盈虧平衡點可分別用PEG和PS估值。對於成熟期的企業,盈利和現金流是基礎DCF、PE/PB/PS、EV/EBITDA和NAV等估值方法均適用。對於衰退期的企業,“當下”重於“未來”,重置成本法是最好選擇。

一言難盡的背後:

沒有範本,要做好交學費準備

事實上,雖然當下的券商研報中對於科創板估值的討論很多,但大多的研報主要是結合案例來闡述,真正能言簡意賅、總結清楚的報告,並不多見。

比如,光大證券推出的科創板行業估值方法論中,分別從化工新材料、節能環保、機械、電力設備新能源、電子、通信、軟件、醫藥等不同行業的角度提出不同的估值方法。而在民生證券關於科創板公司估值的報告中,也分別對雲計算、汽車相關、半導體、醫藥公司、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不同行業的公司,給出了不同的估值方法建議。洋洋灑灑,卻顯得一言難盡。

無法概括的背後,或許可以解讀爲間接的風險提示:面對新事物,我們所知還是碎片化的知識,還在摸索。因此除了憧憬機會,還要做好交學費的準備。

交學費的一種情況,是方法本身都存在不確定性。比如中信證券的報告中也曾開誠佈公地提到,對於一些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企業,市場通常採用類似一級市場估值的長期市場空間折現法等。但這樣的方法本身就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交學費的另一種情況,是高估了物以稀爲貴的稀缺性,自以爲“他們不一樣”,隨即非理性推高了溢價。這個說法並非聳人聽聞,因爲已經有媒體對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的招股書進行梳理,其中6家公司的競爭對手已在A股上市,有3家公司的行業競爭對手雖未在A股上市,卻也有在海外上市公司與之對標。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家科創板的企業因爲非理性的爆炒,估值高至300億的市值,而A股已有的競爭對數市值才200億。有一種可能是已上市的公司股價跟着一起走高;同樣,也不能排除被爆炒的科創板企業,也會參考A股中競品企業的估值,價值迴歸。

科創板的推出爲科創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生態系統,對推動資本市場重新發現和定義科創價值而言意義非凡。不過,任何一個價值發現的過程,在大膽想象的同時,還需要小心求證,彼得林奇在暢銷書《戰勝華爾街》中對科技類公司虛幻的誘惑與承諾還言猶在耳,畢竟,回到二級市場,好公司,也並一定就不等於好股票。

本材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本材料僅供具備相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資者閱讀,不得視爲要約,不得向不特定對象進行復制、轉發或其它擴散行爲,管理人對未經許可的擴散行爲不承擔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