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沒有一部電視劇,讓我們這樣回味無窮。

很久很久,沒有一個女演員,讓我們這樣爲她深深折服。

我們常聽人說,這個時代,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在資本的運作下,不管觀衆們願不願意,喜不喜歡,我們都要看到那些流量明星們味同嚼蠟般的表演。

但《都挺好》告訴我們,好的電視劇,一定會火,而姚晨告訴我們,好的演員,始終會有春天。

姚晨,一個我們熟知的女演員,在40歲這年,她遇到了蘇明玉,這於她,於蘇明玉,都是一件幸運的事。

從武林外傳的郭芙蓉,到《潛伏》裏的翠萍,到《離婚律師》裏的羅酈,再到《都挺好》的蘇明玉。

姚晨的每一個角色,都被她賦予了血和肉,讓我們至今想起來,還覺得歷歷在目。

這是一個好演員的基本素質。

從武林外傳,到現在,已經整整13年了,這13年,姚晨似乎一直都要擺脫過去的自己,重新塑造作爲演員的新生命。

這一路,她走走停停,從來不想任何標籤成爲自己的名片,她就是她自己,她就是姚晨。

她足夠努力,也足夠幸運,13年的路,坎坎坷坷,但幸好,她成爲了自己心目中的樣子,也成爲了一個帶給我們驚喜的好演員。

學生時代的姚晨,並不符合大衆意義上的審美。

她清瘦,眼角眉梢還帶着一些英氣,還有那標誌性的大嘴,讓人覺得不太符合傳統意義上那種千嬌百媚的美女長相。

1993年,姚晨初到北京學習舞蹈,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羣,交織如梭的車流,她第一次深深地感到自己竟是這樣的渺小。

那一年,她14歲。

學成之後,她沒有留在北京,而是重新回到了家鄉的小城,去歌舞團伴舞。

但這樣的日子,並不是她所喜愛的。

她決定重新北上,爲了自己心中的夢想。

“我要成爲偉大的演員!”她這樣想着。

1999年,姚晨得以正式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在那裏,她開啓了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那一年,《還珠格格》火遍了大江南北,大姚晨三屆的學姐趙薇,成了她的人生榜樣。

20歲的蘇明玉,夢斷清華,只能一個人勤工儉學,自己掙夠生活費;20歲的姚晨,夢想啓航,從此踏上了一條從未涉足過的路。

那時候,姚晨的大學班主任說她:不笑的時候有一種悲憫的神色。

所以,她在大學的話劇和小品裏,扮演的幾乎都是大女主,青衣的角色。

原本以爲,上了4年大學,等待她的會是一條康莊大道,可是沒想到,畢業,就等於失業。

有人說她“18歲長了一張38歲的臉”。沒有人找她試鏡,沒有人讓她去工作,最煩悶的日子裏,姚晨坐着地鐵,聽風穿梭在這個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心卻無處安放。

那段時間,姚晨很迷茫,北京這個地方,曾經給了她一個無比綺麗的夢,但夢醒了,現實卻是如此沉重。

就當她想要放棄當演員這條路時,碰上《武林外傳》劇組招人。

但這一次,姚晨同樣被拒絕。

後來,幸好導演尚敬拍桌子死磕到底,這纔有了後來的郭芙蓉。

或許,命運的青眼要垂憐於誰,根本說不清楚。

誰都沒有想到,這個咋咋呼呼,脾氣有點火爆的“郭芙蓉”,竟然以排山倒海之勢火了!

所有人都記住了那個有笑有淚的同福客棧,也記住了這個有情有義的熱血江湖。

當時,參演的演員,幾乎都在娛樂圈佔據了一席之地,而姚晨,也終於擺脫了那種無人問津的日子。

因爲《武林外傳》,人們發現了這個女孩身上有一種奇特的喜劇天賦。

她站在那裏,一舉手,一擡足,一開嗓,都能引起觀衆的爆笑。

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這樣的演員出現了。

於是,姚晨第二次被推上了“喜劇女王”的角色——《潛伏》裏的翠萍。

這是一個很接地氣的角色,農民出身的翠萍,陰差陽錯被安排到了地下黨餘則成的身邊,從一個鄉下的農婦,一步步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地下黨員。

這其中充滿了變數,也充滿了荒誕。讓原本節奏緊張的諜戰劇,多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毫無疑問,姚晨的這個角色,完成度之高,讓人佩服。

據說,當年電視臺播放完以後,有的大媽還拉着姚晨的手問:翠萍啊,什麼時候再演演電視劇啊?

可見,“翠萍”這個角色,已經深深地印在了觀衆的腦海裏。

可是,這並不是姚晨想要的。

翠萍之後,她似乎被人貼上了一個很明顯的標籤:喜劇女王。

有人說她是“女版周星馳”,這對於她來說,並不是個很讓人滿意的稱謂。

她深深知道自己,並不像大家說的那樣,對喜劇有着天生的敏銳。她只是做好了一個演員該做的,儘量去打磨每一個角色。

可是沒想到,這個標籤,現在竟成了她的桎梏。

於是,那幾年,姚晨對選擇劇本十分謹慎,要是接不到好的本子,她寧願不拍戲。

她身處的,是一個新人疊出的娛樂圈,咩咩不知道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姚晨下了多大的決心。

也許,你今天拒絕了一個角色,或許等你再回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

而姚晨,就是以這樣壯士斷腕的方式,跟過去撕裂,告別。

她不想別人再提起她的時候,重又記起“郭芙蓉”、“翠萍”,這些角色是很好,但太過單一,片面。

這不是她所希望的自己在觀衆心目中的樣子。

爲了挑戰自己的新形象,撕掉往日的標籤,姚晨也嘗試過許多新形象。

《非誠勿擾2》中的芒果女士,《搜索》中的女記者,還曾接演過話劇《杜拉拉》。

每一次嘗試,都是一種新的體驗,也一點一滴地剝去了她身上的標籤。

爲此,她也受過一些陣痛。

《非誠勿擾》中,大家只關注舒淇和葛優最後有沒有在一起,而忘了姚晨到底演的是個什麼角色;

《搜索》中,高圓圓美得太過驚心動魄,蓋住了所有女演員的光芒。

但姚晨堅持了下來。

記得姚晨在接受許知遠在《十三邀》的採訪中說過:自己是個有慾望的人。

是啊,正是因爲有了要向前的慾望,所以,她要撕掉以往別人給她貼上的標籤,重新開始。

終於,2014年,姚晨帶着全新的形象迴歸熒幕,一部《離婚律師》引領了那一年的收視狂潮。

很多人都重新認識了姚晨,她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女律師形象。

一個“名叫蘿莉的御姐”。

這時候我們才漸漸地發現,那個一直大大咧咧,笑起來沒心沒肺的姚晨,怎麼突然變得這麼好看?

在面對案件的時候,她據理力爭,爲了搜查證據,她耍心機,用手段,活脫脫一個職場精英的形象。

這個時候的她,已經開始擺脫“喜劇女王”的形象了。

但,職場精英女性角色,一部《離婚律師》似乎還沒有完全詮釋透徹。

沉寂了三年後,姚晨上了星空下的演講“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

此時的姚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她的身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歲月留下的痕跡。

疲憊的臉部肌肉,遮掩不住的小肚腩,困惑的職場生涯。讓我們恍惚覺得,這還是那個無憂無慮的郭芙蓉嗎?

她在演講裏,毫不掩飾自己到了中年人的瓶頸。

“很多人問我,你是怎樣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我覺得很奇怪,這個問題,爲什麼不去問孩子爸爸呢?”

簡簡單單一句話,道盡了職場女性的辛酸。

或許,就是這一次的預熱,讓所有觀衆都看到了一個職場媽媽的無奈。

於是,“李捷”出現了。

這個角色,是姚晨演繹生涯中一個里程碑似的角色。

不瞞你說,看到她跪在在垃圾桶旁邊不停地翻垃圾,找孩子的時候,我當時的頭皮都在發麻。

這是演員和角色的一次巨大的契合,那一刻,戲裏戲外,我們竟有些癡了。

一個好的演員,就是有這種能力,讓觀衆的心時刻跟着她走。

姚晨做到了。

她不再是那個被人輕視,演情景喜劇的女孩,她也不再是那個渾身上下帶着土味的翠萍。

她在電影裏,渾身上下散發的疼痛和無力感,引起了我們深深的共鳴。

即使隔着屏幕,我們也能攫取到那一些痛楚,在心上引起細微的震顫。

這部電影,讓姚晨獲得了很多殊榮,也讓她在海南電影節中,摘得了最佳女主角的大獎。

然而,有野心有慾望的她,並沒有就此止步。

很快,蘇明玉這個角色,讓姚晨再一次爆紅。這個女孩,是今年開年絕對的C位女主。

她自幼不被疼愛,成年之後被原生家庭各種傷害,即使嘴上不說,但心中仍是渴望來自家庭的關懷和愛。

這個角色太複雜,但姚晨仍然給我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蘇母死後,她站在太平間外,紅了雙眼,心中感慨萬千。有恨,有悔,有不甘;

在被哥哥家暴之後,去派出所錄下明成的道歉視頻,她哭着說“繼續”,每一次說這兩個字,都帶着不同的感情。有責怪,有憎恨,還有心軟;

快結局的時候,父親得了老年癡呆,他看着眼前的女兒,已經完全記不起她是誰。

那一刻,明玉捧着父親省喫儉用買給她的資料,淚如雨下。這眼淚裏,有心痛,有和解,有放下。

同樣是哭,她展現出來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爲了演好蘇明玉,姚晨在拍戲之前,接觸過在現實生活中的銷售總監。

觀察她們的一言一行,琢磨她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以便讓自己更好地跟這個角色融合。

她根據自己的觀察,在化妝和服飾上跟化妝師們多次交涉,終於按照自己的意願,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蘇明玉。

她把組裏準備的高跟鞋都換成了平底鞋,因爲現實生活中的銷售總監,要常常開車奔波於城市和工廠之間,平底鞋舒適,方便;

她交代化妝師,不要用太豔的口紅顏色,因爲現實中的銷售總監,行走在男性商業的叢林之間,一定要儘量保持柔和的姿態,才能讓別人對你沒有敵意。

一切的打磨,讓蘇明玉這個角色,跟觀衆沒有任何隔閡,彷彿就是我們身邊的某一個混得不錯的朋友。

看完《都挺好》,你很難將現在的姚晨,和13年前那個“排山倒海”的郭芙蓉聯繫起來。

她的身上,有一股子韌勁兒,每走一步,前路都異常清晰。

她說過:蒼天大樹不是我的特質,小草纔是我的本質,風吹過就倒下了,但很快,又會重新生長起來。

人這一生,最難超越的,其實是自己。

不斷地跟過去的自己道別,不斷地尋找新的自我,不讓任何標籤束縛自己。

要做到這些,本身就要經歷很多的陣痛。

但,正如她的現任丈夫曹鬱說的那樣:熱愛和天賦終歸會讓人發光,不管周圍多麼黑暗。

是的,她做到了。

13年過去,江湖已經不再是那個江湖,她也不再是那個芙蓉女俠,但13年的打磨,讓她終究變成了一個好演員。

30歲的蘇明玉,遇上了40歲的姚晨,是她的幸運。

相關文章